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展开全部

收起全部

《王昭君》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阅读理解 时间:2023-11-22 17:08:26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稿

【原文】相和歌辞。王昭君二首
作者:白居易

满面胡沙满鬓风,眉销残黛脸销红。
愁苦辛勤憔悴尽,如今却似画图中。
汉使却回凭寄语,黄金何日赎蛾眉。
君王若问妾颜色,莫道不如宫里时。

【原文】王昭君
作者:刘献庭

汉主曾闻杀画师,画师如何定妍媸。

宫中多少如花女,不嫁单于君不知。

①下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白诗委婉地写出了身在胡地的昭君急切盼望回归汉朝的心情。
B.白诗写汉皇一直想念着昭君并遣专使探问昭君容颜是否依旧。
C.刘诗前两句表明陈平、贾谊都曾向汉朝统治者献过和亲之策。
D.刘诗讽刺汉朝从汉初到昭君时期只会用和亲的策略求得苟安。
E.两首诗均表达了对王昭君的高度赞美并揭露了统治者的无情。
②清人吴乔在《围炉诗话》中说:古人咏史,但叙事而不出己意,则史也,非诗也。意思是说,在叙事之外能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思考的诗歌才是好诗歌。请分析这两首诗是如何出己意的。(6分)

参考答案
①(4分)[参考答案] B、E [B项一直思念和专门遣使属无中生有,汉皇问容颜是否依旧于诗意不符; E项两诗均表达了对王昭君的高度赞美,于文无据]
②(6分)[答案要点]白诗融己意于叙事之中,借咏昭君(1分)表达了对流放者
遭遇的感伤和盼归的心态(2分); 刘诗借昭君之口陈述了汉一直在用和亲政策求得平安
这件事,用敢惜长策(1分)表达了对和亲政策的不满(2分)



翻译赏析

《王昭君》原文翻译及赏析(刘献庭)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六奇已出陈平计,五饵曾闻贾谊言 。
敢惜妾身归异国,汉家长策在和蕃。
注释
①有记载说,汉高祖时,陈平曾献美女图解白登之围。
②汉文帝时,贾谊曾建议用包括美人在内的五种诱饵来迷惑、控制匈奴单于。

【作品鉴赏】
《王昭君》通过抒写昭君和亲求得平安,讽刺了汉朝统治者只会用和亲策略求得苟安

《王昭君》前两句表明陈平、贾谊都曾向汉朝统治者献过和亲之策。讽刺汉朝从汉初到昭君时期只会用和亲的策略求得苟安。借昭君之口陈述了汉一直在用和亲政策求得平安这件事,用“敢惜”“长策”表达了对和亲政策的不满。

作者简介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

刘献廷

刘献廷,(1648年9月13日-1695年8月15日)清初地理学家。字君贤,一字继庄,别号广阳子,先世江苏吴县人,父官太医,遂家居顺天府大兴(今北京市)。刘献廷喜研究佛经,读《华严经》,参入梵语、拉丁语、蒙古语而体会到四声之变,尝作《新韵谱...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xiaorob.com/zhuanti/ydlj/99302.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王昭君》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