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展开全部

收起全部

《水仙子·咏雪》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阅读理解 时间:2023-12-28 17:07:21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稿

【原文】水仙子·咏雪
作者:乔吉

冷无香柳絮扑将来,冻成片梨花拂不开,大灰泥漫了三千界。银棱了东大海,探梅的心噤难捱。面瓮儿里袁安舍,盐堆儿里党尉宅,粉缸儿里舞榭歌台。

1.下列对这首散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前两句运用比喻,写出了雪花飘飞轻若柳絮,冰冷而没有香气;积雪像飘落满地的梨花,冻成一片,推移不动。
B.第四句的棱字是口语赘词,用于某些形容词后。第五句的噤 字指心里想着但闭口发不出声之意。
C.最后三句描写雪之大:袁安的宅舍雪大如同埋进了面缸,党尉深宅的积雪像洁白的盐堆,歌舞的亭台被大雪变成了粉缸。
D.这首元曲是一首咏物的曲子,全曲处处都在写雪,而曲词内容却不着一雪字,从不同角度运用多个手法突显描写对象。

2.夸张的作用是用言过其实的方法,突出事物的本质,或加强作者的某种感情,烘托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本曲夸张手法运用得十分突出,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 )(3分)
A.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B.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C.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
D.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从这个角度看,这首散曲和唐代的高骈的《对雪》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歧相比,哪一首更符合刘熙载的评论?请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4分)
4.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6分)
用典是古诗文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用典既要师其意,又能于故中求新,令如己出,不露痕迹,所谓水中着盐,饮水乃知盐味,方为佳作。王勃在《滕王阁序》在赞美当时南昌人才济济,文武兼备时,写道腾蛟起凤,___________________ 。紫电清霜,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作者登上北固亭,想到刘义隆,于是告诫南宋统治者,不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在《赤壁赋》有这样的语段: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这些都是使用典故的典范。

参考答案
1.B(3分)
2.C(3分)
3. 《水仙子咏雪》运用比喻、夸张、用典等表现手法,从不同角度渲染出大雪纷飞的景象,是一首纯粹的咏物散曲。而《对雪》这是一首借景抒怀之作,写得别具一格。人坐在窗前,欣赏着雪花飘入庭户,雪花把窗外的青竹变成了洁白的琼枝。诗人想到此时如果登上高楼观赏野景,那野外一切崎岖难走的道路都将被大雪覆盖,展现在眼前的将是坦荡无边的洁白世界。高楼四望,一片洁白,诗人希望白雪能掩盖住世上一切丑恶,让世界变与雪一样洁白美好。结尾一句,道出了作者胸中的感慨与不平。所以《对雪》更符合刘熙载的评论。(4分)
4.(共6分) 孟学士之词宗 王将军之武库(2分)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2分)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2分)

翻译赏析

《水仙子·咏雪》原文翻译及赏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冷无香柳絮扑将来,冻成片梨花拂不开。大灰泥漫了三千界,银棱了东大海,探梅的心噤难捱。面瓮儿里袁安舍,盐罐儿里党尉宅,粉缸儿里舞榭歌台。
注释
①“冷无香”句:纷飞的雪花冷而不香,如同柳絮一样扑来。冷无香:指雪花寒冷而无香气。
②“冻成片”句:雪花冻结成片,如同拂拭不开的梨花。
③“大灰泥”句:纷纷扬扬的大雪如同白灰洒遍了整个世界。漫:洒遍。三千界:佛家语,这里泛指整个世界。
④“银棱”句:大雪好像为东大海镀上了白银。
⑤探梅的心噤难捱(ái):寻梅的人都被冻得从心里打战。噤:牙齿打战。捱:忍受。
⑥面瓮(wèng)儿里袁安舍:袁安的宅舍都被大雪埋没,如同埋在了面缸里。面瓮:面缸。袁安:东汉人,家贫身微,寄居洛阳,冬日大雪,别人外出讨饭,他仍旧自恃清高,躲在屋里睡觉。
⑦“盐堆”句:党尉深宅大院里的积雪,如同洁白的盐堆。党尉:即党进,北宋时人,官居太尉,他一到下雪,就在家里饮酒作乐。
⑧“粉缸”句:大雪使歌舞的亭台变成了粉缸。榭:建在高土台上的敞屋。

【作品鉴赏】
《水仙子·咏雪》通过描写大雪纷飞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希望白雪能掩盖住世上一切丑恶,让世界变与雪一样洁白美好的愿望

咏物诗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纯粹的咏物诗;另一类则是咏物抒怀,以比兴的手法寄意。传世的咏物诗,以后者居多。而这首《水仙子·咏雪》则是一首纯粹的咏物诗章,极力渲染大雪纷飞的景象。
曲子开头写大雪如冰冷无香的柳絮扑向大地,又如冻成片的梨花。接着用“大灰泥漫了三千界”,进一层烘托飞雪之大。从扑面飞来的柳絮,到“漫了三千界”的“大灰”泥“,由远及近,凡高到低,尽情描摹,面对如此大雪和酷寒天气,那些喜欢踏雪赏梅的文人也怯寒止步。此曲多用俗语,生动形象,把用典与俗语巧妙地融合于一起,别具艺术魅力。

作者简介

乔吉

乔吉(约1280~约1345)元代杂剧家、散曲作家。一称乔吉甫,字梦符,号笙鹤翁,又号惺惺道人。太原人,流寓杭州。他的杂剧作品,见于《元曲选》、《古名家杂剧》、《柳枝集》等集中。散曲作品据《全元散曲》所辑存小令200余首,套曲11首。散曲集...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xiaorob.com/zhuanti/ydlj/104984.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水仙子·咏雪》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