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展开全部

收起全部

《青门引·春思》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阅读理解 时间:2023-12-23 01:08:09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稿

【原文】青门引·春思
作者:张先

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1)从意象入手分析这首词的意境。(4分)
(2)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表达技巧,择其较主要的一种,试赏析其表达效果。(4分)
(3)联系全词说说首句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有什么作用?
(4)黄蓼园对这首词的末句甚为激赏:末句那堪送影,真是描神之笔,极希微窅渺之致。(《蓼园词选》)词的末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案:
(1)答案要点:通过风雨、寂寞的庭轩、残花、楼头画角、重门、明月、秋千影等意象(2分),塑造出凄冷、孤寂、伤感的意境(2分)。
(2)答案要点:本词主要运用了抒情、烘托、炼字、象征、拟人等手法,前三种较为主要,可以从中任选一种加以赏析。
  示例一:这首词运用了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手法。(1分)全词通过风雨、庭轩、残花、秋千影等清冷意象,寄寓了词人的孤独、寂寞和忧苦心境,词味含蓄隽永。(3分)(意思对即可)
  示例二:这首运用了烘托的手法。(1分)词中描绘了气候的忽冷忽暖,风雨至晚才停,侧面烘托了词人的心绪不安;通过描写隔墙的秋千之影,烘托出入夜后月明人静的凄清,进而烘托了词人的孤独寂寞和抑郁的心情。(3分)
  示例三:这首词精于炼字。(1分)乍还方精确地表现出气候和天气的变化,暗切微妙人情。一个醒字,暗示出酒醉之深和愁恨之重。那堪二字,则揭示出为秋千影所触动的情怀之深。(3分)
  示例四:这首词运用了象征的手法。(1分)残花象征沧桑的人事,暗含词人对美好破灭的痛惜之情;重门象征紧闭的心扉,深刻地表现出词人抑郁的心灵。(3分)
(3)答:点明词的创作时间及其特定的气候环境,(1分)用从气候的忽冷忽暖,风雨时至的烘托氛围,表明了作者的心绪不安。(2分)
(4)答:末句描绘了月光下的秋千及秋千上人的幽微影子隔墙映射进来;(1分)这一联深刻地表现词人因影触动而思人,有感于自己生活孤独寂寞,而引发的怀旧情怀和忧苦心境。(2分)
二:
1.对上面这首词理解和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C)
A、上阕说春将尽,花已残;下阕说风送号角使我惊醒,明月送来秋千影。
B、天暖之感为乍;天冷之感为轻;风雨之定为方:词人感触之敏锐,不但体现对天气变化的频繁上,更体现天气每次变化的精确上。
C、入夜重门静以虚境象征词人痛苦的心境:夜色降临,词人心情更加黯然沉重。
D、结句指出溶溶月光居然把隔墙的秋千影子送了过来。词人写物只写物之影,但确实蕴含了隽永的词味。
2.这首词描写了风雨、庭轩、残花等典型景物,渲染了凄冷、伤感的氛围,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分)
答:表达了词人孤独寂寞、怀旧忧苦的心情(1分)

3.词的下片中,作者说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请分析作者的情感发展过程。(3分)
答:①作者于残花中酒醉而眠,随着画角声起,因风而醒,伤春浓愁未消,又添新愁。②寂寞庭轩,重门深锁,明月朗照,秋千影动,旧时往事涌上心头,秋千影动,荡秋千之人却渺然不知所之,此情此景,情何以堪?③伤春之情已变为怀人之悲。抓住那堪更几个字把握作者在上下片中情感的变化为重点。
4.诗词讲究营造意境,请简要分析本词为我们营造了怎样一种意境?(4分)
答:①这首词借景抒情,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完美结合,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清冷孤寂、令人忧愁伤感的意境。(2分)②比如上片主要抒发伤春之悲,作者借乍暖还清冷的时令风雨方定之夜寂寞庭轩残花和借酒浇愁之人等意象营造了一种清冷孤寂、令人忧愁的意境;(1分)③下阕借画角之声相思明月重重深门楼头之人和秋千之影等意象营造了一种相思不得之境,秋千影已和楼头人重重相隔,更何况人与人的相隔呢?(1分)


翻译赏析

《青门引·春思》原文翻译及赏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天气刚刚变暖,时而还透出一丝丝的微寒。一整天风雨交加,直到傍晚方才停止。时近清明,庭院里空空荡荡,寂寞无声。目睹残花落叶更令人伤情,不觉借酒消愁竟然大醉酩酊,这又是去年种下的旧病。
一阵阵轻冷的晚风,夹着城楼上画角凄厉的嘶鸣,把我吹醒。夜幕降临,重门紧闭,更显得庭院中死一般的寂静。正心烦意乱、心绪不宁,哪料到那溶溶的月光,把邻院中荡秋千的少女倩影送入我的眼里。

注释
① 庭轩:庭院,走廊。清明:清明节。
② 残花中酒:悼惜花残春暮,饮酒过量。
③楼头画角:楼头,指城上的戍楼。画角,军用的号角,涂了彩色,故称画角。

【作品鉴赏】

《青门引·春思》张先这是一首伤春怀旧之作。整首词从触觉、听觉、视觉等方面写作者对春天的独特感受
此为春日怀人之作。词中所写时间是寒食节近清明时,地点是词人独处的家中。全词抒写了词人感于自己生活孤独寂寞,因外景而引发的怀旧情怀和忧苦心境。
上片起首两句,写词人对春日里天气频繁变化的感受。“乍暖”,见出是由春寒忽然变暖。“还”字一转,引出又一次变化:风雨忽来,轻冷袭人。轻寒的风雨,一直到晚才止住了。词人感触之敏锐,不但体现对天气变化的频繁上,更体现天气每次变化的精确上。天暖之感为“乍”;天冷之感为“轻”;风雨之定为“方”。遣词精细确切,暗切微妙人情。
人们对自然现象变换的感触,最容易暗暗引起对人事沧桑的悲伤。“庭轩”一句,由天气转写现境,并点出清明这一气候变化多端的特定时节。至此,这“寂寞”之感就进而属于内心的感受了。歇拍二句,层层逼出主题:春已迟暮,花已凋零,自然界的变迁,象喻着人事的沧桑,美好事物的破灭,种下了心灵的病根。此病无药可治,唯有借酒浇愁而已,但醉了酒,失去理性的自制,只会加重心头的愁恨。

《青门引·春思》张先上阕是伤春,春尽花残,令人忧伤;下阕是怀旧,萦怀往事,引人遐思
更使人感触的是这样的经验已不是头一遭。前一年如此,这一年也不例外,“又是去年病”点明词旨。过片承醉酒之后而来。“楼头画角风吹醒”,兼写两种感觉。凄厉的角声,轻冷的晚风,使酣醉的人清醒过来。黄蓼园评云:“角声而曰风吹醒,醒字极尖刻。”(《蓼园词选》)这一个“醒”字,表现出角声晚风并至而醉人不得不苏醒的一刹那间反应,同时也暗示酒醉之深和愁恨之重。伤心人被迫醒来自是痛苦不堪,“入夜”一句,即以现境象征痛苦的心境。夜色降临,心情更加黯然,更加沉重。而重重深闭的院门更象喻着不得开启的心扉。结句指出重门也阻隔不了触景伤怀,溶溶月光居然把隔墙的秋千影子送了过来。黄蓼园对此句也甚为激赏:“末句那堪送影,真是描神之笔,极希微窅渺之致。”(《蓼园词选》)月光下的秋千影子是幽微的,描写这一感触,也深刻地表现词人抑郁的心灵。“那堪”二字,重揭示为秋千影所触动的情怀。
此词用景表情,寓情于景,“怀则自触,触则愈怀,未有触之至此极者”(沈际飞《草堂余正集》)。尤其是词之末句,写人却言物,写物却只写物之影,影是人,人又如影之虚之无,确实写出了隽永的词味。总之,张先词艺术上的含蓄和韵味,此词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作者简介

张先

张先(990-1078年)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历任宿州掾、吴江知县、嘉禾(今浙江嘉兴)判官。皇祐二年(1050年),晏殊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辟为通判。后以屯田员外郎知渝州,又知虢州。以尝知安陆,故人...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xiaorob.com/zhuanti/ydlj/103974.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青门引·春思》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