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展开全部

收起全部

《帝台春·芳草碧色》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阅读理解 时间:2023-11-25 21:09:23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稿

【原文】帝台春·芳草碧色
作者:李甲

芳草碧色,萋萋遍南陌。暖絮乱红,也知人、春愁无力。忆得盈盈拾翠侣,共携赏、凤城寒食。到今来,海角逢春,天涯为客。 愁旋释。还似织。泪暗拭。又偷滴。谩伫立、遍倚危阑,尽黄昏,也只是、暮云凝碧。拚则而今已拚了,忘则怎生便忘得。又还问鳞鸿,试重寻消息。

1.(本题6分) 上阕前四句是什么意思?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2.(本题5分)俞陛去在《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中认为下阕开头四句节短而意长,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芳草碧色写春意之浓,萋萋写茂盛的草遍及南野,喻春愁之深。 暖絮乱红写絮飞花落,惹人愁思。说花知人,即花絮知人因春愁而无力。移情于物,物我同感,也可见作者的春愁无人告慰。这四句有力地烘托(渲染)出作者暮春时节伤春怀人之情。
2.这四个三字句,句句用韵,承上描绘春愁的具体情状。 旋释是虚,还织是实;用织字,比喻愁如网困人,无可遁逃。先暗拭,又偷滴,既可见泪滴不已,又委婉地写出独自伤心无人与倾诉的情景。既精练又绵密。
1、【解析】近三年诗歌鉴赏题总体上还是遵循稳中有变的原则。(1)题型题量稳定,设两小题,从诗歌的情感、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等方面进行考查。(2)试题选材来源依然是以唐宋诗词为主,但不拘于唐宋。(3)命题形式在稳中更趋于灵活。本题考查的是鉴赏诗歌的情感。芳草即春天原野上的野花野草。诗词中常以草喻离情,如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这里是用芳草碧色,写春意之浓;写萋萋芳草,绿遍南野,喻春愁之深。暖絮二句,写絮飞花落,惹人愁思。这里本属人知花,即落花柳絮撩人春愁;而偏说花知人,即花絮知人春愁而恹恹无力。这就足见作者的春愁无人告慰。这样写不仅摒弃了落花柳絮引人愁的老套,而且写出物我同感的效果。
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又是作者情感意念的载体,要抓住并揣摩意象的特点。
2、【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概括作品内容,分析作品思想感情及艺术手法的能力。赏析修辞方法的提问方式为:某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妙处(或作用)?某句运用多种表达技巧(包含修辞手法),试举例具体赏析。表达技巧包括的项目比较多,考生对此容易发生混淆,不能恰当找出使用的技法。因此本压轴卷特对此作出预测。愁旋释,还似织;泪暗拭,又偷滴四个三字句,句句用韵,承上浓墨重彩地描绘春愁的具体情状。此十二字意在言愁,泪亦是愁的表现。旋释是虚,还织是实;用织字,是言愁似网困人,无可遁逃。暗拭于前,已藏滴字;偷滴随之,滴且不已;暗、偷,又写出独自伤心无人倾诉的情景。总言愁不可解,悲不可遏,既精练,又绵密。
复习时要总结古代诗歌答题的常用模式、基本思路。比如:赏析句子题的答题顺序:手法+释句+情感。

翻译赏析

《帝台春·芳草碧色》原文翻译及赏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春草长满了南面的大路,郁郁葱葱,欣欣向荣。暖风中花瓣乱舞,飞絮渌港,也仿佛理解人的心情,满怀愁苦,倦怠慵容。回忆起那可人的伴侣,娇娆美丽,笑靥盈盈。寒食节里我们曾携手共沐春风,来到京师的郊野,尽兴地游乐娱情,终日里笑语欢声。可到了如今,却来到这天涯海角,再次感受到和煦的春风,可偏偏又孤苦伶仃。
愁情刚刚散去,一会儿又如密网般罩住心胸。溢出的眼泪刚刚偷着擦去,却不知不觉再次溢涌。我焦躁不安,在高楼的栏杆上到处倚凭。过尽了整个黄昏,所见到的也只是暮云合在一起,天边一片昏瞑。哪里有一点儿她的影踪。为了她我宁可舍弃一生,如今已经下了决心;但要忘记她,这辈子却万万不能。我还要痴情地询问鱼雁,试探着询问她的信息和行踪。

注释
①帝台春:唐教坊曲名,《宋史·乐志》谓“琵琶有帝台春”此调仅此97字双调一体。全首韵脚属第十七部入声“陌”、“锡”、“职”通韵。
②“芳草”句:语出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写春日离别时的景色。
②萋萋:形容草长得茂盛。陌:田间小路。南北方向的叫“阡”,东西方向的叫“陌”。
③乱红:飘落的花瓣。
④盈盈:指年轻女子风姿绰约。拾翠侣:语本曹植《洛神赋》,此指巧遇同游的年轻歌女。
⑤凤城:此指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寒食:指寒食节。
⑥旋:很快,随即。
⑦漫:空自地,白白地。
⑧暮云凝碧:化用江淹《拟休上人怨别》“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句意。写黄昏日暮佳人不见。
⑨拼:割舍。
⑩怎生:怎么能。
⑪鳞鸿:即鱼、雁,古有鱼雁传书的故事,常用来代指书信的使者。


【作品鉴赏】

《帝台春·芳草碧色》写漂泊异乡的天涯游子面对眼前的美好春光,不禁回忆起往日的情怀
这是一首借春景写伤离隔绝之情的作品,仅此一点便不同于一般的伤春寄情之作。上阕由景人情叙事,下阕绝少写景,直抒其情,依然质朴精炼,感人至深。
上阕起句即写眼前所见春景:芳草萋萋,绿遍山野。这是以春景起兴。茂盛的春草与词人心中的离情苦恨正相契合,同样无边无涯。“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描写的正是此情此景。紧接着,作者由寓情于景描写春草转而遗貌取神描绘花絮,摈弃了春花柳絮撩人愁思的写法,而是直接描绘一种神韵:它们“也知春愁”,所以悠然飘落之中又有一种“无力”的轻愁。花也人也,人的苦情之状毕现眼前。“忆得”几句交代了作者伤春的具体原因。《东京梦华录》这样描绘汴京的寒食节:“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圃之间,罗列杯盘,互相劝酬。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当年的巧遇欢聚与而今的只身飘泊天涯两相对照,叹良辰不再,佳人难遇,倍增伤感。

《帝台春·芳草碧色》全词词意极浅,含蕴却深,多少追悔、失落、怅望、牵萦尽在其中,意蕴无穷
下阕首句则写作者在追忆之中的情状。四个三字句,句短韵密,语促情深,读来如急雨催花发,散珠落玉盘,韵味凄楚无穷,比“剪不断,理还乱”的空自感叹更有感染力。作者在强烈的孤寂愁苦之情的驱使下登高远望,所见“尽黄昏,也只是暮云凝碧”。“拼则”几句对仗工稳,语极浅白,情却深挚:已经拼命割舍却怎么也割舍不了,难以忘怀之下只有“试重寻消息”了。作者用俗俚之语却充分描绘出了理智与情感相交织,放弃与追求、希望与失望相反复,欲求不得欲罢不能的矛盾痛苦。情感抒发的细腻丰富、凄楚动人,自然显露出作者执著忠贞的品格。
全词紧紧围绕“春愁”写景、叙事、摹状,生动逼真,情致哀婉。选词用语,庄谐相间。尤以四个三字句,精炼自然,实为不可多得的妙语。
【名家点评】
俞陛云在《五代词选释》中评道:“论情致则宛若游丝,论笔力则劲如屈铁。”
潘游龙《古今诗余醉》特别欣赏后两句,说它们“词意极浅,正未许浅人解得。”

作者简介

李甲

李甲,多用于中国人名,最为知名者为宋代人物,字景元,居华亭乡,自号华亭逸人。《宋诗纪事补遗》卷三十一年云:“李景元,元符中,嘉善县令。”善填词,工小令,有闻于时。画翎毛有意外趣,但木柯未佳。米芾尝称之。苏轼题其画曰:“郭恕先之后一人而已。”...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xiaorob.com/zhuanti/ydlj/99757.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帝台春·芳草碧色》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