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展开全部

收起全部

关于莫愁湖上的大泡泡的作文

精品作文 时间:2023-08-07 21:08:05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稿

《关于莫愁湖上的大泡泡的作文》【第一篇】

莫愁湖上的大泡泡

莫愁湖上的大泡泡

拉萨路小学五(1)班 闵恺宸

我有一个习惯,在星期天刚起来时拿望远镜环视玻璃墙外的莫愁湖。一天,我按例环视,微笑着看那一处处熟悉的景色。突然一个个发光的大气泡引起了我的注意!那是什么?鱼吐的泡泡?不可能!莫愁湖哪来那么大的鱼啊?放大倍数,妈呀!什么东西?里面还有人哩!

下午,我拖着爸爸去湖畔散步,顺便找那些巨大无比的怪泡泡。啊哈!原来是新添的游乐项目水上漫步!那些令人费解的大气泡里真的有人,在水上颠着漂着,感觉很梦幻哦,像个透明的泰坦巨神踢的球,又让我想起善良的最后变成气泡的小美人鱼。人怎么进去呢?仔细一看,原来在一个黄色的盖子旁有一个大大的双层拉链。球怎么鼓起来呢?原来那个黄盖子是个气口,只见工作人员娴熟地拧开盖子,另一只手顺手把一根管子抓过来堵进气孔,那一摊据说是进口的高科技材料做的皮囊就在嗵嗵的输气声中鼓成了大球!

我赶紧叫爸爸买票。拉链一拉开我就迫不及待地蹲了进去,输氧气的大管子跟着就伸了进来,喷出的风把我吹得瑟瑟直抖。不一会,我已经像进入童话一样,钻进了一个大泡泡里。我站直了身体,一点一点地带着它挪进了湖水中,刚入水,我就摔了个四仰八叉。哎,陆地上养成的平衡感完全被破坏了!这可是充满浮力的水上呀。我揉着摔痛的屁股,自我安慰道:幸好这还不是在太空!我定了定神,想站起来,可是,只要两手一扶,重心就往前移,我就一下子扑倒在泡泡里,完全站不住脚。我不服输,屡试屡摔、屡摔屡试。后来,我干脆睡在泡泡里打滚,让它在水面上滚动前进,在规定的水域内四处游玩。不久,我又总结经验,想出了个玩法:撞人。等到靠近某个球时,就颤微微站起,然后故意往前一扑,连人带泡撞向对方。泡泡嘭的一声撞到一起,又因反弹向后滚去。真好玩,我到处乱撞,感觉心情十分舒畅!

很快,时间到了,我这个泡泡人被高压水枪冲回码头,工作人员一把将泡泡扯了上来。钻出泡泡,原来外面的空气这么清凉呀!想想刚才的经历,心里美滋滋的,意犹未尽。

简评:大泡泡应该很好玩吧 作文自然流畅,作文需要的就是真实自然

《关于莫尔斯发明电报的故事的作文》【第二篇】

  1832年10月1日,一艘名叫萨丽号的邮船,满载旅客,从法国北部的勒阿弗尔港驶向纽约。

  萨丽号邮船缓缓驶出英吉利海峡,进入浩瀚的大西洋。途中,船受到风暴的袭击,在波峰浪谷中颠簸。许多人晕船,乘坐这艘船的美国着名画家莫尔斯也觉得浑身不舒服。

  遇到风暴,有什么办法使船不受到影响?莫尔斯与船长聊了起来。

  毫无办法!船长说,这只能听天由命了。我给你讲一件事。那是1498年,发现美洲新大陆的哥伦布组织了一支有6条船、300人的大船队直奔赤道,准备去寻找黄金遍地的乐土。可是,途中由于天气太热,船上的食物全部霉烂了。这对于远航的船员来说,是十分可怕的。哥伦布对这束手无策,只好抱着侥幸的心理,写了一封求援信,塞进密封的椰壳里,然后将它投人大海。他指望海水能把这封信送到西班牙。但是,当哥伦布历经千难万险,返回西班牙时,才知道国内并没有收到那封求援信。连大智大勇的哥伦布对大自然的肆虐都无可奈何,我又能怎么样呢?

  的确,在这无边无际的大海之中,一艘船、一个人实在太渺小了。莫尔斯望着茫茫的大海,心中发出这样的感慨。

  就在这次旅途中,莫尔斯结识了杰克逊。杰克逊是波士顿城的一位医生,也是一位电学博士。此次他是在巴黎出席了电学研讨会之后回国的。闲聊中,杰克逊把话题转到电磁感应现象上。

  什么叫电磁感应?莫尔斯好奇地问。

  于是,健谈的杰克逊用通俗的语言介绍了电磁感应现象。说着,杰克逊从旅行袋中取出一块马蹄形的铁块以及电池等。他解释道:这就叫电磁铁。在没有电的情况下,它没有磁性;通电后,它就有了磁性。

  这真是太神奇了!莫尔斯仿佛看见了一个奇妙无比的新天地。于是,他向杰克逊请教了许多电的基础知识,比如电的传递速度等等。

  莫尔斯完全被电迷住了,连续几个晚上都失眠了。他想:电的传递速度那么快,能够在一瞬间传到千里之外,加上电磁铁在有电和没电时能作出不同的反应。利用它的这种特性不就可以传递信息了吗?他想起了船长给他讲过的哥伦布大海传信的事。信息传递是多么重要啊!41岁的莫尔斯一位颇有成就的绘画教授决定放弃他的绘画事业,发明一种用电传信的方法电报。

  从此,莫尔斯走上了科学发明的崎岖道路。没有电学知识,他便如饥似渴地学习。遇到一些自己不懂的问题,他便向大电学家亨利等请教。他的画室也成了电学试验室。画架、画笔、石膏像等都被堆在角落,电池、电线以及各种工具成了房间的主角。

  很快,莫尔斯就掌握了电磁基本知识。他难备正式向电报发起冲击!

  莫尔斯从有关资料中得知,在他之前,早就有人设想用电传递信息。早在1753年,当时人类对电的认识还是处在静电感应时代,一位叫摩立孙的电学家,就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架设26根导线,每根导线代表一个字母。这样,当导线通电时,在导线的另一端,相应的纸条就被吸引,并记下这个字母。当时由于电源问题没有解决,因此摩立孙的实验未能进一步深入。

  3年过去了,莫尔斯不知画过多少张设计草图,做过多少次实验,可每一次都以失败而告终。他的积蓄也全部用完了,生活十分贫困。他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我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了!我的长袜一双双都破烂不堪,帽子也陈旧过时了。

  为了维持生活,莫尔斯于1836年不得不重操旧业,担任纽约大学艺术及设计教授。课余时间,他仍然继续从事电报发明工作。

  莫尔斯也开始反思自己失败的原因,以便确定下一阶段的研制方向。他想到,在他之前的科学家,往往是为了表达26个字母而设计了极为复杂的设备,而复杂的设备制作起来谈何容易。他意识到,必须把26个字母的信息传递方法加以简化,这样电报机的结构才会简单一些。于是,他在科学笔记中写道:

  电流是神速的,如果它能够不停顿地走10英里,我就让它走遍全世界。电流只要截止片刻,就会出现火花;没有火花是另一种符号;没有火花的时间长些又是一种符号。这里有3种符号可以组合起来,代表数字和字母。它们可以构成全部字母,文字就能够通过导线传送了。其结果,在远处能记录消息的崭新工具就能实现了!

  用什么符号代替26个英文字母呢?莫尔斯苦苦思索。他画了许多符号:点、横线、曲线、正方形、三角形。最后,他决定用点、横线和空白共同承担起发报机的信息传递任务。他为每一个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设计出代表符号,这些代表符号由不同的点、横线和空白组成。这是电信史上最早的编码。后人称它为莫尔斯电码。

  有了电码,莫尔斯马上着手研制电报机。他在极度贫困的状态下,进行研制工作。终于在1837年9月4日,莫尔斯制造出了一台电报机。它的发报装置很简单,是由电键和一组电池组成。按下电键,便有电流通过。按的时间短促表示点信号,按的时间长些表示横线信号。它的收报机装置较复杂,是由一只电磁铁及有关附件组成的。当有电流通过时,电磁铁便产生磁性,这样由电磁铁控制的笔也就在纸上记录下点或横线。这台发报机的有效工作距离为500米。

  之后,莫尔斯又对这台发报机进行了改进。

  该在实践中检验发报机的性能了。莫尔斯计划在华盛顿与巴尔的摩两个城市之间,架设一条长约64公里的线路。为此,他请求美国国会资助3万美元,作为实验经费。国会经过长时间的激烈辩论,终于在1843年3月,通过了资助莫尔斯实验的议案。

  1844年5月24日,在华盛顿国会大厦联邦最高法院会议厅里,进行电报发收试验。年过半百的莫尔斯在预先约定的时间,兴奋地向巴尔的摩发出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份电报。他的助手很快收到那份只有一句话的电报:上帝创造了何等的奇迹!

  对莫尔斯来说,这是一个阳光最灿烂的日子!晚上他给兄弟写了一封信。信中他在解释为什么用《圣经》里的一句话作为第份电报的内容时,写道:当一项发明竞创造了如此的奇迹,而它又曾经如此备受怀疑,可是最终从幻境中走出,成为活生生的现实时,没有比这句虔诚的感叹语更为恰当的了。

  电报的发明,揭开了电信史上新的一页。

《关于莫尔斯发明电报的故事的作文》【第三篇】

  1832年10月1日,一艘名叫萨丽号的邮船,满载旅客,从法国北部的勒阿弗尔港驶向纽约。

  萨丽号邮船缓缓驶出英吉利海峡,进入浩瀚的大西洋。途中,船受到风暴的袭击,在波峰浪谷中颠簸。许多人晕船,乘坐这艘船的美国着名画家莫尔斯也觉得浑身不舒服。

  遇到风暴,有什么办法使船不受到影响?莫尔斯与船长聊了起来。

  毫无办法!船长说,这只能听天由命了。我给你讲一件事。那是1498年,发现美洲新大陆的哥伦布组织了一支有6条船、300人的大船队直奔赤道,准备去寻找黄金遍地的乐土。可是,途中由于天气太热,船上的食物全部霉烂了。这对于远航的船员来说,是十分可怕的。哥伦布对这束手无策,只好抱着侥幸的心理,写了一封求援信,塞进密封的椰壳里,然后将它投人大海。他指望海水能把这封信送到西班牙。但是,当哥伦布历经千难万险,返回西班牙时,才知道国内并没有收到那封求援信。连大智大勇的哥伦布对大自然的肆虐都无可奈何,我又能怎么样呢?

  的确,在这无边无际的大海之中,一艘船、一个人实在太渺小了。莫尔斯望着茫茫的大海,心中发出这样的感慨。

  就在这次旅途中,莫尔斯结识了杰克逊。杰克逊是波士顿城的一位医生,也是一位电学博士。此次他是在巴黎出席了电学研讨会之后回国的。闲聊中,杰克逊把话题转到电磁感应现象上。

  什么叫电磁感应?莫尔斯好奇地问。

  于是,健谈的杰克逊用通俗的语言介绍了电磁感应现象。说着,杰克逊从旅行袋中取出一块马蹄形的铁块以及电池等。他解释道:这就叫电磁铁。在没有电的情况下,它没有磁性;通电后,它就有了磁性。

  这真是太神奇了!莫尔斯仿佛看见了一个奇妙无比的新天地。于是,他向杰克逊请教了许多电的基础知识,比如电的传递速度等等。

  莫尔斯完全被电迷住了,连续几个晚上都失眠了。他想:电的传递速度那么快,能够在一瞬间传到千里之外,加上电磁铁在有电和没电时能作出不同的反应。利用它的这种特性不就可以传递信息了吗?他想起了船长给他讲过的哥伦布大海传信的事。信息传递是多么重要啊!41岁的莫尔斯一位颇有成就的绘画教授决定放弃他的绘画事业,发明一种用电传信的方法电报。

  从此,莫尔斯走上了科学发明的崎岖道路。没有电学知识,他便如饥似渴地学习。遇到一些自己不懂的问题,他便向大电学家亨利等请教。他的画室也成了电学试验室。画架、画笔、石膏像等都被堆在角落,电池、电线以及各种工具成了房间的主角。

  很快,莫尔斯就掌握了电磁基本知识。他难备正式向电报发起冲击!

  莫尔斯从有关资料中得知,在他之前,早就有人设想用电传递信息。早在1753年,当时人类对电的认识还是处在静电感应时代,一位叫摩立孙的电学家,就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架设26根导线,每根导线代表一个字母。这样,当导线通电时,在导线的另一端,相应的纸条就被吸引,并记下这个字母。当时由于电源问题没有解决,因此摩立孙的实验未能进一步深入。

  3年过去了,莫尔斯不知画过多少张设计草图,做过多少次实验,可每一次都以失败而告终。他的积蓄也全部用完了,生活十分贫困。他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我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了!我的长袜一双双都破烂不堪,帽子也陈旧过时了。

  为了维持生活,莫尔斯于1836年不得不重操旧业,担任纽约大学艺术及设计教授。课余时间,他仍然继续从事电报发明工作。

  莫尔斯也开始反思自己失败的原因,以便确定下一阶段的研制方向。他想到,在他之前的科学家,往往是为了表达26个字母而设计了极为复杂的设备,而复杂的设备制作起来谈何容易。他意识到,必须把26个字母的信息传递方法加以简化,这样电报机的结构才会简单一些。于是,他在科学笔记中写道:

  电流是神速的,如果它能够不停顿地走10英里,我就让它走遍全世界。电流只要截止片刻,就会出现火花;没有火花是另一种符号;没有火花的时间长些又是一种符号。这里有3种符号可以组合起来,代表数字和字母。它们可以构成全部字母,文字就能够通过导线传送了。其结果,在远处能记录消息的崭新工具就能实现了!

  用什么符号代替26个英文字母呢?莫尔斯苦苦思索。他画了许多符号:点、横线、曲线、正方形、三角形。最后,他决定用点、横线和空白共同承担起发报机的信息传递任务。他为每一个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设计出代表符号,这些代表符号由不同的点、横线和空白组成。这是电信史上最早的编码。后人称它为莫尔斯电码。

  有了电码,莫尔斯马上着手研制电报机。他在极度贫困的状态下,进行研制工作。终于在1837年9月4日,莫尔斯制造出了一台电报机。它的发报装置很简单,是由电键和一组电池组成。按下电键,便有电流通过。按的时间短促表示点信号,按的时间长些表示横线信号。它的收报机装置较复杂,是由一只电磁铁及有关附件组成的。当有电流通过时,电磁铁便产生磁性,这样由电磁铁控制的笔也就在纸上记录下点或横线。这台发报机的有效工作距离为500米。

  之后,莫尔斯又对这台发报机进行了改进。

  该在实践中检验发报机的性能了。莫尔斯计划在华盛顿与巴尔的摩两个城市之间,架设一条长约64公里的线路。为此,他请求美国国会资助3万美元,作为实验经费。国会经过长时间的激烈辩论,终于在1843年3月,通过了资助莫尔斯实验的议案。

  1844年5月24日,在华盛顿国会大厦联邦最高法院会议厅里,进行电报发收试验。年过半百的莫尔斯在预先约定的时间,兴奋地向巴尔的摩发出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份电报。他的助手很快收到那份只有一句话的电报:上帝创造了何等的奇迹!

  对莫尔斯来说,这是一个阳光最灿烂的日子!晚上他给兄弟写了一封信。信中他在解释为什么用《圣经》里的一句话作为第份电报的内容时,写道:当一项发明竞创造了如此的奇迹,而它又曾经如此备受怀疑,可是最终从幻境中走出,成为活生生的现实时,没有比这句虔诚的感叹语更为恰当的了。

  电报的发明,揭开了电信史上新的一页。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xiaorob.com/zuowen/jingpin/82575.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关于莫愁湖上的大泡泡的作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