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展开全部

收起全部

《到家作四首其二》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阅读理解 时间:2023-11-01 09:01:14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稿

【原文】到家作四首(其二)
作者:钱载

久失东墙绿萼梅,西墙双桂一风摧。
儿时我母教儿地,母若知儿望母来。
三十四年何罪限,百千万念不如灰。
曝檐旧袄犹藏箧,明日焚黄只益哀

(1)颔联二句儿母等字反复出现,却不觉单调枯燥,为什么?
(2)昔人评说此诗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真是血性所发,你赞同这样的评价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1)因为这是诗人的至情流露(1分),身处母亲昔年教养之所,念及与母亲大人永隔,诗人不禁悲从中来(1分)。悲情至极,声声唤母,只有如此反复呼唤,才能表达诗人难报母亲养育之恩的悲痛心情。(1分)
(2)赞同(1分)。诗人作此诗时,已是六十八岁的老翁,母亲也逝世三十四年,但母亲的养育之恩,诗人时时不能忘怀(2分)。无论是初到家时的睹物思人,还是念及母恩时的声声呼唤,也无论是自责无限的灰心,还是遥想来日祭母时的哀痛,笼罩其间的始终是诗人那一股因与母亲永隔,自己无法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的椎心泣血的痛苦(2分)。

翻译赏析

《到家作四首(其二)》原文翻译及赏析(钱载)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久失东墙绿萼梅,西墙双桂一风摧。
儿时我母教儿地,母若知儿望母来。
三十四年何罪限,百千万念不如灰。
曝檐旧袄犹藏箧,明日焚黄只益哀。

注释
①此诗作于清乾隆三十九年,诗人回京时顺道回乡。此时距诗人母亲去世已三十四年,诗人自身也六十八岁。
②焚黄,指焚烧用黄纸缮写的追赠母亲的诰命文书。

【作品鉴赏】
《到家作四首(其二)》“儿”“母”等字反复出现,笼罩其间的始终是诗人那一股因与母亲永隔,自己无法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的椎心泣血的痛苦

颔联二句“儿”“母”等字反复出现,却不觉单调枯燥,因为这是诗人的至情流露,身处母亲昔年教养之所,念及与母亲大人永隔,诗人不禁悲从中来。悲情至极,声声唤母,只有如此反复呼唤,才能表达诗人难报母亲养育之恩的悲痛心情。诗人作此诗时,已是六十八岁的老翁,母亲也逝世三十四年,但母亲的养育之恩,诗人时时不能忘怀。无论是初到家时的睹物思人,还是念及母恩时的声声呼唤,也无论是自责无限的灰心,还是遥想来日祭母时的哀痛,笼罩其间的始终是诗人那一股因与母亲永隔,自己无法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的椎心泣血的痛苦

作者简介

钱载

钱载(1708-1793)字坤一,号萚石,又号匏尊,晚号万松居士、百幅老人,秀水(今浙江嘉兴)人,清朝官吏、诗人、书画家。乾隆十七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后授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上书房行走,《四库全书》总纂,山东学政。官至二品,而家道...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xiaorob.com/zhuanti/ydlj/96702.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到家作四首其二》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