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展开全部

收起全部

《赠俊公道人》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阅读理解 时间:2023-12-13 09:05:28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稿

【原文】赠俊公道人
作者:范云

秋蓬飘秋甸,寒藻泛寒池。
风条振风响,霜叶断霜枝。
幸及清江满,无使明月亏。
月亏君不来,相期竟悠哉!

1.诗歌前四句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选取其中一种赏析。(5分)
2.请简要分析诗歌的后四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变化。(6分)

参考答案
1. (5分)示例1.视觉和听觉的结合(2分)。第一二两句写清寂的秋野上飘飞起数不完的枯蓬,寒冽的水池边漂浮着静静的萍藻,是视觉描写;第三四两句写时时振响树条的萧萧风声和纷纷飘坠的瑟瑟霜叶,是听觉描写。两者相结合,加深感受,使人如同身临其境。(3分)
示例2.寓景于情,借景抒情。(2分)枯蓬和萍藻在天地间,在水池中是飘浮不定的,诗人借这两种意象表达了对远方友人在人世间流徙不定的关切和牵挂。借风声和落叶声,营造出凄冷悲凉的氛围,表现出诗人辗转不眠的孤寂以及对友人到来的一种期盼。(3分)
示例3.词语上的回环反复(2分)。这两联都运用了句中复字回环的方式:首句以秋蓬引出秋甸,二句以寒池回应寒藻,三句风条、风响,四句霜叶、霜枝,各在句中回环相复。在回环往复之间,顿使秋气更浓、寒意更深、风声更凄、霜色更重。以此衬托诗人秋寒风霜中的情思,愈加有一种凄清深沉之感。(3分)
【评分标准】选择一点回答即可。写出特点2分,结合诗句分析3分。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2. (6分)(1)期待。作者看到清江渐及满潮,想到月明相会之时即将到来,心中充满了喜悦和期待。(2)担心。劝友人千万不要耽误了行程,要赶上这潮满月圆的时候,不要辜负了这明月,对友人能否如期而至有些担心。(3)失望。眼看明月渐渐亏缺了,而友人依然不见,诗人感到一些惆怅和些许的失望。
【评分标准】每点2分,共6分。

翻译赏析

《赠俊公道人》原文翻译及赏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秋蓬飘秋甸,寒藻泛寒池。
风条振风响,霜叶断霜枝。
幸及清江满,无使明月亏。
月亏君不来,相期竟悠哉!

【作品鉴赏】
《赠俊公道人》描绘了一幅清丽的秋景图,表达了诗人心中无限的惆怅

倘若此诗作于期会之前,诗人正满怀“有朋自远方来”的喜悦,诗中当会出现极其清丽的秋景描绘。但此刻既已过了约期,诗人心中正有诉不尽的惆怅,当他向朋友追述那日夜期待的情景时,不免染上了浓重的苍凉感:当秋风吹拂之时,你可知道我曾久久眺望过清寂的秋野,眼前飘飞起数不完的枯蓬;站在日见寒冽的池边,看那浮泛水面的萍藻,它们似乎也感受到了秋来的凉意,全带上了一片苍寒之色。诗中开头两句一动一静,分别是诗人选择的意象,这中间隐隐包含了对远方友人的关切和牵挂:他的朋友,也像飘蓬、浮藻一样,正在人世间流徙不定。而今秋意已凉,不知他是否已回返居所。接着的“风条振风响”两句,则由视觉意象的展现,转为风夜霜晨听觉意象的描摹。秋夜本就凄清,何况当诗人辗转床侧之时,耳边听到的,又只是时时振响树条的萧萧风声。直到白霜满阶的清晨,那风似乎还没有静息,园中还传来霜枝颤抖之声,想必还伴随着瑟瑟霜叶的纷纷飘坠。这客观的音响,似乎与诗人牵念友人的心境无关,最多只能让人添一些思念中的孤寂罢了。但诗的意象,有时往往能产生多重效果。

《赠俊公道人》描绘向远方友人诉说期待之日的情景,衬托诗人秋寒风霜中的思情

读者可以想像,诗人在留心这些自然音响时,还同时隐含着这样的心理活动:在静静的夜晚,忽闻窗外似有衣衫窸窣之声,好像是朋友的先期来访,其欣喜之情如何?但侧耳细听,却只是风吹树条的振响,又不免大失所望。至于霜晨的枝颤叶落之音,在迷糊之中,也难说不会幻觉为友人踏霜而近的步声,令诗人推被而起、“倒屣相迎”,直到出门一看,才发现错了。此时伫立阶前,又该多少懊丧。以上四句,均为诗人向远方友人诉说期待之日的情景。值得注意的是,这四句的结构,都运用了句中复字回环的方式:首句以“秋蓬”引出“秋甸”,二句以“寒池”回应“寒藻”,三句“风条”、“风响”,四句“霜叶”、“霜枝”,各在句中回环相复。这种结构方式颇为少见,用得不好,便显得累赘而佶屈;但倘用得恰当,则可大大增强意象的情感效果。范云这四句复字之用,就显得很自然,在回环往复之间,顿使秋气更浓、寒意更深、风声更凄、霜色更重。以此衬托诗人秋寒风霜中的思情,愈加有一种凄清深沉之感。

《赠俊公道人》通过追述当初的牵思之情,表现出诗人再见到好友的喜悦之情
追述当初的牵思之情,虽然显得凄清。但在当初,诗人心中毕竟还时时涌起过即将会见朋友的喜悦。而且,秋日之景,也并不总是飘蓬、凄风,其间也还有秋江潮生的清景、徐风朗月的美辰。当相约之期临近时,诗人的心境一度异常明净:“幸及清江满,无使明月亏”。诗人伫立江畔,感觉到那早、晚的潮水,正一天比一天壮盛,很快就要达到满潮之期。古人虽然不懂得月亮具有引潮力的现代科学原理,但对江海之潮与月之圆缺的关系,则早就观察到了。所以,诗人看到清江渐及满潮,便想到了月明相会之期已近,心中既漾满了喜悦,又平添了几分对友人能否如期而至的担心。“幸”,这里是希望的意思。因此这二句简直就是在对远方友人热切呼唤了:那相聚之夜的明月将多么美好圆满,你可别耽误了启程之期,一定要赶上那清江潮满的日子!切切不要徒然让月儿渐渐亏缺呵!这两句一扫前文的凄清孤寂之感,笔致清丽便转,恍有一轮明月照耀着诗章。然而,眼看着夜空的明月,渐渐变为一弯月牙,诗人久待的友人依然不见。这使诗人感到深深惆怅,不禁喟然叹息:“月亏君不来,相期竟悠哉!”意思是说:满轮明月已经亏成这个样子,你还不曾来到;我们的约会,又要推迟到很久很久以后了!一个“不”字,一个“竟”字,写出了诗人心中的多少憾意。这结句虽为“情语”,其中却有着极为感人的“情中景”:人们仿佛可以看到,诗人正夜夜仰对着空月,搔首叹息,徘徊不定。
俊公道人读到这首充满秋寒风霜中的牵思和秋夜月光下的惆怅的诗,也该会引发深深的歉情。或许他会赶紧治装启程,以补救友人“相期竟悠哉”的憾意。

作者简介

范云

范云(451~503年),字彦龙,南乡舞阴(今河南泌阳县西北)人,南朝文学家。范缜从弟,子范孝才。范云六岁时随其姑父袁叔明读《诗》,“日诵九纸”。八岁时遇到宋豫州刺史殷琰,殷琰同他攀谈,范云从容对答,即席作诗,挥笔而成。早年在南齐竟陵王萧子...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xiaorob.com/zhuanti/ydlj/103071.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赠俊公道人》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