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展开全部

收起全部

《柳和折柳赠别》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阅读理解 时间:2023-09-23 21:10:44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稿

柳和折柳赠别

①中国古人送别时,常常折一截青青的柳枝送给远行的友人。《三浦黄图-桥》有这样的记载: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折柳赠别。后来,人们经常用折柳作为送别之词。在中国古代抒写离情别绪的文艺作品中,折柳是使用频率极高的词语,如,甚至一些惜别远怀的乐曲,也以折柳为曲名,比如乙。

②古人为什么要在送别时折一段又轻又软的柳枝呢?一是因为柳与留谐音,含留恋留别之意。这种习俗最早起源于《诗经-小雅-采薇》里丙,借柳条随风飘扬,似牵衣人,来表达难分难离,依依不舍的心情。二是因为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天里摇曳的杨柳,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折柳赠别就蕴含着春常在的祝愿。三是因为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荫。所以古人折柳相送,也喻意亲人离别去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的生根发芽,好像柳枝之随处可活。

③其实,古人折柳赠别,赋予柳树种种感情,其文化源头是他们对于柳的崇拜。

④在中国古人看来,青青的柳树不只是一种单纯的自然界的植物,而且还是一种象征物。中国古代的神话中,太阳西沉的地方叫柳谷。古人认为太阳正是在有柳树的山谷里得到了生气,获得了力量,第二天早上才能那么新鲜、光明、温暖,从东方升起。另外中国古代棺材盖上的装饰,送葬的灵车都可以称作柳。这也曲折反映了古人希望死者能像柳一样,获得再生。

⑤柳树在中国古代还经常被用作消灾祈福的工具:正月里,门前插一支杨柳,可以挡住百鬼;有些地方认为柳枝可以驱除蛇蝎等毒虫;满族的巫师萨满们用柳枝祛除鬼怪;白族新婚的家庭以柳驱邪。很多地方有清明戴柳的习俗,认为这样可以使全家安康;满族祭祖时还用柳枝蘸水洒在儿童头上,这是向孩子赐福。

⑥由于中国古人对柳有这样的认识,所以,他们送给远行之人的一段柳枝,虽然谈不上尊贵,却包含着殷切而深远的祝福---祝远去的人在任何环境中都能顽强的而蓬勃地生存和发展;祝远去的人一路平安,来日幸福。

14、根据上下文,文中甲、乙、丙三处的诗句依次应该是( )(3分)

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② 新知折柳赠,旧侣乘篮送。

③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A. 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②③①

15、第⑥段加点词这样的认识是指: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6、古人折柳赠别的原因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本文是从 折柳送别的________、原因和__________等方面来介绍古人折柳赠别这一习俗的,文章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下面这段文字放在本文哪一段中最恰当?请具体阐明理由。(5分)

为什么呢?这要从柳树本身的特点说起:古人很早就认识到柳树断了可以重新生长,倒着插,横着插都可以存活。每到冬去春来,柔弱的柳树总是最先吐出小小的嫩芽。柳树顽强的再生力、旺盛的生命力给十分重视草木的古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4. D(3 分) 15.(1)柳树是顽强生命力的象征(2分)(2)柳树是消灾祈福的工具(2分)

16. (1) 柳与留谐音,含留恋、留别之意/可表达惜别之意。(1分)

(2)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可传达春常在的祝愿。(1分)(3)柳条插土就活,希望友人到新的地方,能很快生根发芽。(1分)

17. 来历(来源)(1分)文化源头(1分)逻辑顺序(1分,有错别字扣1分)

18. 第④段(1分)。这段文字说明了古人很早就认识到柳树有顽强的再生力这一特点 (2分),很好地解释了第④段的中国古代神话,棺材上的装饰以及灵车都与柳密切相关的原因。(2分)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xiaorob.com/zhuanti/ydlj/94305.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柳和折柳赠别》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