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展开全部

收起全部

《山枇杷花二首其二》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阅读理解 时间:2023-12-10 16:59:56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稿

【原文】山枇杷花二首(其二)
作者:白居易

万重青嶂蜀门口,一树红花山顶头。
春尽忆家归未得,低红如解替君愁。
叶如裙色碧绡浅,花似芙蓉红粉轻。
若使此花兼解语,推囚御史定违程。

1.诗歌一、二两句中山枇杷的叶.与花.分别有什么特点?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答案】叶.葱绿,诗人把叶色比作裙色.,但如果此裙是碧绡做的,其色仍嫌浅了些,从而突出了叶色的葱绿;花.浓艳,诗人把眼前之花比作 芙蓉.,但芙蓉花色粉红偏淡,不及此花色深,从而突出了山枇杷花的浓艳。
解析:根据题目要求,抓诗歌一、二两句中能表现山枇杷的叶.与花.特点的词语,如裙色.碧绡.芙蓉.红粉.,显然考生应从色彩角度来分析;再 抓住浅.轻.二字确定诗人感情倾向。

2.本诗在抒情上有何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结合诗句简要分析。(5分)
【答案】本诗以乐景衬哀情(抒情特点2分,答借景抒情.不给分),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和思念之情(情感1分)。诗人通过对山枇杷花的描 写,渲染了浓浓的春意,春意越浓,越发反衬出身处异乡、归期遥遥的友人孤寂清冷,从而曲折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和思念(分析2分)。

解析:先确定诗歌的抒情特点,根据注释,再结合诗句三四两句可知是以乐景衬哀情.;然后要根据题干要求答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显然是思念、关切之类 的感情;最后一定要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这种情感。

翻译赏析

《山枇杷花二首(其二)》原文翻译及赏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万重青嶂蜀门口,一树红花山顶头。
春尽忆家归未得,低红如解替君愁。
叶如裙色碧绡浅,花似芙蓉红粉轻。
若使此花兼解语,推囚御史定违程。

注释

①元和四年(公元809年)春,元稹以监察御史使东川,不得不离别正在京城任翰林的挚友白居易。元稹曾在嘉陵江边作七律《江楼月》寄乐天,表达深切的思念之情,白居易也作了组诗酬和元稹,这是其中的一首。

②解语:善解人意。

③推囚:审问犯人。④违程:耽误行程。

【作品鉴赏】
《山枇杷花二首(其二)》以乐景衬哀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和思念之情

“叶.葱绿,诗人把叶色比作“裙色.,但如果此裙是碧绡做的,其色仍嫌浅了些,从而突出了叶色的葱绿;“花.浓艳,诗人把眼前之花比作 “芙蓉.,但芙蓉花色粉红偏淡,不及此花色深,从而突出了山枇杷花的浓艳。本诗以乐景衬哀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和思念之情。诗人通过对山枇杷花的描 写,渲染了浓浓的春意,春意越浓,越发反衬出身处异乡、归期遥遥的友人孤寂清冷,从而曲折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和思念

作者简介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xiaorob.com/zhuanti/ydlj/102576.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山枇杷花二首其二》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