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展开全部

收起全部

《漫成一首》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阅读理解 时间:2024-01-08 05:02:47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稿

【原文】漫成一首
作者:杜甫

江月人去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鸟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1)本诗选取了哪些意象?(2分)
(2)这些意象组合成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5分)

参考答案
(1)明月、风灯、宿鸟、跳鱼四个意象(2分)。
(2)诗中描绘江中月影近船;风灯在月下灯光显得冲淡柔和;月照沙岸如雪,夜宿白鹭团聚在沙滩上,睡得那样安恬;忽然船尾传来拨剌的声音,显然刚 有一条大鱼跃出水面(2分),以动写静(1分),营造出清幽、静谧的意境(1分),洋溢着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界小生命的热爱。(1分)

二: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
  A.首句从水中月影写起,描写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与江清月近人这句诗异曲同工。
  B.第三句写白鹭屈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上,意境安谧、和平。
  C.二、四两句分写了江风吹打桅灯、大鱼跃出水面的动,与一、三两句的静对比鲜明。
  D.全诗通过写夜泊时的所见所闻,透露出诗人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

解答:
选项A说首句从水中月影写起,原诗说江月去人,江月是不是水中月影呢?可以讲得通,但如果你认为有疑点,可以标注一下;B项是对第三句进行了鉴赏,很多同学不知道联拳是什么意思,选项说写白鹭屈曲着身子,是不是屈曲就是联拳呢?如果有疑问,也可以勾画一下,如果你觉得讲得通,它就帮助你读懂了第三句;C项说二、四两句分写了江风吹打桅灯、大鱼跃出水面的动,与一、三两句的静对比鲜明,这里是不是在写动?是不是和静对比鲜明?带有一点鉴赏的性质,但是这个选项之所以错误,是因为江风吹打桅灯不是对风灯的正确解释,风灯不是说风吹打桅灯,它只是一种防风的灯,当然你也可能判断不出来,那就先把它画上,留存置疑;D项说透露出诗人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是不是透露出诗人的这么一种感情呢?我没有读得太懂,那也可以把它画上。这样我们画出若干个疑点,同时又借助选项把诗歌读得差不多懂了。我们再对这些疑点进行一些比照:透露出诗人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这实际上带有赏析人的很多主观色彩、主观的猜测、推想;而江风吹打桅灯不是风灯的正确解释,这绝对是客观性的东西。我们在进行判断、排除疑点时,就可以用它究竟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做一个评判的标尺,大约都是那种客观性的错误是高考应该选择出的答案,是它的错误选项,而那种主观性的错误往往是一种干扰性的选项

2.这首诗的四句分别写了月、灯、鹭、鱼四景,四景又组成了一个统一的意境。下列四首诗中与这种写法相同的一首是(C)  
A.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门径俯清溪,茅檐古木齐。红尘飘不到,时有水禽啼。
C.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D.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内容和表达技巧的初步鉴赏。这是一个新题型,从写法上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在绝句体中,有一种一句一绝的格调,即每句写一景,多用两联骈偶,句子之间似无关联。杜甫喜欢用这种体裁。这些诗的优点不只在于写景生动,律对精切,而尤其能形成一个统一完美的意境,句与句彼此照应,融为一幅完整的图画。此题正确选项为C,写了日、风、燕、鸳鸯四景。

翻译赏析

《漫成一首》原文翻译及赏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水中的月影离我只有数尺之远,船中桅杆上的风灯照耀着夜空,时间马上就要进入三更天。
栖息在沙滩上的白鹭静静地蜷身而睡,突然船尾方向传来“拨剌”一声,原来有一条鱼儿跃出水面。
注释
⑴漫成:即诗人一时应手之作。
⑵“去人”句:意谓月影靠船很近。江月:江面上空的月亮。南朝梁何逊《宿南洲浦》诗:“违乡已信次,江月初三五。”
⑶风灯:船中桅杆上挂着照夜的灯,有纸罩避风。清陈维嵩《桂殿秋·淮河夜泊》词:“船头水笛吹晴碧,樯尾风灯飐夜红。”三更:指半夜十一时至翌晨一时。《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二·子夜变歌一》:“三更开门去,始知子夜变。”
⑷“沙头”句:指夜宿的白鹭屈曲着身子,静静地蜷躺在沙滩上。沙头:沙滩边;沙洲边。北周庾信《春赋》:“树下流杯客,沙头渡水人。”拳:屈曲貌。唐杜甫《雕赋》:“联拳拾穗,长大如人。”一说“联拳”通“连蜷”,蜷身之意。静:一作“起”。
⑸拨剌:鱼在水里跳动所发出的声音。拨:一作“跋”,一作“泼”。

【作品鉴赏】
《漫成一首》描写夜泊江边之景,通过远近推移、动静相成的手法,使舟内舟外、江间陆上、物与物、情与景之间相互关联,浑融一体
在绝句体中,有一种“一句一绝”的格调。即每句写一景,多用两联骈偶,句子之间似无关联。它最初起源于晋代《四时咏》(“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唐代作者已不多,唯杜甫最喜运用这种体格。或许是因为他太精于诗律,运用这种绝体,可以因难见巧。他最脍炙人口的绝句如“两个黄鹂鸣翠柳”“糁径杨花铺白毡”“迟日江山丽”等,也都是用这种体格。这些诗的优点不只在于写景生动,律对精切,而尤其在于能形成一个统一完美的意境,句与句彼此照应,融为一幅完整图画。
这首诗写夜泊之景。诗人写月夜,不从空中之月写起,而写水中月影(“江月”),一开始就抓住江上夜景的特色。“去人只数尺”是说月影靠船秀近,“江清月近人”,它同时写出江水之清明。江中月影近人,画出了“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的江间月夜美景,境界是宁静而安谧的。第二句写舟中樯竿上挂着照夜的灯,在月下灯光显得冲淡而柔和。桅灯当有纸罩避风,故曰“风灯”。其时江间并没有风,否则江水不会那样宁静,月影也不会那样清晰可接了。一二句似乎都是写景,但已暗示出一个未眠人的存在(第一句已点出“人”字),这就是诗人自己。从“江月”写到“风灯”,从舟外写到舟内,由远及近。然后再写到江岸,又是由近移远。由于月照沙岸如雪,沙头景物隐略可辨,夜宿的白鹭屈曲着身子,三五成群团聚在沙滩上,它们睡得那样安恬,与环境极为和谐;同时又表现出宁静的景物中有生命的呼吸。这和平境界的可爱,惟有饱经丧乱的不眠人才能充分体会。

《漫成一首》以景抒情,洋溢着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于自然界小生命的热爱之情
诗句中洋溢着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于自然界小生命的热爱,这与诗人忧国忧民的精神是一脉相通的。诗人对着“沙头宿鹭”,不禁衷心赞美夜的“静”美。由于他与自然万类息息相通,这“静”与“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的寂静幽独该有多少不同。忽然船尾传来“拨剌”的声响,使凝神睇视着的诗人猛地惊醒,他转向船尾,只见波光粼粼的水面上跃起一条大鱼,在夜空中画了一条若隐若现的弧线后,又潜入水中。
诗的前三句着力刻画都在一个“静”字,末句却写动、写声,似乎破了静谧之境,然而其表达效果恰好相反,以动破静,愈见其静;以声破静,愈见其静。与“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有异曲同工之处。这是陪衬的手法,适当把对立因素渗入统一的基调,可以强化总的基调。这是诗、画、音乐都常采用的手法。诗的末两句分写鱼、鸟,一动一静,相反相成,抓住了江上月夜最有特点同时又最富于诗意的情景,写得逼真、亲切而又传神,可见诗人体物之工。
此诗乍看上去,四句分写月、灯、鸟、鱼,各成一景,不相联属,确是“一句一绝”。然而,诗人通过远近推移、动静相成的手法,使舟内舟外、江间陆上、物与物、情与景之间相互关联,浑融一体,读之如身历其境,由境会意。因而决不是什么“断锦裂缯”(胡应麟)。“老去诗篇浑漫与”,从诗题“漫成”可知是诗人一时得心应手之作,这种工致而天然的境界不是徒事雕章琢句者能达到的。
【名家点评】
宋代罗大经《鹤林玉露》:孟浩然诗云:“江清月近人”,杜陵云:“江月去人只数尺”,子美视浩然为前辈,岂祖述而敷衍之耶?浩然之句浑涵,子美之句精工。
明代钟惺、谭元春《唐诗归》:钟云:好景(首句下)。
清代仇兆鳌《杜诗详注》:四句,皆舟中夜景,各就一远一近说。
清代浦起龙《读杜心解》:夜泊之景,画不能到。月映江而觉近,故可尺量;灯飐风而渐昏,故知更次。

作者简介

杜甫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汉族,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人,出身京兆杜氏分支之一的襄阳杜氏。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xiaorob.com/zhuanti/ydlj/106794.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漫成一首》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