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展开全部

收起全部

《从军行七首其五》和《从军北征》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阅读理解 时间:2024-01-04 01:08:46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稿

【原文】从军行七首(其五)
作者: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tao)河北,已报生擒吐谷(yu)浑。

【原文】从军北征
作者:李益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向月明看。

1.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赏析第一首诗的三、四两句。(5分)

参考答案: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1分)没有正面写将士们如何夜战,而是通过生擒吐谷浑的赫赫战果,让读者去想象战斗的激烈和将士们杀敌的英勇,以及捷报传来时欢呼雀跃的情景,使诗歌更深沉、含蓄。(手法解释、效果各2分)(从虚实结合、联想想象的角度赏析亦可)

2.两首诗景物描写的作用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同:两首诗都通过描写边塞地区恶劣的环境来表现战争的艰苦(2分)
异:王诗通过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等景物的描写渲染紧张的作战气氛,烘托将士们英勇善战、杀敌报国的豪情。(2分)李诗通过雪后风寒横笛遍吹的景物描写渲染环境的荒凉苦寒,同时也引出了征人们思家念亲的悲情。(2分)

翻译赏析

《从军行七首(其五)》原文翻译及赏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塞北沙漠中大风狂起,尘土飞扬,天色为之昏暗,前线军情十分紧急,接到战报后迅速出击。先头部队已经于昨天夜间在洮河的北岸和敌人展开了激战,刚刚听说与敌人交火,现在就传来了已获得大捷的消息。

注释

前军:指唐军的先头部队。洮河:河名,源出甘肃临洮西北的西倾山,最后流入黄河。
吐谷浑: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名称,晋时鲜卑慕容氏的后裔。据《新唐书·西域传》记载:“吐谷浑居甘松山之阳,洮水之西,南抵白兰,地数千里。”唐高宗时吐谷浑曾经被唐朝与吐蕃的联军所击败。

【作品鉴赏】

《从军行七首.其五》这段文字,笔墨非常简练,写出了关羽的神威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可能对第五回“关云长温酒斩华雄”有深刻印象。这对塑造关羽英雄形象是很精彩的一节。但书中并没有正面描写单刀匹马的关羽与领兵五万的华雄如何正面交手,而是用了这样一段文字:(关羽)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
这段文字,笔墨非常简练,从当时的气氛和诸侯的反应中,写出了关羽的神威。论其客观艺术效果,比写挥刀大战数十回合,更加引人入胜。罗贯中的这段文字,当然有他匠心独运之处,但如果就避开正面铺叙,通过气氛渲染和侧面描写,去让人想象战争场面这一点来看,却不是他的首创。王昌龄《从军行》组诗第五首,应该说已早著先鞭,并且是以诗歌形式取得成功的。
《从军行七首.其五》在短短的四句诗里表现战争场景,在构思和驱遣语言上的难度很大

“大漠风尘日色昏”,由于中国西北部的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均呈自西向东或向东南走向,在河西走廊和青海东部形成一个大喇叭口,风力极大,狂风起时,飞沙走石。因此,“日色昏”接在“大漠风尘”后面,并不是指天色已晚,而是指风沙遮天蔽日。但这不光表现气候的暴烈,它作为一种背景出现,还自然对军事形势起着烘托、暗示的作用。在这种情势下,唐军不是辕门紧闭,被动防守,而是主动出征。为了减少风的强大阻力,加快行军速度,战士们半卷着红旗,向前挺进。这两句于“大漠风尘”之中,渲染红旗指引的一支劲旅,好像不是自然界在逞威,而是这支军队卷尘挟风,如一柄利剑,直指敌营。这就把读者的心弦扣得紧紧的,让人感到一场恶战已迫在眉睫。读者会悬想:这支横行大漠的健儿,将要演出怎样一种惊心动魄的场面呢?在这种悬想之下,再读后两句:“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这可以说是一落一起。读者的悬想是紧跟着刚才那支军队展开的,可是在沙场上大显身手的机会却并没有轮到他们。就在中途,捷报传来,前锋部队已在夜战中大获全胜,连敌酋也被生擒。

《从军行七首.其五》避开对战争过程的正面描写,从侧面进行烘托,把绝句的短处变成了长处

情节发展得既快又不免有点出人意料,但却完全合乎情理,因为前两句所写的那种大军出征时迅猛、凌厉的声势,已经充分暗示了唐军的士气和威力。这支强大剽悍的增援部队,既衬托出前锋的胜利并非偶然,又能见出唐军兵力绰绰有余,胜券在握。
从描写看,诗人所选取的对象是未和敌军直接交手的后续部队,而对战果辉煌的“前军夜战”只从侧面带出。这是打破常套的构思。如果改成从正面对夜战进行铺叙,就不免会显得平板,并且在短小的绝句中无法完成。现在避开对战争过程的正面描写,从侧面进行烘托,就把绝句的短处变成了长处。它让读者从“大漠风尘日色昏”和“夜战洮河北”去想象前锋的仗打得多么艰苦,多么出色。从“已报生擒吐谷浑”去体味这次出征多么富有戏剧性。一场激战,不是写得声嘶力竭,而是出以轻快跳脱之笔,通过侧面的烘托、点染,让读者去体味、遐想。这一切,在短短的四句诗里表现出来,在构思和驱遣语言上的难度,应该说是超过“温酒斩华雄”那样一类小说故事的。

【名家点评】

沈德潜评组诗第四首(青海长云暗雪山)云:“不破楼兰终不还”句,“作豪语看亦可,然作归期无日看,倍有意味。”(《唐诗别裁》)
刘永济评:“用一‘终’字,而使人读之凄然。盖‘终不还’者,终不得还也,连上句金甲着穿观之,久戍之苦益明,如以为思破敌立功而归,则非诗人本意矣。”(《唐人绝句精华》)

《从军北征》原文翻译及赏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天山下了一场大雪,从青海湖刮来的风更添寒冷。行军途中,战士吹起笛曲《行路难》。听到这悲伤的别离曲,驻守边关的三十万将士,都抬起头来望着东升的月亮。


注释
①偏:一作“遍”。行路难:乐府曲调名,多描写旅途的辛苦和离别的悲伤。
②碛(qì):沙漠的意思。这里指边关。
③回首:一作“回向”。月中:一作“月明”。
【作品鉴赏】
《从军北征》“月中”,烘染这幅画的背景,起了加重首句的作用
诗的首句“天山雪后海风寒”,是这幅画的背景,只七个字,就把地域、季节、气候一一交代清楚,有力地烘托出了这次行军的环境气氛。这样,接下来不必直接描述行军的艰苦,只用“横笛遍吹”一句就折射出了征人的心情。《行路难》是一个声情哀怨的笛曲,这里用了“遍吹”两字,更点明这时传来的不是孤孤单单、声音微弱的独奏,而是此吹彼和、响彻夜空的合鸣,从而把读者带进一个悲中见壮的境界。
诗的后两句“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是这一片笛声在军中引起的共感。句中的“碛里”、“月中”,也是烘染这幅画的背景的,起了加重首句的作用,说明这支远征军不仅在雪后的天山下、刺骨的寒风里,而且在荒漠上、月夜中,这就使人加倍感到环境的荒凉、气氛的悲怆。也许有人对这两句中“三十万”的数字和“一时回首”的描写,感到不大真实,因为一支行军队伍未必如此庞大,更不可能全军都听到笛声并在同一时间回首顾望。但是,植根于生活真实的诗歌,在反映真实时决不应当只是依样画葫芦,为了托出一个特定境界,收到最大艺术效果,有时不但容许而且需要运用夸张手法。李益的这两句诗,只有像这样写,才能充分显示这片笛声的哀怨和广大征人的心情,使这支远征队伍在大漠上行军的壮观得到最好的艺术再现,从而获致王国维所说的“境界全出”的艺术效果。


《从军北征》肃杀苦寒的边塞,思亲怀乡是征人共同的感受
诗人通过虚写笛声导致征人行为举止的细微变化,实写征人的心理感受。在肃杀苦寒的边塞,思亲怀乡是征人共同的感受。这种感受长期积郁胸中,无处表达,这是一种多么痛苦的煎熬。在行军途中,突然听到一阵阵哀怨、凄切的笛声响起,征人们久郁胸中的思亲怀乡之情奔涌而出。诗中展现的是一幅聚焦完全一致的画面,悲壮中显出凄苦,哀怨中显出无奈,征人的心理刻画得栩栩如生。
【名家点评】
《唐诗归》:钟云:全是王龙标气调。
《唐诗训解》:词意俱足。
《全唐风雅》:此首隐说。
《诗辩坻》:七绝,李益、韩翃足称劲敌。李华逸稍逊君平,气骨过之,至《从军北征》,便不减盛唐高手。
《唐诗摘钞》:“回首”,望乡也,却藏一“乡”字。闻笛思乡,诗中常事,硬说三十万人一时回首,便使常意变新。
《唐诗笺注》:“碛里征人”,妙在不说着自己,而己在其中。
《网师园唐诗笺》:描写入神(末二句下)。
《诗法易简录》:即“一夜征人尽望乡”之意,而措语又别。
《唐人万首绝句选评》:情景两绝。
《岘佣说诗》:“天山雪后”一首、“回乐峰前”一首,皆边塞名作,意态绝健,音节高亮,情思悱恻,百读不厌也。
《中国古代诗歌精华》:音节响亮,情思悱恻,刻尽征人意态,风神不减王龙标,亦边塞名作。

作者简介

王昌龄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

李益

李益(约750-约830),唐代诗人,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后迁河南洛阳。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xiaorob.com/zhuanti/ydlj/106072.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从军行七首其五》和《从军北征》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