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展开全部

收起全部

《望月怀远》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阅读理解 时间:2023-12-28 21:03:19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稿

【原文】望月怀远 / 望月怀古
作者: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相关试题及答案
1、简析月的作用。
答:这是一首望月怀人诗,由望月而引起相思而彻夜难眠,月光是引起相思的原因,又是相思的见证。

2、用一个词概括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的意境美,并分析这两句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有什么好处?
答:雄浑阔大 手法:即景抒情,由望月而生怀远之情;虚实结合,望月是实景,怀远是设想远在天涯的友人也对这轮明月在怀念自己,深化了怀远的深情,也留下了联想和想象的空间。

3、诗歌开头两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诗人写月亮不用升,却用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开头也是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这里头肯定有道理可说。请说说你的理解。
答:若用升字,明月共潮水而升,乃平时习见之景,淡而无味,只是把意思表达清楚而已;而用了生字,就别有情趣了。因为它渗入了诗人的主观想象那一轮明月好像是伴随着潮水一起生长的,明月和潮水均拥有了生命和活力。所以,一个生字就把整句诗写活了,诗歌的亲和力、感染力也就随之产生。

4、首联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
答案:辽阔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月光普照之下,无论远近,天涯海角都沐浴其中,远在天涯海角的亲人,此时此刻也该和我望着同这天上的明月吧!自然浑成,意境雄浑壮阔。表达对友人的深深思念。

5.首句海上生明月中的生,曾有人认为是升之误。请就此谈谈你的看法,并进而简析首联的表达作用。
答案:生不是误用。恰恰妙在此处。一个生字,赋予海水与明月以鲜活的生命,也象征着诗人的情愫随海潮与明月油然而生。生字既写活了景物,又表达了情感的产生。首联紧扣诗题,望海上明月升起,不由地想起远在天涯的情人。意境雄浑阔大,感情深切,致思高远,创造了一幅宁静空灵、清新淡雅的画面,为后面的描写抒情作好了铺垫,烘托了一个有情人的高大形象。
解析:此题考查鉴赏表达技巧,实质上是体会生背后表达的诗人的情感,应注意联系情感表达来析字答题。
6.前人曾评论此诗缠绵悱恻而不伤感,我国的传统诗教也讲究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细读全诗,简要分析此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此诗表达了主人公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真挚期盼团圆的情感。首联写仰望明月,相思之情油然而生;颔联写相思无眠,竟埋怨长夜漫漫;颈联写夜不能寐,辗转室外,不怕寒露沾衣;尾联写无法赠与亲人满手月光,想回去在梦中与亲人相聚,全诗感情表达回环曲折,起伏有致,缠绵悱恻而不伤感,感情真挚深切,低沉而不绝望,让人感到佳期一定会到来!正所谓哀而不伤。
解析:此题考查鉴赏作品思想感情。答题时要注意联系全诗,在解读诗句的基础上总结评价作者的思想感情。
7.对下面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B)
A.首联前句写景,辽阔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皎洁的明月;后句即景生情,写诗人想起了远在天涯海角的友人,此时此刻他也和我同望着一轮明月。前句写望月,后句写怀远,紧扣诗题,丝毫不露痕迹。
B颔联直接抒发思念之情。怨, 因思生怨, 情人相思之深、相思之极、因而埋怨远方的人不常回家看看;竟夕, 通宵都在思念,极言相思之强烈。
C.颈联通过动作和细节描写传达感情,具体描绘了诗人彻夜难眠的情形。灭烛,吹灭灯烛,因为满屋的月光,柔柔的、静静的,使人怜爱,催人联想,逗起了相思之情;披衣,到庭院走走,时间一久,不觉露水打湿了衣裳,而相思之情更为浓重。
D.尾联。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意思是月光虽美,可无法捧在手中送给远方思念的人,还不如回屋睡觉,在梦里与思念的人团聚。寄希望于梦中,足见思念之切。
答案:
7、B怨, 因思生怨, 情人相思之深、相思之极、因而埋怨远方的人不常回家看看;应理解为:怨字,诗中指怨长夜漫漫,夜不能寐,

二:
1、 本诗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答:由题目望月怀月可见是借助月亮怀念远人,表达思念之情。
2、本诗的一个主要意象是月,诗人通过这个意象寄托了相思之情,古诗中还有很多类似的,请举出这样的例子。
答:隔千里兮共明月宋 谢庄《月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杜甫《月夜》;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望月有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千古名句,它好在哪里?
答:海上生明月,意境雄浑阔大。看起来平淡无奇,没有一个奇特的字眼,没有一分点染的色彩,脱口而出,却自然具有一种海天浑融的气象。生写出明月从海面冉冉升起的景象,不仅富有动感,而且点染了海和月的同生共命的缠绵。天涯共此时,由景入情,转入怀远。
4、全诗是如何扣住望和怀来写景抒情的?
答:首联,第一句望月,第二句引发怀远之情。颔联,望着这样一个漫长的月夜,不禁心生其怨,因怨而更加怀远。颈联,怜由怀远而生,因相思难眠,便离家来到月下。尾联,望月而生遐思,赠月不成,还寝求梦,在梦里与远人相会,传达深切的思念之情。
5、在古诗文中,人们除了用月亮来表达思念之情外,还用哪些形式来表达?
答:触景伤情: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什么事情让我在吟诗时突然觉得很惆怅,原来乡村的小桥树木像极了我的家乡)。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除夕;伤春悲秋;日暮思归。托物传情:月、雁、笛、柳。因梦寄情: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妙喻传情:乡愁。


(1) 首联用生描写月亮,试简要分析其好处。(3分)
(2) 前人评述此诗,句句紧扣望怀写景抒情。试以颈联为例,作简要分析。(3分)
参考答案
(1)(3分)生想象生动(1分);生使月亮有了无限的生命和活力(把景物写活了)(1分);生字让意境雄浑开阔(1分)。
(2)(3分)五句以怜光满而灭烛写望月情景(1分);六句以月下露水深重打湿衣裳,交待因怀人而无法入睡的情景(1分);两句都紧扣望怀写了月下怀人之景与思念之重(1分)。

四:
【阅读训练】
1.说说此诗是如何做到紧扣题目的?
2.写出第三句中的情人的三种含义:
(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
3.此诗是如何处理景和情的关系的?
4.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有诗句也写海上明月,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
5.首句海上生明月一句为什么用生,而不用升?
【参考答案】
1.题目分为两个内容:望月和怀远。第一句扣月;第三句扣望;第五、六两句扣怀;第七、八两句扣怀远。
2.好友 恋人 美好的理想
3.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4.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5.用升,仅表示月亮的动态,而用生,把大海和月亮拟人化,使月亮更加有活力,更加有生气。


翻译赏析

《望月怀远/望月怀古》原文翻译及赏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海上面升起了一轮明月,你我天各一方共赏月亮。
有情人怨恨漫漫的长夜,彻夜不眠将你苦苦思念。
灭烛灯月光满屋令人爱,披衣起露水沾挂湿衣衫。
不能手捧美丽银光赠你,不如快如梦与你共欢聚。

注释
⑴怀远:怀念远方的亲人。
⑵“海上”二句:辽阔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使人想起了远在天涯海角的亲友,此时此刻也该是望着同一轮明月。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
⑶情人:多情的人,指作者自己;一说指亲人。遥夜:长夜。怨遥夜:因离别而幽怨失眠,以至抱怨夜长。
⑷竟夕:终夜,通宵,即一整夜。《后汉书·第五伦传》:“吾子有疾,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若是者,岂可谓无私乎?”
⑸怜:爱。滋:湿润。怜光满:爱惜满屋的月光。这里的灭烛怜光满,根据上下文,是个月明的时候,应该在农历十五左右。当一个人静静的在屋子里面享受月光,就有种“怜”的感觉,这只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受而已,读诗读人,应该理解当时诗人的心理才能读懂诗词。光满自然就是月光照射充盈的样子,“满”描写了一个状态,应该是月光直射到屋内。
⑹“不堪”二句:月华虽好但是不能相赠,不如回入梦乡觅取佳期。陆机《拟明月何皎皎》:“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盈手:双手捧满之意。盈:满(指那种满荡荡的充盈的状态)。
【作品鉴赏】
《望月怀远/望月怀古》全诗语言自然浑成而不露痕迹,情意缠绵而不见感伤,直抒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望月怀远》是一首月夜怀念远人的诗,是作者在离乡时,望月而思念远方亲人而写的。起句“海上生明月”意境雄浑阔大,是千古佳句。它和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明月照积雪”,谢朓的“大江流日夜”以及作者自己的“孤鸿海上来”等名句一样,看起来平淡无奇,没有一个奇特的字眼,没有一分点染的色彩,脱口而出,却自然具有一种高华浑融的气象。这一句完全是景,点明题中的“望月”。第二句“天涯共此时”,即由景入情,转入“怀远”。前乎此的有谢庄《月赋》中的“隔千里兮共明月”,后乎此的有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都是写月的名句,其旨意也大抵相同,但由于各人以不同的表现方法,表现在不同的体裁中,谢庄是赋,苏轼是词,张九龄是诗,相体裁衣,各极其妙。这两句把诗题的情景,一起就全部收摄,却又毫不费力,仍是张九龄作古诗时浑成自然的风格。
从月出东斗直到月落乌啼,是一段很长的时间,诗中说是“竟夕”,亦即通宵。这通宵的月色对一般人来说,可以说是漠不相关的,而远隔天涯的亲人,因为对月相思而久不能寐,只觉得长夜漫漫,故而落出一个“怨”字。三四两句,就以怨字为中心,以“情人”与“相思”呼应,以“遥夜”与“竟夕”呼应,上承起首两句,一气呵成。这两句采用流水对,自然流畅,具有古诗气韵。

《望月怀远/望月怀古》意境幽静秀丽,构思巧妙,情景交融,细腻入微,感人至深
竟夕相思不能入睡,或许是怪屋里烛光太耀眼,于是灭烛,披衣步出门庭,光线还是那么明亮。这天涯共对的一轮明月竟是这样撩人心绪,使人见到它那姣好圆满的光华,更难以入睡。夜已深了,气候更凉一些了,露水也沾湿了身上的衣裳。这里的“滋”字不仅是润湿,而且含滋生不已的意思。“露滋”二字写尽了“遥夜”、“竟夕”的精神。“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两句细巧地写出了深夜对月不眠的实情实景。
相思不眠之际,没有什么可以相赠,只有满手的月光。诗人说:“这月光饱含我满腔的心意,可是又怎么赠送给你呢?还是睡罢!睡了也许能在梦中与你欢聚。”“不堪”两句,构思奇妙,意境幽清,没有深挚情感和切身体会,恐怕是写不出来的。这里诗人暗用晋陆机“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两句诗意,翻古为新,悠悠托出不尽情思。诗至此戛然而止,只觉余韵袅袅,令人回味不已。
【名家点评】
《增订评注唐诗正声》:郭云:清浑不著,又不佻薄,较杜审言《望月》更有余味。
《唐诗镜》:起结圆满,五、六语有姿态,八为踯躅彷徨。
《唐诗归》:钟云:虚者难于厚,此及上作(按指《初发曲江溪中》)得之,浑是一片元气,莫作清松看。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通篇全以骨力胜,即“灭烛”、“光满”四字,正尽月之神。用一“怜”字,便含下结意,可思不可言。
《唐诗成法》:“共”字逗起情人,“怨”字逗起相思。五、六亦是人月合写,而“怜”、“觉”“滋”、“满”大有痕迹。七、八仍是说月,说相思,不能超脱,不过挨次说出而已,较射洪、必简去天渊矣。
《唐诗笺注》:首二句领得妙。“情人”一联,先就远人怀念言之,少陵“今夜鄜州月”诗同此笔墨。
《闻鹤轩唐诗读本》:陈德公先生曰:五、六生凄,极是作意。结意尤为婉曲。三、四一意递下,又复紧承起二情绪。落句更与三、四相映。
《五七言今体诗钞》:是五律中《离骚》。

作者简介

张九龄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一名博物,谥文献。汉族,唐朝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世称“张曲江”或“文献公”。唐朝开元年间名相,诗人。西汉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七岁知属文,唐中宗景龙初年进士,始调校书郎。玄宗即...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xiaorob.com/zhuanti/ydlj/105014.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望月怀远》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