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展开全部

收起全部

关于关于智商的成语及解释的作文

精品作文 时间:2023-10-31 09:03:03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稿

《关于关于智商的成语及解释的作文》【第一篇】

关于智商的成语及解释

1一目十行----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2.旋转乾坤----扭转天地。比喻从根本上改变社会面貌或已成的局面。也指人魄力极大。3.独具匠心----具有独到的灵巧的心思。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的创造性。4.经邦论道----指治理国家,谈论治国之道。比喻位居高层.5.女中豪杰----豪杰:指才能出众的人。女性中的杰出人物。6.女中丈夫----指女子中有男子气概的人。7.独出心裁----原指诗文的构思有独到的地方。后泛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8.大智大勇----指非凡的才智和勇气. 9.独辟蹊径----自己开辟一条路。比喻独创一种风格或新的方法。10.匠心独运----匠心:工巧的心思。独创性地运用精巧的心思。11.别具一格----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12.自立门户----指单独成立家庭。也指学术上不依赖前人而另立一派。现也指离开某一集体,自己另搞一套。13.力排众议----竭力排除各种议论,使自己的意见占上风。14.名高天下----比喻全国闻名。15.目光如炬----目光发亮象火炬。形容愤怒地注视着。也形容见识远大。 16.过目不忘----看过就不忘记。形容记忆力非常强。17.标新立异----标:提出,写明;异:不同的,特别的。提出新奇的主张,表示与众不同。18.剑胆琴心----比喻既有情致,又有胆识(旧小说多用来形容能文能武的才子)。19.韬光养晦----指隐藏才能,不使外露。20.爱才如渴----才:贤才,人才。爱慕贤才,急欲求得,就象口渴急于喝水一样。21.韬晦之计----韬:把才华隐藏起来;晦:不让人知道自己的踪迹。指隐藏才能,不使外露。22.招贤纳士----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23.爱才如命----爱惜人才就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24.高人一等----高过一般人。25.略胜一筹----筹:筹码,古代用以计数的工具,多用竹子制成。比较起来,稍微好一些。26.过目成诵----看过一遍就能背下来。形容记忆力强。27.稍胜一筹----筹:筹码,古代用以计数的工具,多用竹子制成。比较起来,稍微好一些。28.首屈一指----首:首先。扳指头计算,首先弯下大拇指,表示第一。指居第一位。引申为最好的。29..精打细算----打:规划。精密地计划,详细地计算。指在使用人力物力时计算得很精细。30.一望而知----一看就明白31.能写会算----指有一定的文化水平。32.文武双全----文:文才;武:武艺。能文能武,文才和武艺都很出众。33.识文断字----识字。指有一点文化知识。34.观过知仁----察看一个人所犯过错的性质,就可以了解他的为人。35.因难见巧----由于难而更显出技艺的巧妙。36.自作聪明----自以为聪明而乱作主张。指过高地估计自己,主观地办事。37.略六年级筹----筹:筹码,记数用具。略微超过一个码。形容双方比较,稍强一些。38.莫测高深----高深的程度无法揣测。指处世的态度、或说话、文章的内容(带贬义)。39.生而知之----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40.自成一格----指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41.飞针走线----形容缝纫技术非常熟练。 42.识时务者为俊杰----意思是能认清时代潮流的,是聪明能干的人。认清时代潮流势,才能成为出色的人物。43.知彼知己----原意是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打起仗来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泛指对双方情况都很了解。44.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不管多聪明的人,在很多次的考虑中,也一定会出现个别错误。 45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原指无力抵抗敌人,以逃走为上策。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46.藏龙卧虎----指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也指深藏不露的人才。 47.大智若愚----某些才智出众的人,看来好象愚笨,不露锋芒。48.出类拔萃----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49.卓尔不群----指才德超出寻常,与众不同。50.成算在心----心中早已经算计好了如何应付的办法。51.英雄无用武之地----比喻有才能却没地方或机会施展。

《关于关于中国节日的的作文》【第二篇】

关于中国节日的作文

被冷风吹惯了,也就不觉得冷了;被匕首伤害多了,也就不会感到心痛了;月亮看多了,也就不认为圆了。
不知是谁把天空撕裂出星星的伤口;不知是谁抹杀了我的自由还有腼腆的温柔;不知是谁噬咬了弧形的月亮踩碎了沙漏;不知是谁留下月饼带走中秋。
一、断桥行人
已是深夜,已是深秋,本想找一点温暖的感动,无奈抵不过秋的凉意,也许只有我冷而已。
独自走上断桥,桥是坚实的石头砌成,却如此冰冷,栏杆上雕镂着数十只石狮,每一只都有着不同的形态,有的怒视前方,漠然盯着一望无际的天空,仿佛要撕裂这虚伪的黑暗;有的显得很憔悴,静静地舔着身上的心中的伤口,莫非心中的愁云还未散去;亦有的眼神很茫然,很散乱,身上的狮毛凌乱不堪,仿佛噙着泪的眼里掠过一丝沧桑,苍老的脸上的深深的皱纹无法用狮毛取代,瘦弱的身上的粗粗的伤痕无法用时间来掩盖。
桥上的人来来往往,有亲密无间的恋人,有无话不说的家人,也有谈笑风生的朋友,擦肩而过形形色色的人,感受到他们中间交织着的某种温馨的情感,独享着一个人的索然无味。
二、江岸江水
断桥两岸是像我一样孤独的事物,几株错落的垂柳,懒散地垂下来几枝细长的枝干,有几枝垂到水中,打破了水面的平静,荡漾起了点点涟漪,一圈圈散开,越散越大,越散越开,越散越淡,直到恢复到原有的平静,然后,比原来还要平,还要静。垂柳枝干上的叶已基本落光,残留着秃顶一般的空虚。岸上烛影摇红,隔着淡淡的黄晕,有一种朦胧的伤痛。也有卖唱的男男女女,声音很干涩,吉他声总走调,却分贝很高,夹着江水传来,声音变得很浑浊,却依然听得出丝丝缕缕哀思和惆怅。
江水是流了不下百年的,依然还是断断续续地吟颂着,吟着岁月的流失,颂着青春的消逝,茫然等待着未知的将来。秋风起了,我下意识裹了裹单薄的衣衫,出门时并没有想到夜晚会这么冷。秋风吹得江水缓缓地流了,江面上泛起了几缕波纹,不知是江水真的老到出现皱纹了,还是它也冻得瑟瑟地抖了,我已无心去猜。
是不是每年的中秋,江上和江岸的事物都是如此孤独寂寞?是不是每年的中秋他们都要在别人的欢笑中度过?是不是每年的中秋他们都要强忍住心中的泪水强颜欢笑?是不是每年的中秋他们都像我一样失落?
三、桂花枫叶
阵阵桂花的香扑面而来,稍稍缓解了心底的痛,那种淡淡的清新的味道,好象一个精灵,很机灵地钻进了我的身体,融入我的体肤,洗濯我的心灵。然后走近桂花树,细细体味它的娇小,它的纯洁。风把它的花都吹落了,一大片一大片散落在树下,堆积起厚厚一层,像冬日飘雪,纷然降落,翩然落地,脆弱得一碰就会碎,经不起一点风吹,可是这让人更怜爱它。尽管它的躯体失去了生命的意义,可是它的灵魂却得到了永生,因为,在它腐烂前,它还在为人们倾吐最后一丝芬芳,就算它永远消失在人间,可是它的芳香却永远留在了人间。
此时,一片黄色枫叶从远处飘来,落在我的手心上,像一只黄色的蝴蝶,唤醒了我的桂花梦。枫叶撑开它的五只掌,赤裸裸地摊在我的手心中央,略带疲倦,好象飘累了,想找个地方歇歇。可是,风又起了,枫叶丝毫不带眷恋,毅然离开了,满地桂花也都随风飘走了,头也不回。 3页,当前第1123

《关于关于中秋习俗的的作文》【第三篇】

关于中秋习俗的作文

  中秋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

  文人赏月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与唐人不同,宋人赏月更多的是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事态,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宋人的伤感。但对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外一种形态,即中秋是世俗欢愉的节日:“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东京梦华录》)。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

  民间拜月

  明清之后,因时代的关系,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功利因素突出,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浓厚,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性与神话性的文人传统减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因此,“民间拜月”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

  月光马儿

  明清时期月神形象发生了重要变化,由早期纯道教色彩的以嫦娥为主的月宫图景演变为佛道交融的月光菩萨与捣药玉兔并在的世俗形象。这个时期,人们供奉绘有月光菩萨的月光纸,也叫“月光马儿”。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一九○六年)。记载:“月光马者,以纸为之,上绘太阴星君,如菩萨像,下绘月宫及捣药之兔。人立而执杵,藻彩精致,金碧辉煌,市肆间多卖之者。长者七、八尺,短者二、三尺,顶有二旗,作红绿,笆或黄色,向月而供之。焚香行礼,祭毕与千张、元宝等一并焚之。”

  兔爷儿

  兔儿爷的起源约在明末。明人纪坤(约一六三六年前后在世)的《花王阁剩稿》:“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到了清代,兔儿爷的功能已由祭月转变为儿童的中秋节玩具。制作也日趋精致,有扮成武将头戴盔甲、身披戢袍的、也有背插纸旗或纸伞、或坐或立的。坐则有麒麟虎豹等等。也有扮成兔首人身之商贩、或是剃头师父、或是缝鞋、卖馄饨、茶汤的,不一而足。

  “每届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黄土抟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谓之兔儿爷。”旧时北京东四牌楼一带,常有兔儿爷摊子,专售中秋祭月用的兔儿爷。此外,南纸店,香烛也有出售的。这兔儿爷,经过民间艺人的大胆创造,已经人格化了。它是兔首人身,手持玉杵。后来有人仿照戏曲人物,把兔儿爷雕造成金盔金甲的武士,有的骑着狮、象等猛兽,有的骑着孔雀,仙鹤等飞禽。特别是兔儿爷骑虎,虽属怪事,但却是民间艺人的大胆创造。还有一种肘关节和下颔能活动的兔儿爷,俗称“叭哒嘴”,更讨人喜欢。它虽为拜月的供品,但实在是孩子们的绝妙玩具。

3页,当前第1123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xiaorob.com/zuowen/jingpin/96605.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关于关于智商的成语及解释的作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