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展开全部

收起全部

《送夏侯审校书东归》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阅读理解 时间:2023-11-27 13:04:14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稿

【原文】送夏侯审校书东归
作者:钱起

楚乡飞鸟没,独与碧云还。破镜催归客,残阳见旧山。
诗成流水上,梦尽落花间。傥寄相思字,愁人定解颜。

(1)此诗首联与李白《独坐敬亭山》首联的构思有异曲同工之妙,主要使用了何种表现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2)前人评此诗时,认为颈联最妙。你是否同意此说?请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运用比兴手法,营造出朋友离别的依恋氛围,为下文具体抒写惜别深情作铺垫。
(2)同意。一是形式上,对仗精工奇巧。诗对梦,成对尽,流水对落花,上对间。二是内容上,转换自然贴切。此联由上文绘眼前景转至写手中诗,聚集诗与梦。如果说作者欲用此诗来表达对友人离别的相思之意,可算是一种自慰的话,那么,他与友人分手后只能相见于流水、落花之间的夜梦中,则是一种挥之不去的长久痛苦。此联景情相生,象意互映,自然令人产生惜别的强烈共鸣。(如答不同意,只要言之成理也可)

翻译赏析

《送夏侯审校书东归》原文翻译及赏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飞鸟消失在故乡的天空上,在晴空下你独自一人东去,家乡的妻子在催促着你这个游子归家,日暮的时候你会看到家乡的山脉。在流水脉脉中我的诗意大发,落花间梦了无痕,如果你可以给我寄来思念的词句,我因为思念你而不解的眉头一定会舒展的。

注释

1.夏侯审:唐德宗建中元年进士,曾任校书郎。

2.楚乡:指夏侯审的故乡安徽亳州谯县,该县旧属楚地,故称。

【作品鉴赏】

《送夏侯审校书东归》钱起这首诗对仗工整,情景转换贴切,表达了诗人与故交离别的相思之情

一是形式上,对仗精工奇巧。“诗”对“梦”,“成”对“尽”,“流水”对“落花”,“上”对“间”。

二是内容上,转换自然贴切。颈联由上文绘眼前景转至写手中诗,聚集“诗”与“梦”。如果说作者于用此诗来表达对友人离别的相思之意,可算是一种自我安慰的话,那么,他与友人分手后只能相见于流水、落花之间的夜梦中,则是一种挥之不去的长久痛苦。此联景情相生,意象互映,自然令人产生惜别的强烈共鸣。

作者简介

钱起

钱起(722?-780年),字仲文,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xiaorob.com/zhuanti/ydlj/100070.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送夏侯审校书东归》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