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展开全部

收起全部

《董宣传》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阅读理解 时间:2023-04-03 21:06:59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稿

董宣传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初为司徒侯霸所辟,举高第,累迁北海相。到官,以大姓公孙丹为五官掾。丹新造居宅,而卜工以为当有死者,丹乃今其子杀道行人,置尸舍内,以塞其咎。宣知,即收丹父子杀之。丹宗族亲党三十余人,操兵诣府,称冤叫号。宣以丹前附王莽,虑交通海贼,乃悉收系剧狱,使门下书佐水丘岑尽杀之。青州以其多滥,奏宣考岑,宣坐征诣廷尉。在狱,晨夜讽诵,无忧色。及当出刑,官属具馔送之,宣乃厉色曰:董宣生平未曾食人之食,况死乎!升车而去。时同刑九人,次应及宣,光武驰使驺骑特原宣刑,且令还狱。遣使者诘宣多杀无辜。宣具以状对,言水丘岑受臣旨意,罪不由之,愿杀臣活岑。使者以闻,有诏左转宣怀令,令青州勿案岑罪。岑官至司隶校尉。

后江夏有剧贼夏喜等寇乱郡境,以宣为江夏太守。到界,移书曰:朝廷以太守能擒奸贼,故辱斯任。今勒兵界首,檄到,幸思自安之宜。喜等闻,惧,即时降散。外戚阴氏为郡都尉,宣轻慢之,坐免。后特征为洛阳令。

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扣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藏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专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

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拜子并为郎中,后官至齐相。 (选自范晔《后汉书》)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时同刑九人,次应及宣 次:次序

B.有诏左转宣怀令 左转:降职

C.今勒兵界首 首:边

D.乃驻车扣马 扣:拦住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置尸舍内,以塞其咎 ②余船以次俱进

B.①叱奴下车,因格杀之 ②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C.①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 ②若无罪而就死地

D.①天子不与白衣同 ②何哉?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出董宣执法严明的一组是( )

①宣知,即收丹父子杀之 ②董宣生平未曾食人之食,况死乎

③喜等闻,惧,即时降散 ④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

⑤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 ⑥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

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②④⑤ D.③④⑥

1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董宣严惩当地豪强公孙丹杀人案,严惩其亲属同党的结伙闹事,当他遭受自上而下的迫害时,视死如归,最终公孙丹被朝廷判了死刑。

B.董宣在解决江夏郡的寇乱时,没有采用一般统治者采用的镇压与屠杀手段,而是巧用朝廷文书的形式,表现出他的政治胆识。

C.董宣惩治湖阳公主的奴仆杀人一案很坚决,公主向皇帝告状,董宣在皇权面前不肯低头,将生死置之度外,显示董宣坚毅的品格特点。

D.董宣受到百姓的歌颂,也受到天子对他的褒奖,在他死后皇帝派使者前去探看,当得知董宣生活十分节俭时,皇帝听了后非常感动。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青州以其多滥,奏宣考岑,宣坐征诣廷尉。(3分)

(2)宣具以状对,言水丘岑受臣旨意,罪不由之,愿杀臣活岑。(4分)

(3)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3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你们考虑怎样安身吧。夏喜等一帮贼寇,对董宣早有所闻,十分害怕,纷纷散伙,缴械降顺。

当时外戚阴氏(刘秀发妻阴丽华的亲戚)作江夏郡都尉。董宣不仅不巴结攀附皇亲国戚,反而时时轻慢他,所以不久即被罢官。后来特地征召董宣为洛阳令。当时湖阳公主家的奴仆白天杀人,因藏匿在公主家里,官吏不能抓捕到。等到公主出行,用这个家奴当随从,董宣就在夏门亭等候他们。于是就拦住车马,用刀在地上画着,大声数落公主的过失,呵斥那个家奴下车,就杀了那个家奴。公主立即回宫向皇帝告状。皇帝很生气,召来董宣,要用鞭子打死他。董宣磕头说:请让我说一句话再死。皇帝说:想说什么?董宣说:陛下圣德,使国家中兴,却放纵家奴杀良民,将如何治理天下呢?我不需用鞭子打,请让我自杀。就用头撞击房柱,血流满面,皇帝命令宦官挟持着董宣,让他磕头向公主谢罪,董宣不听从。宦官使劲使董宣磕头,董宣两手撑地,始终不肯低头。公主说:文叔做普通人的时候,私藏逃亡罪人,官吏们不敢上门搜捕。如今做了天子,威势竟然不能使一个洛阳令听命吗?皇帝笑着说:天子与一般人身份不同。于是就敕封董宣为强项令,放了他,赐给他钱三十万。董宣把钱全部分给了下属官员。董宣从此开始打击豪强恶霸势力,没有不震惊害怕的。京师百姓称他为卧虎,歌颂他说:董少平做洛阳令,鸣冤之鼓不再响。

董宣当了五年洛阳令,七十四岁死于任上,皇帝遣使到他家里吊唁慰问,只见粗布被褥覆盖遗体,妻子儿女相对而哭。家里只有几斛大麦,一辆破车。光武帝伤心地说:董宣清正廉洁,直到他死了我才知道!因此追授予官衔艾绶,按大夫的礼节安葬他。并拜其子为郎中,后来官至齐国相。

14.阅读下面的两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绝句二首 (北宋)关澥

其一 野艇归时蒲叶雨,缲车鸣处楝花风。江南旧日经行地,尽在于今醉梦中。

其二 寺官官小未朝参,红日半竿春睡酣。为报邻鸡莫惊起,且容残梦到江南。

注:①缲车:抽茧出丝的工具。②朝参:这里指早朝参见皇帝。

(1)第一首诗中缲车鸣处楝花风一句,描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概括。(4分)

(2)两首诗都写到梦,但又有所不同,试结合原诗内容分析各自表达的情感。(4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4.(8分)

(1)(4分)写缲车的飞鸣和花信风的吹拂,富有动感,烘托出一幅生机美好的春图景;(2分,意思对即可)写出作者对江南春景的喜爱之情。(2分,意思对即可)

评分标准:意思对即可,踩点得分;其他答案,酌情给分。

(2)(4分)第一首诗歌写醉梦,写作者对江南往事的回忆,表达对江南留恋之情;(2分,意思对即可)第二首诗写残梦,梦破后(或梦醒后),作者还想续做梦到江南,表达作者渴望寄情于江南山水的情思。(2分,意思对即可)

评分标准:意思对即可,踩点得分;其他答案,酌情给分。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xiaorob.com/zhuanti/ydlj/45880.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董宣传》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