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展开全部

收起全部

《鹧鸪天·一点残红欲尽时》阅读附答案

阅读理解 时间:2024-03-06 07:23:39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稿

鹧鸪天

周紫芝

一点残红①欲尽时,乍凉秋气满屏帏。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调宝瑟,拨金猊②,那时同唱《鹧鸪词》。如今风雨西楼夜,不听清歌也泪垂。

【注】①残红:此指将熄灭的灯焰。②金猊:狮形的铜制香炉。这句指拨去炉中之香灰。

8.词的上阕主在写景,旨在营造出一种凄寒的氛围,试分析词人是从哪些角度表现这种凄寒之感的?(5分)

9.词的下阕运用哪些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6分)

试题答案: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8.【参考答案】词人分别从视觉方面、感觉方面、听觉方面,多感官结合渲染出凄寒之感。(1分)首句写室内一灯荧荧,灯油将尽而灯光转为暗红。借灯火昏暗,从视觉渲染凄清萧索之感。(1分)“乍凉秋气满屏帏”虽说是乍凉天气未寒时,但那凄清的气氛已充溢在画屏帏幕之间,从感觉上点出秋夜的寒冷。(1分) “梧桐”一句,小窗外,雨打梧桐,一点一滴,如落在人的心上,从听觉写出诗人心中之寒。(1分)诗人写出了夜深、灯暗而又清冷的秋夜景象,深入地刻绘出别离所带来的悲苦心情。(1分)

9.【参考答案】词的下阕运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1分) “调宝瑟,拨金猊,那时同唱《鹧鸪词》”一句回忆往日美好的时光;如今却独居西楼,唯闻风声萧萧,雨声滴滴,渲染如今秋夜的寂寥,词人将昔今的乐与哀进行鲜明对比。(1分)词的下阕还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1分)“调宝瑟”一句为回忆的内容,“如今风雨西楼夜”一句为实景描写。(1分)下阕运用对比衬托、虚实结合的手法,抒发了诗人佳人不再,歌声难闻的寂寥与对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2分)


TAG标签: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xiaorob.com/zhuanti/ydlj/131316.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鹧鸪天·一点残红欲尽时》阅读附答案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