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展开全部

收起全部

关于积累材料,让文章不枯竭的作文

精品作文 时间:2023-09-21 01:06:04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稿

《关于积累材料,让文章不枯竭的作文》【第一篇】

  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这是我国着名教育家、作家叶圣陶先生对写作的理解。生活丰富多彩,因此,我们应引导学生接触生活,从学校、家庭、社会中观察、积累作文材料,让学生有内容写。

  1、关注学校生活。学校生活是学生生活极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学校里学生每时每刻都在接触或亲身经历一些事,心中会产生独特的感受,这些均可成为习作的素材。如每周一次主题班会、一年一度的运动会、劳动课上的小制作、语文课上的朗诵比赛等等。

  2、关注家庭生活。学生相当一部分时间在家中度过,所以教师也应引导学生留心,不失时机地撷取习作素材。如每年的除夕夜、做小厨师、接电话、电脑上网等。

  3、关注社会生活。社会生活丰富多彩,学生都乐意参与,它是学生积累素材最主要的渠道。如通过平时春游、秋游,千姿百态的大自然引发学生的奇思怪想;通过观察乡村、街道的重大建设激发学生对未来家乡建设的热情这些实践活动学生印象特别深刻,无形中充实了学生习作素材。

  另外,可以定期举办交流会,让同学畅谈所见所闻,然后组织讨论,提高学生对材料的敏感性。

  从生活中积累,培养孩子养成从小注意留心观察的好习惯,让孩子多看、多听、多想、多说、多写。

《关于基本功之学会观察生活的作文》【第二篇】

  有些同学经常有这样的体会:听了老师朗读一篇好作文,或者是看了《小学生优秀作文选》里的一篇好文章,便情不自禁地说:“啊,这事我也经历过,怎么就没有想到要把它写成文章呢?”有时,老师刚把作文题目写在黑板上,有的同学思如泉涌,挥笔成章,有的同学却望着题目干瞪眼,冥思苦想也写不出来,叫苦说:“嗨!没什么可写的!”

  这是什么原因呢?

  我想,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平时不注意观察生活和积累素材,所以才感到“没的可写”。

  春秋时代,有个琴师叫俞伯牙,拜成连先生为老师。他苦学了三年,创作了一部乐曲,名叫“高山流水”。他非常高兴地把这部乐曲演奏给老师听。老师听完以后,笑笑说:“我有个老师比我高明得多,明天,我带你去访问他;你一定会有所收获。”第二天清早,成连先生带着俞伯牙划船来到一个海岛上,并告诉他说:“老师就在岛上,你自己去找吧,10天以后,我再来接你。”成连先生走后,俞伯牙兴冲冲地找遍了全海岛,怎么也找不到那位高明的琴师。他心情烦躁地坐在海滩的礁石上,前面是一望无际的大海,身后是高耸入云的山峰。那惊涛骇浪拍击岩石的“哗哗”声,那扣人心弦的阵阵松涛声,使俞伯牙激动得欢呼起来,他忽然明白了老师的用意,立刻面对大海弹起琴来。10天以后,成连先生真的来了,当俞伯牙把修改过的乐曲再弹给他听时,老师连声夸奖说:“好,好,好极了!”当时,有个名家叫钟子期,高度评价伯牙的“高山流水”曲:“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乎若江河!”从此,“高山流水”四个字就被比喻为“知音”,或者比喻为“乐曲高妙”。

  伯牙学琴的故事给我们这样的启示: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生活是我们的老师,要老老实实地向生活学习。

  同学们要想写好作文,就要热爱生活,学会做生活的主人。一个不热爱生活的人,他不可能发现生活中的美;一个对集体活动不关心的人,也不可能写出精彩感人的集体活动的场面;一个对周围事物不仔细观察的人,当然也不可能把事物写具体、写生动。我们经常在一些作文里看到这样的描写:“她长得很漂亮”,“他非常生气”,“表演了精彩节目”,“朗诵了动人的诗篇”,“会场布置庄严大方”,“披着节日的盛装”等等。我们如果深入一层问一问:她哪些地方长得漂亮?他生气时是怎么样的?节目精彩在哪里?诗篇是怎样感动听众的?会场是怎样布置的?节日的盛装又是怎么样的?你很可能回答不出来,因为你没有切身体验,或者是没有细致入微的观察。

  那么,怎么观察生活呢?

  第一,观察生活要尽量做到准确、细致、透彻,不要走马观花,浮光掠影。鲁迅先生说:“对于任何事物,必须观察准确、透彻,才好下笔。”比如说,人们高兴的时候要笑,伤心的时候要哭,这是人之常情,可是有时候也有特殊的情况,至深的悲痛常无眼泪,极大的欢乐却往往是热泪盈眶。就说“笑”吧,也有各种各样的笑,如哄堂大笑,捧腹大笑,嫣然一笑,掩口而笑……表示友好、亲切的微笑;表示敌意、轻蔑的冷笑。你都看准确了吗?理解透彻了吗?

  作文要写得真实,观察必须准确;

  作文要写得具体,观察必须细致;

  作文要写得深刻,观察必须透彻。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千变万化,即使是同一棵树上的两片树叶,只要仔细观察,善于抓住特点,也能找出它的细微的变化。作家冰心在《陶奇的暑假日记》里有一段对话很有意思:

  爷爷站了起来指着前面问:“前面那些花和树都是什么颜色呀?”我说:“松树、柳树和草都是绿的……”爷爷说:“绿色的深浅有不同,你看松树的绿多暗呀,这种绿叫做‘苍’;草的绿色浅多了,和那边卷着的美人蕉叶子差不多,这种绿叫做‘碧’;柳树的绿色,又比草深些,比松树浅些,这种绿叫做‘翠’……”我笑说:“爷爷你从哪儿来的这么多字眼呀?爷爷也笑说:“我是从书上学来的。”

  书上写的又是从哪里来?从生活中来。没有仔细的观察,自然区分不清楚。

  下面请同学们读一读马小余同学写的观察日记——“金皇后”罩窝。

  6月27日  星期日  晴

  今天是星期日,我一早起来就帮妈妈扫院子,还没有扫几下,就被“金皇后”带领的一群鸡给包围住了。叽叽叽,咕咕咕!哦,它们是向我这个小主人讨吃的呢。我赶忙放下手中的扫帚,给它们撒了几把玉米豆,它们“呼啦”一声散了开去,拍打着翅膀,撅起屁股满院啄起来。

  我正出神地看着它们吃食,忽然发现少了“金皇后”。要知道,我可喜爱它了!我在门口没有找见它,就向北墙脚下的鸡舍跑过去。鸡舍分为上、中、下三层,原来“金皇后”正站在最下边的一层的外边。我俯身急忙去抱,但被它毫不客气地啄了一下。

  “妈呀!”我尖叫一声,捂着被啄的手,愣愣地望着它。“金皇后”耷拉着脑袋,脸孔赤红赤红的,全身的羽毛乱蓬蓬的,两翼扇子形的翅膀下垂着。“金皇后”站了一会,低低地咕咕了两声,又钻进最下层的鸡舍里。

  “妈,‘金皇后’生病了!”我带着哭音往房子里跑,却正好撞在妈妈身上。我踮起脚尖,把受伤的手举到妈妈的眼前哭诉着,妈妈只是轻轻抚摸着我受伤的手,笑着说:“余余,放心吧!‘金皇后’是罩窝哩!”

  “噢,孵小鸡,我还以为它是病了呐!”我缠着妈妈要鸡蛋,妈妈答应了,因为“金皇后”这样子已经两天了。妈妈端出了满满一罐子鸡蛋。我立刻挑最大个的蛋,而妈妈说应该挑大小适中,青红皮,圆形的,还说是这样的蛋孵出的小鸡长得快。

  妈妈和我把挑好的21个鸡蛋拿到鸡舍前。妈妈先在鸡舍里铺了些麦草。我固执地要亲自放蛋,但当我攥紧蛋的手还没伸进鸡窝时,却像被蜂蜇了似的缩了回来。我下意识地摸了摸刚才被啄了的手。妈妈看见了我这个样,笑着说:“别怕,这回它再也不啄你了。”我心有余悸地把鸡蛋平摊在手心上,慢慢送了进去。“金皇后”忽然站起来,竖起羽毛,拉开了斗架的姿势“咕咕”叫着。我一怕,手一松,鸡蛋便滚在麦草上。“金皇后”立即用嘴把它拨到了肚子底下,仍然在那儿“咕咕”地叫,仿佛说:“不够!不够!”我又将剩下的蛋送了进去,“金皇后”也一一“接”了过去,排在自己肚子下,但还站在那儿不肯卧。我冲它拍了拍手,表示“完”了,它才顺从地卧下了,展开翅膀把白花花的鸡蛋罩了个严严实实。

  我笑了,妈妈也笑了。我打算继续扫院子,妈妈问我给“金皇后”吃什么呢?我说:“它不会出来觅食么?”妈妈抚摸着我的头,意味深长地说:“它要是整天去觅食吃,三心二意的,是永远也不会孵出小鸡的。”我恍然大悟,用两个小碗分别盛了小米和水。

  晚上,我由早晨的孵鸡又想到了发明大王爱迪生在儿童时代搂着鸡蛋孵小鸡的有趣故事;还想起了妈妈那颇有寓意的话,在心里问着自己:孵小鸡三心二意不行,难道我们在学习文化课上就可以三心二意吗?看来恐怕也是不能行的。

  7月17日  星期六  晴

  盼啊,盼,终于盼到了第21天,这天正是小鸡出壳的日子。一大早,我就轻手轻脚地向鸡舍摸去。

  鸡舍已在眼前了。“金皇后”仍静静地卧着,但左翼下的羽毛里有什么小东西在蠕动。嘿,那里有只小眼睛,黑亮亮的,像个小珠子。出来啦!这只乳黄色的小鸡钻出翼下,蹒跚地向它母亲的前边走去,“叽,叽”,奶声奶气地叫着。紧接着,从母鸡胸前的羽毛里,两翼下,露出了好多好多亮晶晶的小眼睛,争相看着这光明的世界。哎呀,它们都出世啦。这时,“金皇后”站起来,肚子下全是黄的、黑的、棕色的小鸡。在它们母亲背后很远的地方,有一堆被打破了的蛋壳。

  这喜讯得马上告诉妈妈。不急,小鸡要吃呢,我把手伸进米碗里抓了一把就要喂时,却被一只手给拽住了。噢,是妈妈。她说:“不能喂,吃了会生病的。来,喂这个。”说着,递给我一碗用温水浸过的米。

  有几只小鸡看了看,却并没有吃。“金皇后”咕咕叫着,啄了两粒又咕咕叫着,引来了几只小鸡。它把啄进嘴的米粒吐了出来,又用嘴指着这些米粒一个劲地“咯咯咯”叫着,仿佛对它的孩子说:“吃这个,吃这个。”有两只白色的小鸡各啄了一粒,扬起脖子咽了下去。立即有好几只小鸡围了上来,看它俩在吃什么,它们的母亲赶快啄进几粒米又吐出来,这回要吃的不是两只,而几乎是一大群。但奇怪的是,它们无论吃哪一粒米都必须经过母亲的指点。我想,这可能是小鸡不认识什么东西可吃,或者是做妈妈的疼爱自己的宝贝而不放心它们乱吃吧。

  当金灿灿的阳光洒满院落的时候,“金皇后”领着自己这一大帮孩子,在长达21天的煎熬后,第一次来到院子里散步,沐浴着阳光,欢叫着,跳跃着,使我们这个院子弥漫着幸福和欢乐。

  这是一篇观察准确、细致、透彻的好文章。

  准确:比如写“金皇后”孵小鸡前的种种“表现”,写得非常真实,活灵活现,童心可掬。

  细致:比如写“金皇后”用嘴把失落在麦草上的鸡蛋拨到了肚子底下;写小鸡出生的过程以及进食的情景,都写得非常具体,趣味盎然。

  透彻:作者通过细致观察“金皇后”罩窝的全过程,对母鸡“金皇后”的特点有了一定的认识,自然对它产生了喜爱的感情,并在两篇日记的结尾通过抒情与议论,把这种感受和认识表达出来了。比如,从“金皇后”孵小鸡一心一意,悟出了学习文化课也不能三心二意的道理;从“金皇后”指点小鸡吃东西,以及经过21天“煎熬”之后带着一大帮孩子出来“散步”,从而联想到“妈妈”疼爱自己的宝贝和生育后代的艰辛与欢乐,都写得极有人情味,不说教,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第二,观察生活要善于抓住特点。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说:“对你所要表现的东西,要长时间很注意地观察它,以便发现别人没有发现过的和没有写过的特点。”比如说,写人,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就必须注意观察人的活动,观察人所在的环境的特征变化。有一次,笔者到儿童剧场看“儿艺”演出的《马兰花〉,当剧情发展到高潮的时候,剧中的“老猫”为了逃避追捕,忽然跑下舞台,逃到观众中。这时候,笔者仔细观察不同年龄的孩子的反应:一六年级的孩子有些害怕,躲着“老猫”,怕被“老猫”抓着;三六年级的孩子看得挺带劲,又叫又笑,有的还扔帽子,吐唾沫,吹口哨,有的干脆和演员一起去追“老猫”,恨不得把它当场逮住;五六年级的孩子,多数静静地坐着欣赏,他们心里明白,“老猫”跑不了的,一上台就要被逮住,所以并不着急。当然,也有个别同学在一旁发表评论:“什么呀,让老猫跑下来,乱糟糟的……”看,对待同样一件事,年龄不同,反应也不一样,更不用说性别和性格不同了。特点抓不住,就不可能写得真实、具体、深刻。我们建议同学们做这样的练习:观察人物在某一时候的动作神态,并将它记下来;观察某一种动物在某一时候的动作神态,把它记下来;观察某一种植物在某一时候的颜色姿态,把它记下来;观察某一景物在某一时候的变化,把它记下来,长期进行这样的练习,抓住事物的特征也就不难了。

  下面请看翁钦露小朋友在小学六年级时写的两篇观察日记。

  2月16日  小猫“疯”了

  我们家的小猫咪咪最近真像发了神经病一样,专门从楼上奔到楼下,又从楼下跑到楼上,有时候还窜到我的房间里来,来了以后也不安静,一会儿跳上沙发,一会儿爬上桌子,一会儿又在我放书放玩具的箱子上乱抓,箱子都被它抓坏了。我气坏了,真想把它捉起来狠狠地揍一顿。但是它的爪子很尖,我又不敢捉,只能对着它瞪眼睛。

  可是这两天咪咪突然安静下来了。每到傍晚,它就蹲在楼梯转弯角上,有时闭着眼睛,像睡觉;有时伸长头颈,瞪大眼睛;有时两只耳朵一动一动的,究竟它发现了什么呢?前天晚上,阿姨下班回来,看见在咪咪的旁边躺着一只死老鼠,就高兴地大喊:“咪咪会捉老鼠啦!”现在我才明白,前几天咪咪不是发疯,而是在练捉老鼠的本领,咪咪真可爱!

  12月16日  观察天空

  在宁静的夜空中,只有星星在眨眼,月亮有时圆有时缺,云有时多有时少,看上去很平常,可是只要你仔细观察,就能发现许多奥秘。

  我就是最喜欢观察天空的。我发现星星并不平常,它们分成一组一组的:有的像一个反写的“Z”〔图1〕;有的像一把雨伞〔图2〕;有的像一串葡萄〔图3〕,我总叫它“小北斗”;还有的三颗连成一线,像个1字〔图4〕;有的星星傍晚五点半就出现,有人说它是“毛星”。还有一颗星最明亮,比北极星还亮,是不是“黄金星”呢?最近我还发现了“小北斗”的妈妈——北斗星〔图5〕。它由七颗星组成。它活像一把勺子,用直线把勺形边上两颗星连结起来,向勺口方向延长约5倍距离,那里的一颗星星就是北极星,啊!星星多么好看啊!

  我还观察了月亮,它可好看啦!有时像眉毛,还带有黑影,就像眉毛下的眼珠;有时像镰刀;有时像小船;有时像半个西瓜;有时又变得滚圆滚圆的。这时侯,我就好像看见月亮上有传说的冰山,桂花树。有时月亮的弯弯在右边,有时月亮的弯弯在左边,多有趣啊!遇到云多的时候,它还在云里穿行,和我们捉迷藏!

  我对夜空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有时候为了看月亮的变化,晚上看不见,我就早上五点一刻爬起来看,直看到东方发白才回家。

  通过一个多月的观察,我初步掌握了天气的规律,晚上月亮明,星星多,第二天天气总是很好的。晚上没有星星,月亮被云遮住了,第二天天气一定不好,还有可能会下雨。

  我是多么喜欢观察夜空啊!

  《小猫“疯”了》写的是观察小猫初练捉老鼠的本领时种种令人捧腹的举动,这些举动在孩子看来是反常然而又描写得十分真实生动,不仅把小猫写得活泼可爱,更精彩的是写出了孩子观察小猫时的心理活动,“像发了神经病一样”,“我气坏了,真想把它捉起来狠狠地揍一顿”等等词语,给文章增添了情趣,处处流露出孩童的天真。

  《观察天空》这篇日记仔细记录了小作者观察星星和月亮所见到的奇观。文章用一系列形象的比喻,把她观察所得,形象地描绘了出来。比如,把星星的组合比成“一把雨伞”、“一串葡萄”、“一把勺子”;把不同时侯不同天色出现的月亮,比成“镰刀”、“小船”、“半个西瓜”等等。小作者为什么能把星星和月亮写得这么形象生动呢?她在日记中写道:

  “我对夜空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有时候为了看月亮的变化,晚上看不见,我就早上五点一刻爬起来看,直看到东方发白才回家。”

  哦,功夫不负有心人。原来,翁钦露同学已经养成了认真观察和经常写观察日记的好习惯。由此可见,通过耐心而细致的观察生活,进而抓住事物的特征,并且把自己的真实感受记录下来,就能较快地提高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写作水平。

  第三,观察生活还要善于思考,把观察到的感性的东西,上升到理性的东西,由表及里地认识,由此及彼地联想,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有深度。比如,老作家冰心在《走进人民大会堂》一文中开始写走进人民大会堂的心情:“走进人民大会堂,使你突然地虔敬肃穆了下来,好像一滴水投进了海洋,感到一滴水的细小,感到海洋的壮阔无边。”接着写万人大礼堂的屋顶:“你定了神,抬头望。你望见高高的圆穹上,饱满圆大的葵花蕊中,一颗伟大的红星,发射着条条灿烂的金光。三重荡漾的波浪形的灯环内外,嵌满了璀璨的围拱的群星。”下面写座位:“在这里,看不见一根‘承天’的‘八柱’。从上下三层九千七百多个座位上,上望庄严阔大的主席台,群众和领导者之间,没有一丝视线上的间隔。”人民大礼堂一根柱子也没有,这是个很新颖的设计。没有柱子,就不会挡住台上台下的视线。冰心老人为什么要特别写到这一点呢?她说:“就是想象征在我们国家里,领导同人民群众之间是没有一点隔阂的。”这种思考和联系,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如果只停留在把观察到的东西如实地写出来,就达不到这样的效果。

  下面,请看刘燕燕同学写的《一个南国女孩眼中的北国之冬》。

  一句“你好,冬天的北国!”就那么容易地从我口中说出,这是没有想到的。

  印象中的北国,总是寒风凛冽,滴水成冰的。与我生长的南方应该是截然不同的。南方山温水软,风润雨柔。在姐姐读的诗中,看到的不也是“北国风雪飘飘,南国烟雨濛濛”吗?于是,总觉得北方那该是一个怎样寒冷的世界呀。谁知,一走近你,投入你的怀抱,就发现北国,尤其是冬天的北国,是多么有趣,多么令人神往……

  北方的孩子是那么盼望下雪,雪来了,沙沙地响,好像在和你说悄悄话儿。大雪过后,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天地间白茫茫连成一片,而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则挂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漂亮极了。天地之间一片银白,感觉到有说不出的纯洁,这漫天的大雪呀,梦里都不曾见过,真美呀!

  来到大街上,积雪足有半尺深,几位小伙伴,早已在空地上堆雪人打雪仗了。那雪人浑圆的身子,硕大的脑袋,笑眯眯的,显得雍容富态;眼睛是两个玻璃球,鼻子是个冻胡萝卜,嘴是个红辣椒,拔掉把儿,插进去,只露红红的一圈,中间还有籽儿,真像牙。

  小朋友们用手捧起雪团,你打我,我打你,打得满脸满身都是雪,样子别提有多逗。欢声笑语,仿佛冲破了高远的天空。

  北国的冬天,冬天的北国,我真爱你。穿上冰鞋,在宽阔的冰场上翩翩起舞,在冰场上你追我赶,嬉闹玩耍。我简直就忘了我那遥远的故乡南国,只想冬天再长一些,再长一些。

  初次看冰灯,就像走进了水晶宫一样,神奇,美妙。人们冒着严寒来到冰灯游园会。各种各样的冰灯栩栩如生。我远远地就看见金光一闪,怎么回事?我赶紧跑过去,一看,啊!原来是孙大圣驾到,火眼金睛一闪一闪的。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说:“爸爸你看,孙大圣真的来了!”往日的滑梯上盖了一层厚厚的雪,可是新添的冰滑梯前却吸引了不少游人,我蹦跳着,可真好玩呀,我一连玩了好几次还没玩够。在这冰的世界里,不但有中国小朋友,还有外国的小朋友。他们一边开心地玩儿,还一边不住地说着什么,好像在说:“冰城真美呀。”

  往日开满了丁香花的树枝上如今挂满了白雪。虽然是冰的世界,雪的海洋,但我的心是火热的。

  我爱你,冬天的北国,你是那么美丽,就像天使一样纯洁、多姿。我曾经非常不理解这样一句歌词:“谁热爱寒冷的冬天,他就是慈祥的人……”而今懂得了,在你冰冷的装饰后,蕴含着怎样浓厚的热情,怎样和谐的美和怎样难以拒绝的迷人啊!我爱你呀,北国的冬天,冬天的北国,爱得如痴如醉……

  这是一篇发自心底充满真挚感情的颂歌。小作者以自己的所见所感,改变了北风呼号、滴水成冰、寒冷难耐的北国形象,描绘出北国冬天的壮丽景色。文章从小作者感受最深的雪和冰生发开去,写出了雪景的美丽、纯洁;写出了雪后孩子们堆雪人、打雪仗时的欢声笑语;写出了冰场上你追我赶嬉笑玩耍的乐趣;写出了神奇美妙冰灯会的令人神往。文章中叙述和描写有机结合,观察和思考、抒情和议论融于一体,抒发了对北国之冬深深的爱恋之情。

《关于基本功之学会联想与想象的作文》【第三篇】

  少年时代是充满幻想的黄金时代。少男少女是异想天开的幻想家。你们的想象最活跃、最大胆、最奇妙。

  湖北省刘倩倩同学写过一首诗《你别问这是为什么》,曾经获得了国际“菲利亚”奖章。那时她刚刚上六年级。在诗里,她从妈妈给她蛋糕、爸爸给她穿棉衣、哥哥给她歌片,想到了丹麦作家安徒生写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那个可怜的小姐姐,她要把蛋糕、棉衣、歌片送给卖火柴的小女孩,让她和自己一样幸福。这样的联想,既真实,又感人,表现了刘倩倩小同学美好的心灵,崇高的心愿。

  有的同学把联想看得很神秘,其实,同学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比如儿时做游戏,拿椅子当“汽车”开,用板凳当“战马”骑,用积木搭房子,画小人时给小人添上翅膀,这就是想象。台湾有个7岁的小朋友叫邱君怡,她写了一篇《花的联想》,请你仔细读一读。

  我家顶楼种了许多花,有凤仙、兰花、梅花,每个季节都有花朵开放。我最喜欢的是下面几种:

  奶奶种的凤仙花,有桃红、粉红、皎白三种颜色,每一种都很漂亮。每当花开的时侯,我总爱仔细地看它们,看着看着,每朵花都像娃娃可爱的脸蛋在对我微笑。

  爸爸种的是兰花,当花开的时侯,爸爸把它们搬到客厅里,让全家欣赏。它们发出淡淡的幽香,非常清爽,像圣洁的姑娘,高雅不俗。

  叔叔种的是梅花,在冬天开花。天气越冷,花开得越有精神,就像一些不怕困难的战士,那么勇敢坚强。难怪选它为国花!我欣赏梅花的时侯,心里在想:我要效法它的勇敢,作一个不怕困难的人。

  每当赏花的时侯,妈妈总提醒我和弟弟,不要忘了种花人的辛劳,要爱护它们,使它们长得更好。

  这篇小作文运用比喻很有特色,小作者把凤仙花比作“娃娃可爱的脸蛋”,把兰花比作“圣洁的姑娘”,把梅花比作“不怕困难的战士”,精巧而贴切,饱含了小作者对花儿的喜爱与赞美之情。文章结尾由赏花联想到种花人的辛劳,由此发出要爱护花儿的心声,表达了小作者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心愿。

  有一次,老师出了一道作文题,也叫做“花的联想”。不少同学都被难住了。有的同学说:“花就是花,怎么联想啊!”有的只是罗列了花的品种,例如:“花,有迎春花、月季花、兰花、菊花、桂花、梅花、水仙花……数也数不尽,花是美的象征,我爱花。”其实,只要思路开阔,知识丰富,可以联想的地方是很多的。

  说起花,也许你会想起盛开在井冈山上的映山红,延河旁的山丹丹花,它红得像点点碧血,艳得像片片朝霞;也许你会想起迎春的樱桃,傲冬的腊梅,天山上的雪莲,珠江畔的凤凰,它瑰丽多姿,鲜艳夺目;也许你会想起那一团团、一簇簇开满山山岭岭、村村寨寨的烂漫山花,它争妍斗艳,香飘四季……

  说起花,也许你会想起节日的夜空闪烁着千万朵五彩缤纷的礼花,有的像鲜花盛开,有的像孔雀开屏,它象征着我们伟大祖国欣欣向荣,前程似锦;也许你会想起伙伴们那一张张花儿般的笑脸,他们在街头巷尾,在车站码头,扶老携幼,拾金不昧,助人为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动人事迹,处处闪烁着雷锋精神的火花;也许你会想起英雄模范们胸前的大红花,学校里开展的小红花活动……

  说起花,或许你会想起花的象征意义,例如,以松柏表示坚贞,以梅花表示刚强不屈,以菊花表示不畏风霜,以荷花表示清白高洁,以兰花象征高尚人格,以牡丹象征富贵,以红豆表示相思,以杜鹃表示怀乡,以铁树象征庄严,橄榄枝象征和平,银杏象征古老文明,水仙象征风流俊逸,万年青象征友谊长存,百合花象征团结友爱……

  你看,思路一打开,就能神驰遐想,浮想翩翩。学会联想,记事,能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写人,能开掘出人物的思想境界;状物,能把事物描绘得更加形象生动;说理,能说得更加透彻精辟,从而使文章的主题思想更有深度。我国南朝齐梁时有个杰出的文学理论批评家名叫刘勰,他在《文心雕龙》一书里说:“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疑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这几句话的意思是:作者写作时候的构思,他的精神活动能到达很远的地方。当作者静静思考的时候,他就会联想到几千年之前;他的容颜开始有所变化的时候,他的视线已经到达万里之外了。所以,哲学家黑格尔说:“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

  请看只有8岁的小朋友郑企宏写的《圆的联想》一文。

  圆是我哥哥的眼镜,我哥哥只要戴上他那副眼镜,就像是一个很有学问的博士。圆是我家的镜子,只要我们看看它,就可以把服装整理好,每天打扮、整理仪容都少不了它。

  圆是我们经常用的盘子,要是没有盘子,我们吃饭装菜就会很麻烦。

  圆就是地球,要是没有地球,我们人类也不会存在,更不会有生物存在,所以我们要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圆是太阳,假如没有太阳,世界就没有亮光,万物也不能生存。

  圆是幸福快乐的象征,我喜欢张口大笑,像个圆。

  文章虽短,却写得很生动,很有情趣。

  小作者从两条线来写圆,一条线是形状,从圆联想到眼镜、镜子、盘子;另一条线是圆与人的关系,地球、太阳,一个比一个大,对人的生活一个比一个更重要。结尾更妙,把圆说成是幸福快乐的象征,甚至连自己喜欢“张口大笑”也与圆联系起来,趣味盎然,令人忍不住也要开口大笑。

  如果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从“圆”还可以联想到许许多多有趣的事物,如荷叶上的露珠,美丽的花环,汽车的车轮,冉冉升起的气球,绿茵场上的足球,小村旁的古井,猫的眼睛,妈妈手中的毛线球,市场流通的硬币,好吃的西瓜……

  传说我国宋代有个国画院,常常出题考画家。有一次,画题是一句诗:“踏花归去马蹄香。”不少画家画的是:有个人骑着马,挥着鞭子,扬起的马蹄下是满地的落花。可惜,这些画都没有把“踏花归去马蹄香”的“香”字表现出来。要画出这个“香”字确实不容易,因为“香”只能闻到,肉眼看不到。但是,有个聪明的画家终于把这个“香”字画出来了。画面上落花遍地,游人骑在马上,马儿轻轻地扬起一只后蹄,然后在马蹄旁边画上几只翩翩飞舞的蝴蝶。这幅画被大家公认为佳作,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哪儿有花香,蝴蝶就往哪儿飞,蝴蝶追逐马蹄,不仅把“香”字传神地表现出来了,而且点出了盎然的春意,既具体形象,又十分切题。

  画画要发挥联想和想象,作文也是这样。当然,这种想象力并不是天生的,是靠不断培养形成的。例如看到一种动物,要想到这种动物的特点,与其他动物有什么不同,它生活的环境,甚至从动物想到人类。还有一种联想,就是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由地上想到空中、天上,由人间想到仙界,由现在想到未来,天南地北,海阔天空,心驰神往。

  请看下面一篇想象文。

  “捡星星”

  江苏省溧阳县和平街小学六年级  郭锋

  “青石板,石板青,青石板上钉铜钉,夜里发光亮晶晶……”

  小时侯,七八月间在家门口纳凉,我老爱躺在妈妈的怀抱里看星星;妈妈又总是搬出这早已掉了牙的歌谣来逗我。

  黑沉沉的天空布满了繁星,像是谁烙烧饼时,不小心撒多了盐巴,密密麻麻的。我总是奇怪那东一簇,西一团,凑在一起说悄悄话的群星,为什么把织女星挤出了集体?瞧她的样子,多孤单啊。一道神奇的弧线,在蓝幽幽的天幕上一划而过,像是织女抛出不甘寂寞的锦线,转眼即逝,太奇妙了。我连忙摇动妈妈的手:“妈妈,妈妈,你看,织女姑姑织毛衣的线掉下来啦。”妈妈笑着说:“是吗?傻孩子,那是许愿的流星。”“我可以捡回来许愿吗?”

  妈妈笑了,大伙也乐了,就连那满天的小星星都调皮地眨起了眼睛。

  没过一会儿,我真的“捡”到了很多很多的星星。

  在屋旁盛满清水的大瓦盆里,奇妙地拥聚着乍明乍暗、忽隐忽现的星星。

  “妈妈呀,快来,我捡到星星啰,满满一盆。”

  妈妈笑着走了过来,用她的身子故意遮住了星光:“在哪儿呢,我的小宝贝?”

  这下,我傻眼了。怎么妈妈一来,星星就跑了呢?

  星星闪电般地又落进了盆里,我兴奋极了,小手在裤子上使劲擦了擦,小心翼翼地合起双手,准备给妈妈捞几个又大又亮的星……

  哦,有趣的童年,有趣的星星,总有一天我要把你捡回来,缝在妈妈的衣服上,缀在妈妈的心田里。

  你看,文章开头小作者引用的那首古老的歌谣,把美丽的夜空比作一块巨大的青石板,那星星就是钉在青石板上的闪闪发光的铜钉。新奇的想象,生动的比喻,写出了夏夜清幽、明朗、纯净的特点。当小作者看到“东一簇,西一团”的群星,就联想到他们一定是“凑在一起说悄悄话”;看到旁边的织女星,就想到一定是群星把她“挤出了集体”,又进一步想到她一定感到孤独和寂寞;看到那长长的流星,又想象出那是织女姑姑织毛衣掉下来的锦线。丰富的想象使对夏夜星空的描写又蒙上了一层神话色彩,文章内容显得更加充实、活泼。正因为看星星入了迷,于是又产生了“捡星星”的念头。“我捡到星星啰,满满一盆。”“怎么妈妈一来,星星就跑了呢?”“小心翼翼地合起双手,准备给妈妈捞几个又大又亮的星。”这里的“捡”“跑”“捞”,充分表现了小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儿童特有的情趣。星星在天上,当然是捡不起来的。但文章结尾时,小作者表示:总有一天我要把你捡回来,缝在妈妈的衣服上,缀在妈妈的心田里。童心和爱心,童趣与情趣,跃然纸上。

  写想象作文,需要奇妙、新颖又合乎情理的想象,而想象又来自知识和生活实践的积累。想象力丰富的同学,往往知识丰富,兴趣广泛,喜欢动手、动脑,喜欢阅读各种课外书,如童话、科学幻想故事,喜欢模仿童话和科学幻想作品的写法,练习作文。这种平时的训练,就为写想象作文奠定了基础。

  请看下面一篇想象文。

  21世纪的建筑畅想

  上海市松江县中山小学六年级  沈萍  顾沁

  我们国家现在存在两大问题:交通拥挤及住房困难。

  让我们一起动脑子,为我们21世纪设计一张解决住房困难的理想蓝图,我想将来的中国,房子应往高处发展或利用人们不注意的地方,比如说在高山上,就可造房子。如果往高处发展的话,地震时,怎么办呢?不要紧,这房子底下有一层砖。有了这层砖,地震时一点儿也觉察不到。假如地裂开,那也没关系,楼房虽然在地底下,人却不会闷死,因为构成房子的砖在地下发生了化学变化,生成氧气供人呼吸。

  到了21世纪,整个人类生活条件将大为改善。人们住的都是高楼大厦——一般都有1000层。这么高的楼房,怎么上去呢?你一定会说:“乘电梯。”不,你说错了。到了21世纪,电梯已是落后的小弟弟了,或者就是根本不存在了。楼房下面,每对准一个窗口的地方,都有一叠叠的纸,竟有几亿张。如果你是二楼的主人,就可以坐在对准二楼窗口的纸叠上,纸上有着数字电钮,只要你按上你要去的高度,最上面的一张薄得简直没有厚度的纸就会脱离纸叠,飘然而上。坐在上面的人还会闻到一股股沁人的香味。

  到了楼上以后,根本没有什么门,只有一个帘子。帘子上面有两只:“大眼睛”,人走到门口,它那两只大眼睛就会一亮,假如这人是坏人,它就会从眼睛里吐出绳子,把你绑住,然后发出警报;假如是自己人的话,它会很亲切地跟你对话;如果是客人,它就会说:“请进!”当你走进屋子,它就会自动把门帘卷下来。

  为什么要这样设想呢?因为开门的时侯,要占面积,而门帘不会。再说夏天那么热,如果不把门关住,小偷会来偷东西的。这种门帘还可以隔绝污染的空气。

  另外,从外表上看是长方形的楼房,里面却是奇形怪状的。如果主人对荷花颇有喜爱之情,那么她(他)住的房子内部就可呈现为荷花的形状。

  不仅地面上可以建造房屋,地下也有建筑。比如在荷花池底造一个娱乐场等等。要是在金鱼塘底下建造一所画院,那是再好不过了。每天,画家们只要一走进金鱼塘,一股气流就会把他们送进美术学院。里面十分安静,一块薄薄的玻璃把美术学院和外界都隔开了,而画家们则可以欣赏池中美景。

  以上的办法好吗?

  让我们一起来共同设想祖国的未来,共同建设未来的祖国吧……

  德国著名作家歌德曾说过这样一句至理名言:“幻想是诗人的翅膀,假设是科学家的天梯。”沈萍、顾沁同学的作文可贵之处,正表现了这种奇特的幻想与大胆的设想。而这些“幻想”与“假设”并不是没有丝毫科学根据的。比如把房子建在高山上,把高楼建成1000层,随着人口的增多、科学的发展,在高山上建房不是没有可能。当今一些国家,不是早出现10O多层的摩天大楼了吗?关于能自动识别人的电脑装置,已经在一些部门运用。这说明这两位小作者的奇特幻想不是海市蜃楼,而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科学发展基础上。可贵的是,他们的幻想,是出于对人民深沉的爱,是为了建设祖国的未来而展翅飞翔。

  让我们再来读一读罗景琳同学的《大自然给我的启示》一文。

  你看过山吗?山是伟大壮阔的。你看过海吗?海是宽广无边、却又反复无常的。一片偶然飘落你手中的落叶能让你想到什么?是它过去曾拥有的历史?是它来自何方?还是依靠在枝头上的岁月中所看见的一切大大小小、数也数不清的人人事事?

  我一直认为,人能在大自然的世界中领悟很多,难道不觉得大自然的一切代表着人生的压力、失意、竞争以及喜乐悲愁吗?好!就拿月亮来说,月圆月缺这种自然现象,常代表亲友的团聚、离散。蚂蚁和蚜虫,就表现了为生存而合作互助。看过独自生活的蜜蜂吗?他们讲求的是团结、分工的精神。

  大自然还带给我岁月匆匆、务必要珍惜光阴的启示。你看过那日出和日落,仿佛刚刚旭日初升,转眼间却已是星月稀疏。夜来香悄悄绽放了,又萎谢了。若是说,落花、残叶曾代表着一个个绚丽的生命,那么,它实在太短促了。花蕾初生的光彩转眼间化为死寂的干枯!蝶儿在一季热闹的夏后,也会僵死在花儿的冷香里!

  生命虽然短促,但若能使它放出光彩,便可称得上永恒。是不?

  小作者面对大自然,神驰遐想,托着一片落叶,追寻着它的由来,望着月圆月缺,联想到亲友的悲欢离合,看到蚂蚁和蚜虫,想到它们为生存而合作互助。文章如果仅仅停留在由物产生的联想上,也还是不够深刻的。本文好在写大自然给人们的启示:它代表着人生的压力、失意、竞争以及喜乐悲愁,“岁月匆匆、务必要珍惜光阴”,让生命“放出光彩”,这就把文章的思想内容升华了,蕴含着很深的哲理。

  由此可见,作文要联想得好,联想得深,需要广博的知识。当你平时读书看报的时候,请你把书、报中一些有用的材料,如名言警句、趣闻、小常识、小故事等随手记下来,知识积多成学问,用起来就会思如泉涌,顺理成章。

  最后,我们再来谈谈童话。

  童话,是一种富有幻想色彩的故事。幻想,是童话的主要特征。有幻想,才有童话,没有幻想,就没有童话。童话一般都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的。故事里的主人公可以是神仙、英雄,也可以是世间的凡人,还可以是动物、植物或其他实物,而自然物往往作拟人化的描写,能适应少年儿童的接受能力,所以最受少年儿童的欢迎。在安徒生的笔下,神奇的火镰帮助小兵做了国王,丑小鸭变成了美丽的天鹅,疾厉的东风驾着勇士来到智慧的发祥地和幸福的岛国,夜莺倾吐的歌声制服了死神,情节曲折离奇,故事生动有趣。

  王凤梅同学写的《可爱的小云朵》就是把自然物——小云朵用拟人手法加以描写的佳作。

  活泼可爱的小云朵,刚刚来到这个世界上,快乐地从东跳到西,好奇的眼睛瞧瞧这儿,望望那儿,心里的高兴劲儿就甭提啦!忽然儿,它停住脚步,看见下面不远处走来一群青年农民。初升的太阳映红了每个人的脸儿,小伙子们扛着劳动用具,姑娘们胳膊上挎着一篮沉甸甸饱满的绿莹莹的豆子,笑声里充满了希望。

  小云朵来到他们跟前,有礼貌地问道:“大哥哥,大姐姐们,你们干什么去呀?”

  “噢,小云朵,我们去修理地球去。”一个小伙子风趣地说。小云朵疑惑而又惊讶地想:他们为什么要修理地球?它带着求知欲的问号,跟着他们来到一块荒芜的土地上。

  小伙子们用铁掀挖出一个个小坑坑,姑娘们半蹲着身体轻盈地往小坑里点播着种子,脚随后轻轻一踏,小坑坑被踏平了,留下一个小圆点,看上去就像歌曲的乐谱一样。

  小云朵张着好奇的眼睛,目光从劳动的场面移到了他们身上,又从他们身上看到了绿色的希望。

  他们走了,洒下幸福的汗水,留下了劳动的欢歌。

  “我能为他们做点什么呢?”小云朵心里翻涌着激动的浪花。它灵机一动,开始忙碌起来,从东跳到西,聚拢小伙伴们,把秘密告诉了它们,小伙伴们一致叫好。忽儿,小云朵和小伙伴们一起变成了晶莹透明的小雨滴,纷纷飘落在田间,草丛里。

  早晨,阳光辐射在大地上。人们惊喜地发现晚间下过一场雨。

  “呵,太好了!春雨贵如油,来得正是时侯。”

  “……”人们高兴得赞不绝口。

  在一旁的小云朵听见了,心里暖烘烘的,啊,它已是小雨滴了。它想:我能为人们尽一点应尽的义务,带来这么大的快乐,就是逝去,我也觉得幸福。

  这篇童话构思精美,小作者不仅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小云朵变成了晶莹透明的小雨滴,而且有一颗美好的心灵。在可爱的小云朵身上凝聚着小作者的美好愿望——“我能为人们尽一点应尽的义务,带来这么大的欢乐,就是逝去,我也觉得幸福。”这是小云朵的想法,也是小作者的心声。另外,这篇童话写得活泼、自如,犹如一首优美的乐曲,给人以美的享受。

  联想与想象是一对孪生姐妹,她们是创造之母。愿同学们在读书和作文的实践中,努力培养和锻炼自己的联想与想象能力,写出有新意的好作品来。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xiaorob.com/zuowen/jingpin/93489.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关于积累材料,让文章不枯竭的作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