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展开全部

收起全部

《“贞观初,太宗谓监修国史房玄龄曰”》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阅读理解 时间:2023-12-05 05:02:24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稿

贞观初,太宗谓监修国史房玄龄曰:比见前、后《汉史》载录扬雄《甘泉》、《羽猎》, 司马相如《子虚》、《上林》,班固《两都》等赋,此既文体浮华,无益劝诫,何假书之史 策?其有上书论事,词理切直,可裨于政理者,朕从与不从皆须备载。。
贞观十一年,著作佐郎邓隆表请编次太宗文章为集。太宗谓曰:朕若制事出令,有 益于人者,史则书之,足为不朽。若事不师古,乱政害物,虽有词藻,终贻后代笑,非所须也。只如梁武帝父子及陈后主、隋炀帝,亦大有文集,而所为多不法,宗社皆须臾倾覆。凡人主惟在德行,何必要事文章耶?竟不许。
贞观十三年,褚遂良为谏议大夫,兼知起居注。太宗问曰:卿比知起居,书何等事? 大抵于人君得观见否?朕欲见此注记者,将却观所为得失以自警戒耳。遂良曰:今之起 居, 古之左、右史,以记人君言行,善恶毕书,庶几人主不为非法,不闻帝王躬自观史。 太宗曰:朕有不善,卿必记耶?遂良曰:臣闻守道不如守官,臣职当载笔,何不书之? 一黄门侍郎刘洎进曰:人君有过失,如日月之蚀,人皆见之。设令遂良不记,天下之人皆记之矣。
贞观十四年,太宗谓房玄龄曰:朕每观前代史书,彰善瘅恶,足为将来规诫。不知 自古当代国史,何因不令帝王亲见之?对曰:国史既善恶必书,庶几人主不为非法;止应畏有忤旨,故不得见也。太宗曰:朕意殊不同古人。今欲自看国史者,盖有善事, 固不须论;若有不善,亦欲以为鉴诫,使得自修改耳。卿可撰录进来。玄龄等遂删略国史为编年体,撰高祖、太宗实录各二十卷,表上之。太宗见六月四日事①,语多微文,乃谓玄龄曰:昔周公诛管、蔡而周室安,季友鸩叔牙而鲁国宁。朕之所为,义同此类,盖所以安社稷,利万民耳。史官执笔,何烦有隐?宜即改削浮词,直书其事。侍中魏征奏曰:臣闻人主位居尊极,无所忌惮。惟有国史用为惩恶劝善书不以卖后嗣何观陛下今遣史官正其辞雅合至公之道。
(节选自《贞观纪要论文史》)
【注】①六月四日事:即玄武门之变。

9.对以下语句中天赋加点词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朕从与不从皆须备载备:完善,齐备。

B.兼知起居注知:主持人。

C.彰善瘅恶瘅:憎恶。

D.语多微文微:精工细作奥秘。

10.以下每组语句中,天赋加点词的实际意义和使用方法同样的一项是

A.其有上奏论事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B.有利于人者余威震于殊俗

C.将却观所干得与失以自警示耳可得约契以报皇太子也

D.昔周文王诛管、蔡而周室安倚歌而和之

11.以下对原文中画波浪线一部分的断句,恰当的一项是

A.唯有国史/作为惩恶劝善/书不因实/后嗣何观/皇上今遣史官正其辞/雅合至公之道

B.唯有国史用/为惩恶劝善/书不因实/后嗣何观/皇上今遣史官正其辞雅/合至公之道

C.唯有国史/作为惩恶劝善书/不因实后嗣/何观皇上/今遣史官正其辞雅/合至公之道

D.唯有国史用/为惩恶劝善书/不因实/后嗣何观皇上/今遣史官正其辞/雅合至公之道

12.以下对全文相关內容的了解与解析,描述有误的一项是

A.唐太宗觉得入选史籍的文章内容应当有劝导的功效,有益于为政冶国,是不是顺从君主的含意、文章是不是华丽倒并不是关键的。

B.太宗觉得君王圣明是否,关键所在他的品行和个人行为,这些有文章内容传世私服的君王总是断送江山、贻笑后人,因此回绝邓隆为他出作品集的恳求。

C.应对唐太宗爱看记录簿朝皇上言谈举止的起居注的规定,褚遂良不骄不躁,婉言谢绝,主要表现了他做好本职工作、坚持不懈为官衔分的可贵精神。

D.对玄武门之变这一最比较敏感的恶性事件,唐太宗坦然应对,绝不逃避,规定史臣真正客观性地纪录历史时间,他的这类心态获得魏征的称赞。

13.把文言文阅读原材料中画水平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语法。(10分)

(1)若事不师古,乱政害物,虽然有词章,终贻子孙后代笑,非所须也。(5分)

(2)国史既善与恶必书,庶几人主不以不法;止应畏有忤旨,故不可见也。(5分)

答案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xiaorob.com/zhuanti/ydlj/101490.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贞观初,太宗谓监修国史房玄龄曰”》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