相关栏目

展开全部

收起全部

《“李定,字资深,扬州人”》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阅读理解 时间:2024-01-07 13:06:37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稿

李定,字资深,扬州人。少受学于王安石。登进士第,为定远尉、秀州判官。熙宁二年,孙觉荐之,召至京师,谒谏官李常,常问曰:君从南方来,民谓青苗法何如?定曰:民便之,无不喜者。常曰:举朝方共争是事,君勿为此言。定即往白安石,且曰:定但知据实以言,不知京师乃不许。安石大喜谓曰君且得见盍为上道之立荐对神宗问青苗事其对如曩言于是诸言新法不便者帝皆不听。命定知谏院,宰相言前无选人除谏官之比,遂拜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知制诰宋敏求、苏颂、李大临封还制书,皆罢去。
御史陈荐疏:定顷为泾县主簿,闻庶母仇氏死,匿不为服。诏下江东、淮、浙转运使问状,奏云:定尝以父年老,求归侍养,不云持所生母服。定自辩言,实不知为仇所生,故疑不敢服,而以侍养解官。曾公亮谓定当追行服,安石力主之,改为崇政殿说书。御史林旦、薛昌朝言,不宜以不孝之人居劝讲之地,并论安石,章六七上,安石又白罢两人,定亦不自安,蕲解职,以集贤校理、检正中书吏房、直舍人院同判太常寺。八年,加集贤殿修撰、知明州。元丰初,召拜宝文阁待制、同知谏院,进知制诰,为御史中丞。劾苏轼《湖州谢上表》,擿其语以为侮慢。因论轼自熙宁以来,作为文章,怨谤君父,交通戚里。逮赴台狱穷治,当会赦,论不已,窜之黄州。方定自鞫轼狱,势不可回。一日,于崇政殿门外语同列曰:苏轼乃奇才也。俱不敢对。
元祐二年,卒。死之日,诸子皆布衣。
(节选自《宋史李定传》)

10.以下对原文中画波浪线一部分的断句,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安石喜事/谓曰/君且得见盍/为上路之/立荐对/神宗问地上青苗的事/其对如曩言/因此诸言新法麻烦者/帝皆不听。

B.安石喜事/谓曰/君且得见盍/为上路之/立荐/对神宗问地上青苗的事/其对如曩/言因此诸言新法麻烦者/帝皆不听。

C.安石喜事/谓曰/君且得见/盍为上路之/立荐/对神宗问地上青苗的事/其对如曩/言因此诸言新法麻烦者/帝皆不听。

D.安石喜事/谓曰/君且得见/盍为上路之/立荐对/神宗问地上青苗的事/其对如曩言/因此诸言新法麻烦者/帝皆不听。

11.以下对原文中天赋加点词句的有关內容的解說,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字,仅仅 古时候小伙青少年时,另取一个与原名内涵有关的别称,称作字,以表其德。

B.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根据最终一级联邦政府官府考试者,称之为进士。

C.拜,授与官衔;任职。

D.卒,古代人对士人等的死的讳称。别的也有:君王死曰崩,诸侯、王死叫薨。

12.以下对全文相关內容的归纳和解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A.王安石变法维新的众多项中,青苗法让群众获益匪浅,那时候遭受了热烈欢迎。

B.李定向宋神宗详解了江南的状况,宋神宗因而决策实行青苗法。

C.李定的庶母仇氏过世后,李定却沒有服丧,更为自身的个人行为死不承认,也拖累了王安石。

D.苏轼因乌台诗案贬官黄州,与李定的罢免告发有挺大的关联。李定收集了很多直接证据罢免苏轼。

13.把原文中画水平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语法。(10分)

(1)举朝方共争是事,君勿为此话。(5分)

(2)逮赴台狱穷治,当会赦,论不己,窜之黄州(5分)

答案

10.【参考答案】D(3分)

【分析】本题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能力等级B级,了解。依据句意分辨D项恰当。安石喜事,谓曰:君且得见,盍为上路之。立荐对。神宗问地上青苗的事,其对如曩言,因此诸言新法麻烦者,帝皆不听。

11.【参考答案】A(3分)

【分析】本题调查学生把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能力等级B级,了解。A项字不仅仅 小伙取字,女人15岁成年人后还可以取字,并且是成年人后才取字。

12.【参考答案】B(3分)

【分析】本题调查学生对古语的了解和挑选原文中信息内容的能力。能力等级C级,解析综合性。李定对青苗法推行状况的详细介绍,坚定不移了宋神宗实行新法的信心,并非决策实行青苗法,此刻青苗法早已实行了。因此B项了解不正确。

13.【参考答案】(1)全部官府都正为这事争吵不休,你可以千万别那样说(5分)

(2)(将苏轼)拘捕至台狱审讯。正当性全国性大赦,大家对这事竞相斥责,因此只能将苏轼贬职至黄州。(5分)

【分析】本题调查学生对浅易古语的汉语翻译能力。能力等级B级,了解。汉语翻译时要融合左右句读懂疏忽,把握住古汉语独特語言状况及重中之重实词和虚词等。第1句,举,方,是,各1分,疏忽2分。第2句,省略句,穷治,窜各1分,疏忽2分。

古语参照译文翻译

李定字杰出,扬州人。青少年时上学于王安石。中进士,任为定远尉、秀州判官。熙宁二年,经孙觉强烈推荐,被召到京师,谒见谏官李常,李常问:你从中国南方来,那边的大家对青苗法观点如何?李定回答:老百姓从这当中受益良多,沒有讨厌的。李常说:全部官府都正为这事争吵不休,你可以千万别那样说。李定遂将这事告知了王安石,说:我只了解据真实情况来讲,想不到在京师却难以实现。王安石听后十分高兴,告诉他:你且等皇帝召见的情况下,就将全部真实情况都禀告皇帝。而且立刻向皇帝强烈推荐了他。宋神宗召见李定,了解相关青苗法的事,李定按实来讲,对答如流,此后针对这些说不有利于推行新法得话,神宗都一概不听了。任职李定知谏院,丞相说之前都还没选拔人才担任谏官的事例,遂拜为皇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知制诰宋敏求、苏颂、李大临驳回申诉制书,都被免去了。

御史陈荐上疏说:李定前不久做泾县主簿时,据说庶母仇氏去世了,却将这事瞒报而不回家了服丧。皇帝下诏给江东、淮、浙转运使了解状况,转运使上奏说:李定曾因父亲年迈,规定回家侍养,沒有说成为其母亲服丧。李定自己辩驳说的确不清楚自身是仇氏生的,因此十分疑虑,害怕服丧,而仅仅 以侍养爸爸为由解官返乡。曾公亮觉得李定应当追行服丧,王安石也竭力认为那样,改任李定为崇文殿评书。御史林旦、薛昌朝说,不适合让大逆不道的人处于劝讲之职,并且一并罢免王安石,王安石规定免去二人。李定自己也觉得很躁动不安,恳求消除官衔,因此以集贤校理、检中间书吏房、直舍人院同判太常寺。熙宁八年,加集贤殿修撰、知明州。元丰年间,奉招回京拜为宝文阁待制、同知谏院,又进任知制诰,为御史中丞。罢免苏轼《湖州市谢以上》,告发说原文中多侮慢之词,并从而斥责苏轼自熙宁至今,所做文章内容,大多数怨谤君父,并与左邻右舍的人串通。(将苏轼)拘捕至台狱审讯。正当性全国性大赦,大家对这事竞相斥责,因此只能将苏轼贬职至黄州。李定正想将苏轼资金投入牢房,殊不知这时已成不太可能的了。有一天,在崇政殿门口,李定对同僚说:苏轼真是个天才呀。大伙儿都害怕同意。

李定在元祐二年的情况下去世,在死的情况下,他的孩子都還是圆头步衣。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xiaorob.com/zhuanti/ydlj/106685.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李定,字资深,扬州人”》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