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展开全部

收起全部

《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其七》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阅读理解 时间:2023-11-14 05:02:45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稿

【原文】除夜自石湖归苕溪 (其七)
作者:姜夔

笠泽茫茫雁影微,玉峰重叠护云衣。
长桥寂寞春寒夜,只有诗人一舸归。

(1)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作简要叙述。( 4 分)
(2)诗中的雁影与作者的心境有什么联系?请作简要分析。( 4 分)
(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这一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3分)
(4)有人说雁影是作者的化身,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请作简要说明。(3分)

参考答案:
(1)本诗描绘了一幅冬夜行舟图:茫茫无际的湖面上隐隐约约出现一只大雁,远处的青山层层叠叠,云雾缈缈,在寂寞长桥作伴下,诗人驾一叶扁舟 轻扬。(2 分)呈现出寂静冷清、空蒙淡远的氛围。(2 分)
(2)茫茫太湖上的一点雁影与作者的孤独漂泊之情正好契合,这里的孤雁也就 成了作者的化身。(2 分)从而表达了作者淡泊、清冷、落寞的心境。(2 分)
(3)本诗描绘了一幅寂静冷清、空蒙淡远的冬夜行舟图。(1分)这一画面是由太湖、长桥、远山、云雾、雁影、小舟等景物组成的。(2分)
(4)同意。(1分)①茫茫太湖上的一点雁影与作者的孤独漂泊之情正好契合,这里的孤雁也就成了作者的化身。(1分)②作者把自己比作孤雁 ,表达了其淡泊、清冷、落寞的心境。(1分)(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1)试题分析:可以根据每句话的大体含义来总结:首联写茫茫无际的湖面上隐隐约约出现一只大雁,颔联写远处的青山层层叠叠,云雾缈缈,颈联写长桥寂寞,尾联中诗人驾一叶扁舟轻扬。全诗通过写孤雁、层叠的青山、寂寞的长桥等意象,可以想到凄冷、孤寂、渺茫等词语,然后再注明时间,用一句话概括出来即可。意象就是每句当中作者描写的物象即太湖、长桥、远山、云雾、雁影、小船等。
点评:做好此题分三步:第一,概括画面的特点(四字成语);二,这幅画面由那些意象组成(简要分析);三,画面蕴含怎样的情感(有的没有这一步)。
(2)试题分析:根据注释可以知道是写诗人只身夜渡太湖的情景,作者是孤独的,和雁影所传达出的意蕴相符合,根据当时的意境,作者是借孤雁来表达淡泊、清冷、落寞的心情的。

翻译赏析

《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其七》原文翻译及赏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笠泽茫茫雁影微,玉峰重叠护云衣。
长桥寂寞春寒夜,只有诗人一舸归。
注释
①姜夔于绍熙二年(1191)冬,到石湖范成大处做客,除夕晚上乘船回家,途中写下了十首七绝。此为第七首,描写诗人只身夜渡太湖的情景。
②笠泽:指太湖。
③长桥:指垂虹桥,北宋时建,在今江苏吴江市。

【作品鉴赏】
《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其七》描绘了一幅寂静冷清、空蒙淡远的冬夜行舟图,表达作者孤独漂泊之情和淡泊、清冷、落寞的心境

本诗描绘了一幅寂静冷清、空蒙淡远的冬夜行舟图。这一画面是由太湖、长桥、远山、云雾、雁影、小舟等景物组成的。茫茫太湖上的一点雁影与作者的孤独漂泊之情正好契合,这里的孤雁也就成了作者的化身。把自己比作孤雁,表达了其淡泊、清冷、落寞的心境。

作者简介

姜夔

姜夔(1154-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xiaorob.com/zhuanti/ydlj/98138.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其七》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