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展开全部

收起全部

郑板桥开仓济民阅读答案

阅读理解 时间:2024-04-07 04:47:35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稿

郑板桥开仓济民

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咯,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小题1】选出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 )(2分)
A值岁荒,人相食(遇,遇到)
B燮开仓赈济,或阻之(或者)
C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离开)
D至有忘其为长吏者(他,指郑板桥)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
【小题3】阅读本文和下列链接材料,探究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相关材料】
材料一:郑板桥辞官后,“一肩明月,两袖清风”,只带着一条黄狗和一盆兰花回乡隐居。
——摘自《百度百科网》
材料二: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答案
【小题1】B
【小题2】(郑燮)立即发放谷子给灾民,救活了一万多人。
【小题3】清正廉明、爱民如子、关心百姓疾苦的好官。

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B项的“或”是“有的人”的意思,不能与“或王命急宣”中的“或”(是“有”的意思)相混,更不能理解为“或者”。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词语的理解能力。
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课外文言词语要根据语境去推断。
【小题2】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此句中的关键词有“即”,“活”是句中的重点词语,在语境中应译为“立即”,“救活,使……活命”。最后把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小题3】试题分析:本题分析郑板桥这一人物形象时,除了要认真阅读选文内容,从文中筛选出重要的信息外,还要结合题干中所提供的二则材料,否则答案不全面,也不符合要求。如:“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体现了他有才华。从“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 辞官后,‘一肩明月,两袖清风’,只带着一条黄狗和一盆兰花回乡隐居。”可以体会到他勤政、爱民、清廉。从“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他有责任感,敢于担当。由材料二中“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可知他是个关心百姓疾苦的好官。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概括能力。
点评: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时,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人物的言行举止、文中的侧面描写、抒情议论的语句等来整体感知的。概括时要做到既全面,又要突出重点。本题分析人物形象时,还要结合题干中的二则材料。

TAG标签: 郑板桥板桥乾隆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xiaorob.com/zhuanti/ydlj/153099.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郑板桥开仓济民阅读答案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