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展开全部

收起全部

《少年行四首·其三》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阅读理解 时间:2023-12-26 05:08:24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稿

【原文】少年行四首·其三
作者:令狐楚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1.本诗的前两句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2.本诗采用了什么样的抒情方式?请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
1.诗的前两句重彩浓墨地渲染了戎装出征的英武勇敢的青年将士形象。弓背霞明剑照霜,侧重描绘将士们随身携带的武器,从雕弓利剑被擦拭琢磨得寒光闪耀的形象中,折射出将士们装备精良、同仇敌忾、求战心切的情状。 秋风走马出咸阳,描写了将士们迎着秋风跨上战马奔驰出咸阳的情形,走马二字则入神地传出了爱国将士们勇往直前的豪壮气势,描写青年将士们的飒爽英姿。
2.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相结合的抒情方式。前两句写景,情景交融,是间接抒情;后两句直接展示了将士们的心声,不收复河湟一带失地,我誓不回头眺望故乡。表达了将士们收复失地的决心,克敌制胜的爱国激情,为国捐躯的义无反顾和公而忘私的英雄主义精神,是直接抒情。


翻译赏析

《少年行四首·其三》原文翻译及赏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弓箭沐浴着霞光,宝剑照耀着寒霜。
剑起案列的秋风,驰马飞出了咸阳。
国土一角仍沦陷,天子没有收河湟。
这种情况不改变,不拟回头望故乡。

注释
①少年行:古代歌曲名。
②走:跑。咸阳:指京城长安。
③河湟:指青海湟水流域和黄河西部,当时为异族所占。

【作品鉴赏】

《少年行四首·其三》把雕弓、宝剑、夜光、秋风,走马等形象集中起来,抒发了诗人以身报国的豪情壮志

洋溢着爱国热情的小诗,诗中抒发了诗人以身报国的豪情壮志。诗的前两句极力渲染了诗人青年时期出征的豪迈气概。弓箭在霞光中闪耀着光辉,宝剑照耀着寒霜,在凛冽的秋风之中,诗人驰出了京城,奔赴为国效力的疆场;这里,诗人的自我形象鲜明,报国的豪情壮志表现得十分充分。这首诗的后两句,作者用诗的语言表示自己的决心,说只要国家的河追地区没有收复,自己就不打算回头望一望故乡。这比汉代霍去病“句奴未灭,何以为家”(见《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的话更进了一步。这首诗先描写,后抒情,两者结合紧密。诗人把雕弓、宝剑、夜光、秋风,走马等形象集中起来,突出了诗人的自我形象,描写之中充溢着诗人的报国热情。抒情时,诗人抓住了对国土丧失的痛惜,直述以国为家,先国后家的决心。这首诗语言简炼、生动,节奏感强。

作者简介

令狐楚

令狐楚(766或768~837)令狐绹之父,唐代文学家、政治家、诗人。汉族,字壳士。宜州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先世居敦煌(今属甘肃),初唐名臣令狐德棻后代。唐德宗贞元七年(791年)登进士第。唐宪宗时,擢职方员外郎,知制诰。出为华州...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xiaorob.com/zhuanti/ydlj/104537.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少年行四首·其三》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