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展开全部

收起全部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和《秦淮杂诗二十首·其一》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阅读理解 时间:2023-11-25 01:09:16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稿

【原文】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作者: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原文】满江红(龚抚干示闰中秋)
作者:程必

黄鹤楼前,江百尺、波横光溢。问老子、当年高兴,何人知得。最爱洞庭天际水,分明表里玻璃色。恐今宵、未必似前番,天应惜。

都莫问,鸿钟勒。也休羡,壶天谪。忆故人霜下,乱滩横笛。便好骑鲸游汗漫,古来蟾影何曾没。更明年、重约再来时,乘槎客。

(1)试分析柳诗第二句在全诗中的作用。(3分)
(2)两首诗都写到春如秋,对比分析两诗表情达意上的差别。(3分)

参考答案
(1)答:承上启下。(1分)意转迷承上宦情羁思共凄凄句,春半如秋意引出下面两句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1分)从而起到从情到景,物我为一、情景交融的作用。(1分)
(2)答:柳诗借景抒情,王诗借古抒怀(1分)。柳诗用花谢、叶落、莺啼来渲染一种悲凉的氛围,抒发了诗人被贬离乡之情。(1分)王诗以雨丝风片里浓春烟景等意象表达出作者对南京古城昔盛今衰之感(或今不如昔的吊古怀旧之情)。(1分)

翻译赏析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原文翻译及赏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官场失意,飘零天涯,同样令人伤感。春天过半,像到秋天,感觉意乱神迷。山城刚下阵雨,百花纷纷凋落。榕叶洒满庭院,黄莺声声乱啼。

注释
榕:常绿乔木,有气根,树茎粗大,枝叶繁盛。产于广东、广西等省。
宦(huàn)情:做官的情怀。
羁思(sì):客居他乡的思绪。
凄凄:形容悲伤难过。
春半:春季二月。[6]
迷:凄迷。
山城:这里指柳州。[3]
尽:凋零。
榕叶满庭莺乱啼:借景讽刺当时把持朝政的守旧派人物。

【作品鉴赏】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春半如秋”,用语平淡而新鲜,写出一种常人不曾,也不会有的独特感受
这首诗写于柳州刺史任上。时当二月,又处南方温热地带,柳州早已是百花盛开,春色满园了。可是一场意外的暴风雨却洗劫了百花,送走了春色。这在过着谪居生活的诗人来说,无疑是一种精神打击。本来他还可以寄情景物,排遣内心忧怨的,而现实竟是这样冷酷无情!哀凉的心绪触发了他的诗思。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诗篇起句便直抒胸臆。“宦情”与“羁思”,原本就有必然联系。长年游宦在外,远离故土与亲人,旅途漂泊的艰辛,离亲别故的悲怨,有谁能不动心动情呢?屡遭贬窜,此种心情理当加倍沉重.“共凄凄”三字,真实地表现了作者这时候的特殊心态。“宦情”之苦与“羁思”之深叠相撞击着诗人的心扉,他要寻求解脱,而又无可奈何,在这种心境的支配下,他只好走出书房,漫步庭院。而当他目睹了已经过去大半的春光以后,这种情绪反而愈趋沉重了。“春半如秋”,用语平淡而新鲜,写出一种常人不曾,也不会有的独特感受,的确是愁人眼中之景,心中之情相互感应的凝结品。“意转迷”三字,则就“春半如秋”作承转,极言意绪的迷乱烦恼。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乱”字,分明是诗人心烦意乱的精神状态的真实反映
三、四两句,偏重叙事描写。说“山城过雨”,人们似乎还难于体味这场雨的份量和内涵,故后面紧接着补写了“百花尽”三字。此雨非早春润物之雨,它横掠山城,下得大,来得猛,涤荡万物。此一句,遥扣题面,把第二句“春半如秋”四字亦落到实处,同时又引带出末尾一句。“榕叶满庭莺乱啼”。柳州多檀椿树,冠大身屈,四枝旁出,以其不材,故能久而无伤。但是经过这场暴风雨的洗劫,那些百年老榕也叶落满庭了。此等情景令诗人伤心,莺啼之声又格外增添了一重伤感情绪。那一个“乱”字,分明是诗人心烦意乱的精神状态的真实反映。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内容丰富充实而字面却略显枯干淡泊的作品,其实正是诗人苦心锤炼的结果,是诗歌创作艺术的极高境界
这首诗写景肃杀肃条。写情凝重深沉。二月春光正浓之际反呈现百花凋零、榕叶满庭的暮秋景象,反激起诗人一片宦情与羁思,其构思立意均不同常态,而其遣辞造语又极平淡。苏轼《东坡题跋》曾就柳宗元的诗与陶渊明的诗作出评论说:“所贵乎枯淡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内容丰富充实而字面却略显枯干淡泊的作品,其实正是诗人苦心锤炼的结果,是诗歌创作艺术的极高境界。这样的作品往往“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咀嚼久之,才能得其真味。
【后世点评】
《艺苑雌黄》:闽、广有木名榕。子厚集有《柳州三月榕叶落尽》诗云:“由城雨过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东坡诗云:“疏雨萧箫作晚凉,卧闻榕叶响长廊。”又云:“笑说南荒底处所,只今榕叶下庭皋。”即此木也。其木大而多阴,可蔽百牛,故字书有宽花广容之说。
《唐诗品汇》:刘云:其情撗景自不可堪。
《删订唐诗解》:唐汝询曰:羁宦戚矣。花尽叶落,春半如秋,柳州风气之异,尤足使我意迷也。
《笺注唐贤绝句三体诗法》:意象殆不复堪。
《唐人绝句精华》:此诗不言远滴之苦,而一种无可奈何之情于二十八字中见之。

作者简介

柳宗元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

程必

程必,宋代诗人,字号不详,生卒年不详,由于年代久远,其生平已无法考证。...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xiaorob.com/zhuanti/ydlj/99619.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和《秦淮杂诗二十首·其一》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