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展开全部

收起全部

《水调歌头·燕山九日作》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阅读理解 时间:2023-12-02 05:05:15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稿

【原文】水调歌头·又燕山九日作
作者:范成大

万里汉家使,双节照清秋。旧京行遍,中夜呼禹济黄流。寥落桑榆西北,无限太行紫翠,相伴过芦沟。岁晚客多病,风露冷貂裘。 对重九,须烂醉,莫牢愁。黄花为我,一笑不管鬓霜羞。袖里天书咫尺,眼底关河百二,歌罢此生浮。惟有平安信,随雁到南州。

(1)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4分)
(2)请赏析上阕画线句子的表现手法。(答出两点即可)(4分)

参考答案
(1)羁旅孤寂之感;岁月流逝之叹;佳节出使引发的家国乡情;途经北宋旧地引发的故国之叹;决心不辱使命为国献身死而无憾的慷慨豪迈。 (答出一点得1分,答出四点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2)①借景抒情(1分),借桑榆、太行、卢沟这些西北空旷寥落之景,表现内心的孤独落寞之情和故国之叹(1分); ②大笔勾勒与色彩点染相结合,寥落的桑榆关,连绵的太行山,紫翠的色彩点亮了西北的荒凉冷落,在孤独落寞中隐含着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表现手法1分,分析1分;答其他手法如对偶、拟人、白描等,如能自圆其说,即可酌情给分。)

翻译赏析

《水调歌头·又燕山九日作》原文翻译及赏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万里汉家使,双节照清秋。旧京行遍,中夜呼禹济黄流。亭落桑榆西北,无限太行紫翠,相伴过卢沟。岁晚客多病,风露冷貂裘。
对重九、须烂醉,莫牵愁。黄花为我,一笑不管鬓霜羞。袖里天书咫尺,眼底关河百二,歌罢此生浮。惟有平安信,随雁到南州。
注释
①乾道六年(1170年),作者奉命出使金国。为改变接纳诏书礼仪和索取“陵寝”事与金国交涉,慷慨抗节,几近被杀,本词即写于出使期间。
②双节:使节出行时的仪仗。
③禹: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曾治理黄河,划定中国九州版图。
④桑榆:指桑干河(永定河)和榆关(山海关)。
⑤作者在当时所作绝句《燕宾馆》自注中说可“至是适以重阳,伴使把菊酌酒相劝。”
⑥天书:南宋至金国的国书。

【作品鉴赏】
《水调歌头·又燕山九日作》通过描绘清秋出使所见,叹故国山河寥落,表达了词人身处险境仍坚定忠贞的报国决心

本词开篇即写出使金国的大背景,作者走遍当年的都城汴梁,胸中透露出不平的意绪。虽然两鬓斑白,作者还是畅饮赏菊以度佳节,且以拟人手法写出菊花绽放带来的喜悦。本词以北国秋日风光入诗,情感慷慨激昂,悲壮又不失豪放,风格与苏轼、陆游相近。上阕“旧京行遍,中夜呼禹济黄流”两句,写出使时作者途经故都汴梁,于城中徘徊不已,凭吊故国;夜不成寐,内心呼唤着曾在此治水开疆、奠定华夏版图的大禹,取精神力量;暗含着抗击外侮、收复失地的爱国豪情,与抗击日寇的历史背景契合,故能“鼓舞人心、砥砺节概”。下阕写重阳佳节抛开愁绪、赏花饮酒之时,仍心系使命。表现了词人身处险境仍坚定忠贞的报国决心。

作者简介

范成大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xiaorob.com/zhuanti/ydlj/100935.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水调歌头·燕山九日作》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