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展开全部

收起全部

《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阅读理解 时间:2023-12-31 13:05:16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稿

【原文】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
作者:骆宾王

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兰径薰幽珮,槐庭落暗金。
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

(1)请简要赏析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3分)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向?结合全诗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
1)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用风声衬托山谷的幽静,用月光深远衬托山谷的空阔。描绘出一幅风声划破山谷的寂静,月光遍洒山谷的幽寂景色。
(2)作者通过记叙夏日游山的所见所闻,描绘出山中幽寂空明的景色,表达出作者厌倦世俗,向往宁静,喜好山水,渴望归隐的心情志向。


另一种解答
二:
(1)请简要赏析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3分)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向?结合全诗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
1.①因为风声停止,山谷显得异常安静,幽深少人的山林,月色更加浓郁;②运用听觉和视觉描写,描绘了一幅幽邈、静谧的月下山林图景。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简要赏析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这是考查学生鉴赏品味诗歌语言的能力。赏析的角度包括:修辞角度、描写角度、遣词造句角度、选材角度等等。简而言之,从内容和手法等角度入手分析。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这两句主要是写景,故可以从写景的角度入手,风声立足于听觉,月色立足于视觉,可以从感官角度作答;同时用谷静山空月色深等景象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图景。)
2.①表达了作者厌倦世俗,热爱自然,渴望归隐的情感;②突出了作者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高洁坚贞品格的追求。
(试题解析:题干问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向,这是考查诗歌的情感。首先应到诗歌中找情感词,然后再找诗人笔下的景物,体会景物的特点。全诗紧扣游字,描写夏日暮晚时分的独特山景,表达了热爱自然之情,抒发了追求闲适、高洁之志。首联直接点题,侧面明旨物外。颔联承接上文,聚焦题中山家,突出兰径薰槐庭落的夏日景况,也暗示了诗人的志趣与追求。颈联转写山风、山月,一彻一深,照应其静空,空旷、静谧的意境自然形成。尾联应题,以议结情,一遣与唯馀的反差,揭示了一片诗心,主旨凸显。由此,全诗在营造山中夜色空旷、幽静的奇特意境中,含蓄地表达了诗人远离樊笼(尘世束缚)、亲近松桂(美好自然)的心愿,其厌恶尘世、热爱自然、追求高洁之情志,了了可见。)

翻译赏析

《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原文翻译及赏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兰径薰幽佩,槐庭落暗金。
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

【作品鉴赏】
《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全诗紧扣“游”字,描写夏日暮晚时分的独特山景,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之情

这首诗首联点明题旨,总写月夜下游山。夕阳西沉,作者和夏少府利用公余之啜,到山闻寻幽探幽。颔联写山里山路、花木的幽香,颈联写山中的寂静幽深,二、三联写景,描写十分细腻,对仗特别工致。落日的余晖仿佛是点点滴滴的黄金,玉佩散落在幽暗的兰径、槐庭之中,空山静谷,寂寞无声,只有深深的月色伴随着阵阵山风;前三联描绘游山所见所闻,“兰径”、“槐庭、“静谷”、“空山",加上“幽佩”、“暗金"、“风声”“月色”,组成了一幅傍晚山中纯静、空明、幽雅、清丽的图画。面对这样悦人的山色,诗人于尾联卒章显志,情不自禁地抒发了挣脱樊笼,寄迹山林的情怀,显得贴切自然。“樊笼累”(陶渊明“久在樊笼里”)表明对官场、俗世的厌倦,“松桂心”(陶渊明“复得返自然”)表明对自然的喜好,对归隐生活的向往,揭示了“诗心”,主旨凸显。
由此,全诗在营造山中夜色空旷、幽静的奇特意境中,含蓄地表达了诗人远离“樊笼”(尘世束缚)、亲近“松桂”(美好自然)的心愿,其厌恶尘世、热爱自然、追求高洁之情志,了了可见。

作者简介

骆宾王

骆宾王(约638-684),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唐代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高宗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武功、长安主簿。仪凤三年,入为侍御史,因事下狱,次年遇赦。调露二年,...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xiaorob.com/zhuanti/ydlj/105488.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