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展开全部

收起全部

关于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鉴赏46.乌衣巷的作文

精品作文 时间:2023-05-23 01:09:05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稿

《关于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鉴赏46.乌衣巷的作文》【第一篇】

  46.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注释]

  1.朱雀桥:在乌衣巷附近,是六朝时代都城正南门(朱雀门)外的大桥,是当时的交通要道。

  2.乌衣巷:在今南京市东南,这首诗是《金陵五题》的第二首,写乌衣巷的今昔变化。

  3.王谢:指东晋时代王导和谢安两大贵族之家,乌衣巷是这两大贵族集中居住的地方。后二句诗写出沧桑变化的事实,自然成为对豪门贵族的辛辣讽刺。

  4.寻常:平常、普通。

  [作者简介]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著名诗人。

  [简析]

  这是刘禹锡怀古组诗《金陵五题》中的第二首。诗人通过对夕阳野草、燕子易主的描述,深刻地表现了今昔沧桑的巨变,隐含着对豪门大族的嘲讽和警告。

  诗歌开头两句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乌衣巷在今南京市东南,秦淮河南岸。东晋时王导、谢安等豪门世族就居住在这里。朱雀桥在乌衣巷附近,是当时的交通要道。可以想见当年这里车水马龙热闹繁华的盛况。但而今桥边却只有野草花。一个野字,揭示了景象的衰败荒凉。而乌衣巷又处在夕阳斜照之中。夕阳之下,再加一斜字,有力地渲染出日薄西山的惨淡情景。

  诗歌开头用了工整的对偶句,写今日的衰败景象,它与昔日的繁荣盛况,形成强烈对照。

  三、四两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燕子是一种候鸟,春来秋去。从前燕子飞来,总是在王、谢等豪门世族宽敞的宅子里筑巢。如今旧世族的楼台亭阁荡然无存,这里住着的都是普通的百姓。燕子也只能飞入寻常百姓家了。诗人在第三句开头特地用旧时两字加以强调,巧妙地赋予燕子以历史证人的身份。在第四句中再以寻常两字,强调今昔居民截然不同,从而有力地表达了沧海桑田的巨变。晋代豪门世族的覆灭,暗示当代的新贵也必将蹈此覆辙。

  这首诗通篇写景,不加一字议论。诗人从侧面落笔,采用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加以表现。语言含蓄,耐人寻味。

《关于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鉴赏47.望洞庭的作文》【第二篇】

  47.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释]

  1.洞庭:湖名,在湖南省。

  2.和:和谐,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3.潭面:指湖面。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水面无风,波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不清楚。两说均可。

  4.白银盘:形容洞庭湖。青螺:一种青黑色的螺形的墨,古代妇女用以画眉。这里是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今译]

  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

  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赏析]

  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用山水属于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用法。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关于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鉴赏48.浪淘沙的作文》【第三篇】

  48.浪淘沙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注释]

  1.浪淘沙:唐代一种曲子的名称。

  2.浪淘风簸: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滚动的样子。天涯:天边。

  3.银河:古人以为黄河和银河相通。

  4.牵牛:即传说中的牛郎。他和织女因触怒天帝,被分隔在银河两岸,每年只许他们在农历七月初七相会一次。

  [今译]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

  现在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解说]

  这首绝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讨生活。直上银河,同访牛女,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有一种朴素无华的美。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xiaorob.com/zuowen/jingpin/59581.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关于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鉴赏46.乌衣巷的作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