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展开全部

收起全部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阅读附答案

阅读理解 时间:2024-03-30 13:30:44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稿

阅读语段,完成问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写出文中的两个通假字。

(1)略无阙处_______通_______,解释_______

(2)哀转久绝_______通_______,解释_______

2.“自三峡七百里中”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在描写春冬三峡景物时,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并填空。

(1)描写急流下滩,雪浪飞溅,文章用了一个_______字;

(2)描写潭水澄碧,深沉宁静,文章用了一个_______字;

(3)描写山峰极高,山势陡峭,文章用了一个_______字;

(4)描写松柏奇秀,高耸突兀,文章用了一个_______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没有点出“秋”字,作者如何来写三峡秋季景色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阙”通“缺”,解释为“残破”;

  (2)“转”通“啭”,解释为“鸣叫”。

2.该句点明了地点和范围。

3.文章采取了动静结合的写法。如:激流与深潭,瀑布与怪柏,都是一动一静。

  四个字依次是:“素”“绿”“绝”“怪”。

4.写三峡秋季景色时,着重写感受和声音。以“霜”“寒”“肃”等字来渲染萧瑟、肃杀的氛围,“高猿长啸”“渔者之歌”凄异、哀婉,突出季节特点。(意对即可)

TAG标签: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xiaorob.com/zhuanti/ydlj/145741.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阅读附答案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