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展开全部

收起全部

《寒食日曲江》和《寒食夜一作深夜,一作夜深》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阅读理解 时间:2023-11-26 01:01:54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稿

【原文】寒食日曲江
作者:薛能

曲水池边青草岸,春风林下落花杯。
都门此日是寒食,人去看多身独来。

【原文】寒食夜(一作深夜,一作夜深)
作者:韩偓

清江碧草两悠悠,各自风流一种愁。
正是落花寒食夜,夜深无伴倚南楼。

1.这两首诗异曲同工,写出了诗人相同的处境,表达了相同的感情。请作简要分析。(5分)
答案:这两首诗诗人分别借人去看多身独来夜深无伴倚南楼,写出了在春光大好的寒食节里,自己却孑然一身羁旅他乡的处境,抒发了孤独思亲的落寞哀伤之情。

2.请简要分析这两首诗在艺术手法和语言风格上的异同。(6分)
答案:同:这两首诗都采用了反衬的手法,以乐景写哀情。异:薛诗从曲江草青,林下花落写起,以身独来和人去看多对比,语言含蓄;韩诗从清江碧草写起,以各自风流一种愁夜深无伴直抒胸臆,语言直白、明快。

翻译赏析

《寒食日曲江》原文翻译及赏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曲水池边青草岸,春风林下落花杯。
都门此日是寒食,人去看多身独来。

【作品鉴赏】
《寒食日曲江》通过抒写在春光大好的寒食节里,自己羁旅他乡,表达了孤独思亲的哀伤之情
诗人借“人去看多身独来”,写出了在春光大好的寒食节里,自己却孑然一身羁旅他乡的处境,抒发了孤独思亲的落寞哀伤之情。采用了反衬的手法,以乐景写哀情。从“曲江草青,林下花落”写起,以“身独来”和“人去看多”对比,语言含蓄。

《寒食夜》原文翻译及赏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切肤的轻寒刺面的风,梅花如飘雪,杏花正红。
夜深里,斜搭上的秋千索静静地悬着,烟雨朦胧之中,隐约可见那座楼阁。

注释
恻(cè):凄恻。这里作者含主观感情色彩来写对天气冷暖的感受。翦翦(jiǎn):指春风尖利,砭人肌肤,正是乍暖还寒的时节。
“小梅飘雪杏花红”句:仲春之际,梅花已谢,纷纷飘落,而桃杏花却刚刚盛开。一作“杏花飘雪小桃红”。
斜搭秋千索:据《古今艺术图》等资料记载,当时北方寒食节,有女子荡秋千为戏的习俗。斜搭:指秋千索斜挂在木架上。


【作品鉴赏】

《寒食夜》诗人与一位佳人在寒食佳节、秋千架边结下的一段恋情
“恻恻轻寒翦翦风。”首句从寒食节的气候写起。“恻恻”,是形容轻寒的气候呈现凄切之感;“翦翦”,是形容风轻微而带有寒意。这句正点寒食节“乍暖还寒”的特点,借轻寒的微风,渲染一种凄迷黯淡,但又并不十分沉重的气氛。“恻恻”、“翦翦”两个叠字,声音轻细,符合描写对象的特点。
“小梅飘雪杏花红。”次句仍点时令,但转从花的开落角度写。梅花已经开过,正飘散着雪白的花瓣,杏花却开得正鲜艳。这句色彩的对比鲜明,画出寒食节明丽的春光,与上句的色调恰成对照。如果说上句多少透露出因怀人而产生的凄迷孤寂之感,那么这句则与记忆中的温馨亲切的往事不无关系。《寒食夜有寄》说:“云薄月昏寒食夜,隔帘微雨杏花香。”《偶见》:“秋千打困解罗裙,指点醍醐索一尊。见客人来和笑走,手搓梅子映中门。”可以证明梅、杏与往昔情缘的关系。夜间是看不见“小梅飘雪杏花红”的景象的,这正可以进一步证明这句所写的并非眼前实景,而是记忆中的景象。一、二两句的含义则是:身上感受到恻恻轻寒和丝丝寒风,闻到梅花和杏花的香味,于是才意识到,一年一度的寒食节又来临了,又是“小梅飘雪杏花红”的时节了。

《寒食夜》诗人写到秋千,主要因为在周围景物中对他最有吸引力而且最能寓托他的情意的正是秋千
正因为前两句在写景中已经暗暗渗透怀人的感情,因此第三句便直接联想起与这段情缘有关的情事。“夜深斜搭秋千索”,表面上看,似乎这只是写诗人夜间看到附近园子里有一座秋千架,秋千索斜斜地搭在架上。实际上诗人的这段情缘即与寒食节荡秋千的习俗有关。《开元天宝遗事》说,天宝年间,“宫中至寒食节,竞竖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可见秋千之戏为寒食节特有的文娱体育活动,且以女子戏者为多。据《香奁集》记载推断,诗人与他所恋的情人,正是在寒食节的秋千架旁结下一段情缘。因此,夜间瞥见秋千架的暗影,便情不自禁地想到当年的情事。
往事如烟,现在对方“阔别三千里”,踪迹杳然,不可复寻。在怀旧的怅惘中,诗人透过朦胧的夜色向秋千架的方向望去,只见楼阁的暗影正隐现在一片烟雨迷蒙之中。这景色,将诗人思而不见的空虚怅惘和黯然伤魂,进一步烘托出来。
这首怀旧诗,通篇只点染景物,不涉具体情事,也没有一处直接抒写怀旧之情,全借景物暗示、烘托,境界朦胧。
【名家点评】
北宋·陈正敏《遁斋闲览》:韩致尧诗,词致婉丽,如此绝者是也。
明·田艺蘅《留青日札》:李贺“桃花乱落如红雨”,韩偓“杏花飘雪小桃红”,桃花红而长吉以雨比之,杏花红而致光以雪比之,皆可为善用不拘拘于故常者,所以为奇。不然,柳雪、李月、梨雪、桃霞,谁不能道?
清末·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春日多雨,唐人诗如“春在濛濛细雨中”、“多少楼台烟雨中”,昔人诗中屡见之。此则写庭院之景,楼阁宵寒,秋千罢戏,其中有剪灯听雨人在也。

作者简介

薛能

薛能(817?-880?)晚唐著名诗人。《郡斋读书志》、《唐诗纪事》、《唐诗品汇》、《唐才子传》均载:“能,字太拙,汾州人(今山西汾阳一带)。”仕宦显达,官至工部尚书。时人称其“诗古赋纵横,令人畏后生”。唐人交游之风盛行。薛能一生仕宦他乡,...

韩偓

韩偓(公元842年~公元923年)。中国唐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xiaorob.com/zhuanti/ydlj/99773.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寒食日曲江》和《寒食夜一作深夜,一作夜深》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