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展开全部

收起全部

《秋日别王长史》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阅读理解 时间:2023-12-05 09:03:57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稿

【原文】秋日别王长史
作者:王勃

别路馀千里,深恩重百年。正悲西候日,更动北梁篇。
野色笼寒雾,山光敛暮烟。终知难再奉,怀德自潸然。

1.中间两联描写了怎样的景色?渲染了怎样的氛围?(5分)
参考答案:诗中的西候日即秋天的落日,北梁即北边的桥,作者在秋日夕阳西下之时送别王长史,此时寒雾笼罩原野,山峦正沉入一片暮色之中,(3分)渲染了苍凉、感伤的氛围。(2分)

2.试析全诗所表达的感情。(6分)
参考答案:深恩难再奉怀德表现直接出作者对王长史知遇之恩的感激,(3分)正悲更动难再奉潸然直接表现出作者对王长史感情深厚与离别的伤感(3分)


翻译赏析

《秋日别王长史》原文翻译及赏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此地一别,相隔千余里。您的情深恩重,令我终身难忘。
本来正在悲秋,又遇上了分别。
田野的景色笼罩一层寒雾,山上的光线逐渐黯淡,暮烟升起。
终归知道难以再挽留,想起你的恩德,我还是忍不住落下了泪水。

注释
①百年:一辈子。
②西候:古代以秋日配西方,故称秋日为西候。
③北梁,北边的桥,代指送别之地。
④奉:侍奉,照顾。
⑤潸(shān)然,流泪的样子。
【作品鉴赏】
《秋日别王长史》开门见山,直抒胸臆,分别时凄切的氛围
别路馀千里,深恩重百年——分别之后,诗人前方的路途千里迢迢,对王长史恩情百年难忘。用“千里”、“百年”强调路途之远和时间之长,表明诗人对朋友的感激之情和依依惜别之情。首联写出开阔浩渺的时空,萦绕在诗人心头的离情别绪就像千里之路、百年之时一样绵延不断、浩渺悠长,点题明旨,诗人的依依不舍之情蕴含其中。起笔起得开门见山,直抒胸臆。
正悲西候日,更动北梁篇——在西候之日诗人悲伤不已,因为与王长史分别,心中的悲伤让诗人想起《楚辞》中那令人神伤的文辞。西候,古代以秋日配西方,所以称秋日为西候。北梁,北边的桥。《楚辞·九怀》:“绝北梁兮永辞。”后用以指送别的地方。用“西候”、“北梁”两个典故点出分别的时间和地点,含蓄而新颖。颔联紧承上联而写,省略具体的分别场面和情节描写,而是用典故点出时间和地点,时间是萧索凄凉的秋天,地点是北桥边,恰当含蓄地烘托出分别时凄切的氛围。


《秋日别王长史》诗人与王长史今后很难在一起,心中感念长史对自己的恩德
野色笼寒雾,山光敛暮烟——田野笼罩在浓浓的秋雾中,凄寒而朦胧,远处的山峰在沉沉暮霭中聚敛而凝重。浓厚的秋雾暮霭就像诗人心头浓浓的分别之情,拂之不去,弥漫不散。宋代欧阳修曾指出:“若无下句,则上句何堪;既见下句,则上句颇工。”(《笔说·峡州诗说》)诗人宕开一笔,颈联转而写景,前一句是近景描写,后一句是远景描写,但不论是近景还是远景,都笼罩着秋烟寒雾。诗人悲伤而凄凉的心情全都蕴含于这凝重而凄寒的景物之中,借景抒情,情随景生,含蓄蕴藉,深藏不露。
终知难再奉,怀德自潸然——诗人始终知道他与王长史今后很难在一起,心中感念 长史对自己的恩德,不禁泪流满面。想到相见渺茫,诗人心中的悲伤又加重了许多。
【名家评点】
周亚鸣说:“王勃诗《秋日别王长史》篇中“野色笼寒雾,山光敛暮烟”句很是别致,细想”笼”字和“敛”字由主动句变被动句尤其蕴意深含。野色因寒雾笼罩而显色杂斑驳,山光因暮烟之染泽使其模糊而不透。光泽四射之山,光象是收敛其光芒变得含混。总因送别、离情潸然、强忍而不能明示之故也。”
钱基博说:《秋日别王长史》中“野色笼寒雾,山光敛暮烟。”融情于景,风味隽永。文则书疏之文,志气盘桓。”

作者简介

王勃

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汉族,唐代诗人。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王勃为四杰之首。王勃自幼聪敏好学,据《旧唐书》记载,他六岁即能写文章,文笔流畅,被赞为“神童”。九岁...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xiaorob.com/zhuanti/ydlj/101524.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秋日别王长史》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