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展开全部

收起全部

《虞美人·寄公度》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阅读理解 时间:2024-01-09 04:59:59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稿

【原文】虞美人·寄公度
作者:舒亶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1)请简析上片中独字的表达效果。(4分)
(2)词的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感情?(4分)
(3)这是一首写给朋友的赠词,请你说说作者是在怎样的情景之下写成的。
(4)最后一句中的一枝梅与词中的哪些语句有呼应关系?请举例加以分析说明。

参考答案:
(1)独字形象地描写了词人独自一人、倚阑眺望的情态,透露出朋友远离、触景而生的孤独惆怅之感。(4分)
(2)这两句运用了对面着笔(或虚写、想象)的手法。想象朋友公度远在江南也天天登高望远,思念自己;即使道远雪阻,他也一定会给自己寄赠一枝江南报春的早梅。词人通过这幅想象的画面,来表现自己对远方朋友的无限思念之情。(4分)
(3)作者在一个雪满长安道的日暮时分,看到花落燕飞,勾起了他对远在江南的友人的思念之情,于是写下了这首词。(意对即可)
(4)一枝梅与词中的背飞双燕贴云寒与雪满长安道两句有呼应关系。前一句中的一对燕子相背而飞,让他想到与朋友的分离并感到心寒;后一句的雪满长安道,也让他感到寒冷。江南相对西北,春天要来得早些,如果朋友赠上一枝梅,能使作者寒冷的心得到温暖。(意对即可)

二:
⑴ 词上阕点明了季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背飞双燕一语,在词中的寓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⑵ 试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赏析本首词。(5分)
(3)这首词上下阙写景的角度或手法有何不同?词的上阙写出了景物什么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4)这首词中涵、贴、寒、满等字用得很好,请选择其中两个联系全诗分析其运用特点或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
⑴芙蓉落尽天涵水/朋友离别。(2分)
⑵要点:上阕实写日暮独倚楼头所见苍凉的秋景;(2分)下阕虚拟岁暮朋友登楼远眺,遥赠我江南春梅的情景。(或,下阕从对方着笔,想象朋友登高望远,赠我江南春梅的情景)(2分)虚实结合的描写中,见秋水冬雪、花落燕飞,更见迟暮怀人的深深情意、殷殷希冀。(1分)
(3)上阙写的实景(眼前景),下阙写的是虚景(想象之景),手法是虚实结合;答深秋之景和冬景亦可。写出了深秋苍茫萧条寒意侵人的特点。表现了诗人孤独悲凉的心境。
(4)涵字写写出了深秋时节天空的苍茫开阔和水天一色的特点,意境阔远;贴字极言燕飞之高犹如云去,极目难及;寒字以感觉写视觉,以景写心,使人联想到高处不胜寒; 满写出了雪之大,暗寓见友之难,行路之难,突出了思友之情。

三:
1、请简析上片中独字的表达效果。(5分)
2、词的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感情?(6分)
参考答案
1独,即孤独,独自,形象地描写了词人独自一人、倚阑眺望的情态,透露出朋友远离、触景而生的孤独惆怅之感。(5分)
2.这两句运用了对面着笔(或虚写、想象)的手法。想象朋友公度远在江南也天天登高望远,思念自己;即使道远雪阻,他也一定会给自己寄赠一枝江南报春的早梅。词人通过这幅想象的画面,来表现自己对远方朋友的无限思念之情。(6分)

翻译赏析

《虞美人·寄公度》原文翻译及赏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荷花落尽天连着水,暮色苍茫烟波随风起。分飞的双燕紧贴着寒云,我独上小楼东边倚栏观看。
短暂浮生在醉酒中衰老,转眼间大雪盖满京城道。远方友人也定会登台凝望,寄给我一枝江南春梅。
注释
①芙蓉:指荷花。
②涵:包含,包容。
③沧:暗绿色(指水)。
④背飞双燕:双燕相背而飞。此处有劳燕分飞、朋友离别的意思。
⑤阑:栏杆。
⑥合:应该。
⑦尊:同“樽”,酒杯。
⑧故人二句:用陆觊赠梅与范晔事。《荆州记》:“陆凯与范哗交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哗,曾赠诗……”诗云:“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此处化用其意。


【作品鉴赏】
《虞美人·寄公度》借萧瑟秋色、分飞双燕暗喻别离之苦,表达彼此的深情厚谊和渴望相见的迫切心情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两句写日暮登台所见,境界宏大。“芙蓉”三句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一幅苍茫的画卷,由下及上,先由细处着笔。“芙蓉落尽”点明时节,暗示衰败孤寂之意。“天涵水”是登高眺望所见之景,暮色将至,水面上腾起浓浓的雾气,远远望去,水天一色,苍茫一片。“沧波起”点出寒意,冬季傍晚时分,波涛涌动,带来阵阵寒气。这两旬重在写天地之广,暗含人世沧桑的慨叹。“背飞双燕贴云寒”,视角由平远而移向高远;正当独立苍茫、黯然凝望之际,却又见一对燕子,相背向云边飞去。 “背飞双燕”尤言“劳燕分飞”。《玉台新咏》卷九《东飞伯劳歌》云: “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牵牛)织女时相见。”后即用来称朋友离别。“贴云寒”,状飞行之高;高处生寒,由联想而得。着一“寒”字,又从视感而转化为一种心理感受,暗示着离别的悲凉况味。“独向小楼东畔倚栏看”是补叙之笔,交代前面所写,都是小楼东畔倚栏所见。把宏阔高远的视线收聚到一点,对准楼中倚栏怅望之人。“独”字轻轻点出,既写倚栏眺景者为独自一人,又透露出触景而生的孤独惆怅之感。

《虞美人·寄公度》借用南朝宋陆凯折梅题诗以寄范晔的故事,十分符合与友人置酒相别的情事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两句是说光阴荏苒,转眼又是岁暮,雪满京城,寂寥寡欢,唯有借酒遣日而已。“雪满长安”既点时地,又渲染出一派冷寂的气氛,雪夜把盏,却少对酌之人,岁暮怀人的孤凄心境可想而知。“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故人,老朋友,指公度。早晚,多义词,这里为随时、每日之意。这两句从对方着笔,心有同感,友情的思念彼此相似,我之思彼,亦如彼海内存知己之思我,想象老朋友也天天登高望远,思念着我;即使道远雪阻,他也一定会给我寄赠一枝江南报春的早梅。这是用南朝宋陆凯折梅题诗以寄范晔的故事。这一枝明艳的“江南春色”,定会给“雪满长安”的友人带来亲切的问候和友情的温暖。这是用典,却又切合作者当年与友人置酒相别的一段情事。折梅相赠这一典故,在这里具有普遍与特殊的双层含义,用典如此,可谓表里俱化了。全词构思精巧,首尾呼应,善于借景传情。

【名家点评】
丁绍仪《听秋声馆词话》:“纵不识字,亦知是天生好语。”
谭莹《论词绝句一百首》:“名推菩萨蛮词好,实使东坡到海南。各各赏者同此调,我朝贻上宋花庵。”
朱祖谋《评舒亶(虞美人·寄公度)》:“如此等雅词,倘出太虚(秦观)、无咎(晁补之)之手,便觉神骨俱仙,乃辱以舒信道乎。”

作者简介

舒亶

舒亶(1041-1103)字信道,号懒堂,慈溪(今属浙江余姚大隐)人。治平二年(1065)试礼部第一,即状元(进士及第),授临海尉。神宗时,除神官院主簿,迁秦凤路提刑,提举两浙常平。后任监察御史里行,与李定同劾苏轼,是为「乌台诗案」。进知杂...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xiaorob.com/zhuanti/ydlj/106972.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虞美人·寄公度》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