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展开全部

收起全部

《裴迪书斋玩月之作》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阅读理解 时间:2023-11-29 05:06:57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稿

【原文】裴迪南门秋夜对月 / 裴迪书斋望月
作者:钱起

夜来诗酒兴,月满谢公楼。
影闭重门静,寒生独树秋。
鹊惊随叶散,萤远入烟流。
今夕遥天末,清光几处愁。

1.与李煌《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相比,两首诗词描写的月有何异同?请简要概括。(5分)
2.这首诗的领联和颈联在写景上主要有哪些特色?传达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相同点:都是秋月。(1分)不同点:①李词写的是钩月,月色孤清而凄凉;(2分)②钱诗写的是满月或近于满月,月色清寒。(2分)
2.①以动衬静,颔联写静境,颈联写动境,描绘了夜中月影的静谧与清寂等;(2分)②侧面衬托,两联从重门静鹊惊叶散飞萤等来侧面烘托夜月;(2分)③传达出作者心底泛起的淡淡清愁。(2分)

翻译赏析

《裴迪南门秋夜对月》原文翻译及赏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夜色渐浓了,几个朋友正在一边作诗一边饮酒,气氛很浓。这时中秋圆月升得越来越高了,将饱满的光倾斜在裴尚书家的亭台楼阁之上。这空明的景象,显然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人们都停下了吟诗饮酒的活动,与万籁一同沐浴在月华之中,用心体味这份宁静玄远的宇宙之美。夜更深了,裴尚书庭院里的层层门户都已关闭,四处静悄悄的,没有风,连影子也那么安静。院子里有一株孤零零的树,秋天到来它已脱去夏日的盛装,凋零萧瑟,今夜在月光映照下则显得更加瘦削,令人心生寒意。月光越来越明亮,以至于树上的喜鹊以为白日到来,扑啦啦受惊飞起。它的起飞震颤了树枝,稀疏的树上几片飘然坠落。在白色的月华之下萤火虫的光是暗淡得几乎不能看见的。不过,当几只萤火虫飞向远方,诗人看到了它们的身体在烟霭中闪动。啊,一年之中最圆满的月,今晚它的清光见证了多少人的离愁和相思?

注释
①谢公楼,这里借指裴迪的书斋。原义一般指安徽宣城的谢朓楼。谢朓于南朝齐明帝时出任宣城太守,于城关凌阳山顶建造一室取名曰“高斋”。唐初宣城人为怀念谢朓,于“高斋"旧址新建一楼,因楼位于郡治之北,人称“北楼”或“北望楼”。李白曾多次来宣城,登此楼凭吊,赋诗抒怀。《秋登宣城谢朓北楼》末联:“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故该楼又被称为“谢公楼”、“谢朓楼”。
然而,此处将谢公理解为谢庄更为合适。谢庄,字希逸,南朝宋诗人,曾任太子舍人、吏部尚书等职。写过著名的《月赋》。


【作品鉴赏】

《裴迪南门秋夜对月》诗文将一个宁静悠远而透着清冷的秋夜传递到我们的想象之中
整首诗在描画景物上暗含布局,从空中的月亮到楼阁,到门户,到院中的树,再到树上的鹊,到坠落中的树叶,到萤火虫,到远处的烟霭,再到空中之月。中间描写的那些景物,不仅将一个宁静悠远而透着清冷的秋夜传递到我们的想象之中,同时也从侧面烘托出月色之明丽,整个构建起一片清空的意境。
“影闭重门静,寒生独树秋”,此刻诗人才注意到,主人所在的深深的庭院,层层门户早已关闭,户外万籁俱寂。一阵清风吹来,枝叶沙沙,引发无限寒意。人们顿时感到秋夜的清凉。
“鹊惊随叶散,萤远入烟流”,这两句由写四周的寂静和初秋的凉意转入写月光,月色虽无形无影同时,但摹写传神。他还化用了前人的诗句。曹操《短歌行》有“月明星稀,鸟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之语。而钱起将鹊飞和叶落的意象连起来,饶有趣味。尤其那个“散”字,将树叶脱离树梢之后那种飘然无着落的感觉传神道出。

《裴迪南门秋夜对月》从侧面烘托出月色之明丽,整个构建起一片清空的意境

鹊飞是急速的,凌厉的;叶散是缓慢的,飘飘忽忽的。一急一徐,并且发生在明亮的月光之下,令人印象深刻。
“萤远入烟流”,用的也是侧面描写的方法。沈德潜说:“月夜萤光自失,然远入烟丛,则仍见流矣。此最工于体物。”用烟霭的暗淡衬托萤光,又用萤光之流失衬托月明,可谓运思入妙。有了这两句,一个月明千里的银色世界,异常鲜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今夕遥天末,清光几处愁?”诗人由领略、欣赏美好的月光,渐渐陷入了沉思。“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面对这样的月色,将会惹动多少人的愁思呢?最后两句以问句作结,留待读者去揣摩、思考,显得意味深长。
意境
这首诗中,影闭重门,寒生独树,鹊惊叶散,萤飞烟流,月满清光,整体营造出一种宁静、冷清、幽远的意境。

作者简介

钱起

钱起(722?-780年),字仲文,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xiaorob.com/zhuanti/ydlj/100361.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裴迪书斋玩月之作》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