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展开全部

收起全部

《殿前欢·观音山眠松》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阅读理解 时间:2023-11-25 05:04:27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稿

【原文】殿前欢·观音山眠松
作者:徐再思

老苍龙,避乖高卧此山中。
岁寒心不肯为梁栋,翠婉蜓俯仰相从。
秦皇旧日封,靖节何年种?
丁固当时梦。
半溪明月,一枕清风。

(1)末句一枕清风的枕字用得很特别,请联系全曲,说说这个枕字的妙处。
(2)这首元曲整体上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用一个枕字可以突出眠松形象,照应题目,这株苍松,睡卧山间,看明月,听清风,超尘拔俗,婆娑潇洒;再者,用一枕,很容易和梦联系起来,清风徐徐如梦,反映出诗人置身此境,心凝神释,与万物冥合,物我融一的境界。
(2)借物喻人(托物言志);赞颂隐士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操和淡泊情怀。

翻译赏析

《殿前欢·观音山眠松》原文翻译及赏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老苍龙,避乖高卧此山中。
岁寒心不肯为梁栋,翠婉蜓俯仰相从。
秦皇旧日封,靖节何年种?
丁固当时梦。
半溪明月,一枕清风。
注释
1.观音山:疑指南京观音门外的观音山。
2.眠松:睡卧状的松树。
3.老苍龙:指古老的苍松。《格物总论》:“松树磥柯多节,皮极之粗厚,望之如龙鳞。”
4.避乖:元离红尘。乖,抵触。
5.岁寒心: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指其具有抵御严寒的意志。故常以喻在困顿中保持高尚的节操。
6.“翠蜿蜒”句:谓青藤缠绕在松树上,沿松树而俯仰。
7.“秦皇”句:《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八年,(始皇)乃上泰山,立石封词祀。下风雨暴至。休于树下,因封其树为五大夫。”
8.“靖节”句:陶渊明,世称靖节先生。其《归去来辞》中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抚孤松而盘桓”等字句。
9.“丁固”句:丁固,字子贱,三国吴人。《吴书》记载:丁因为尚书时,曾梦见松树生于其腹上,语人云:“松字十八公也,后十八岁,吾其为公乎!”后果然官至大司徒。

【作品鉴赏】
《殿前欢·观音山眠松》作者借松喻人,表现出自己的的人生理想

此曲借松喻人,寄寓着作者自己的人生理想。紧扣“眠松”,用曲写实又句句不离咏松,构思精巧。用拟人化手法,又善于联想,长于点染烘托,塑造完美的松树形象,也是作者所仰慕的高人的象征。

作者简介

徐再思

徐再思(约1280~1330),字德可,号甜斋(有的资料中其号为“甜齐”),浙江嘉兴人,元代著名散曲作家,生平事迹不详。曾任嘉兴路吏。因喜食甘饴,故号甜斋。生卒年不详,与贯云石为同时代人,今存所作散曲小令100余首。作品与当时自号酸斋的贯云...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xiaorob.com/zhuanti/ydlj/99628.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殿前欢·观音山眠松》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