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展开全部

收起全部

关于期中反思的作文

精品作文 时间:2023-07-29 01:03:20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稿

《关于期中反思的作文》【第一篇】

期中反思


今天,数学考试成绩下来了,我只考了62分!一想到回家后父母听到我考了62分的成绩之后的心情,心里很不舒服,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回家了。
坐在公车上,望着窗外快速掠过的景物,呆呆的抓着手把,心里一遍又一遍的问自己:为什么只考了62分?为什么不用功在学习上?为什么上课不认真听讲?想着想着,天慢慢黑了下来,眼前的景物渐渐的模糊了。
到站了,我看见爸爸在寒风中等着我的出现,当他看见我的时候,边喊我上车,边问我数学成绩下来了吗?我默默的说:下来了。他问我考了多少分,我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来一个字。这是,他说:不及格?,我使劲的摇了摇头,他问我考多少,我说考了62分,我见他皱了皱眉,然后又松了下来,心平气和地问:你尽力了吗?我点了点头,他说:尽力了就好,下次别考这么低了,记得上课认真听讲,别走神。还有,考试前再好好复习复习,知道了吗?我点了点头。接着眼眶湿润了,心里很不是滋味,下定决心,一定好好学习考一个令你们满意的成绩! 简评:文章虽然不长,但是充满了深情。虽然只是一件小事,但是通过自己和父亲的对话,自己前后心情的对比,表达出了父亲对自己的宽容和关爱。真是一个好爸爸!!!希望小作者可以好好努力,考出一个好成绩回应自己爸爸对自己的爱,加油!

《关于期中反思的作文》【第二篇】

期中反思


今天,数学考试成绩下来了,我只考了62分!一想到回家后父母听到我考了62分的成绩之后的心情,心里很不舒服,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回家了。
坐在公车上,望着窗外快速掠过的景物,呆呆的抓着手把,心里一遍又一遍的问自己:为什么只考了62分?为什么不用功在学习上?为什么上课不认真听讲?想着想着,天慢慢黑了下来,眼前的景物渐渐的模糊了。
到站了,我看见爸爸在寒风中等着我的出现,当他看见我的时候,边喊我上车,边问我数学成绩下来了吗?我默默的说:下来了。他问我考了多少分,我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来一个字。这是,他说:不及格?,我使劲的摇了摇头,他问我考多少,我说考了62分,我见他皱了皱眉,然后又松了下来,心平气和地问:你尽力了吗?我点了点头,他说:尽力了就好,下次别考这么低了,记得上课认真听讲,别走神。还有,考试前再好好复习复习,知道了吗?我点了点头。接着眼眶湿润了,心里很不是滋味,下定决心,一定好好学习考一个令你们满意的成绩! 简评:文章虽然不长,但是充满了深情。虽然只是一件小事,但是通过自己和父亲的对话,自己前后心情的对比,表达出了父亲对自己的宽容和关爱。真是一个好爸爸!!!希望小作者可以好好努力,考出一个好成绩回应自己爸爸对自己的爱,加油!

《关于期中复习及考前模拟的作文》【第三篇】

期中复习及考前模拟

期中复习及考前模拟   
二. 重点、难点分析   
1. 了解基础知识的复习方法。   
2. 了解阅读的方法。   
3. 掌握作文的规范性要求。   
   
三. 复习课讲解   
(一)基础知识梳理:   
①汉语知识:   
语音(读准、拼对)   
汉字(音、形、义)   
词(结合语境解词、选词填空、用词造句)   
修辞[八种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对偶、设问、反问)的辨识和作用]   
②文学知识:   
积累重要的作家作品等知识   
③文体知识:   
——记叙文:记叙文六要素、记叙的顺序、记叙的人称、记叙的详略、记叙的材料与中心   
   
(二)文言文复习策略:   
①字音(通假字)   
②字义(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   
③句义(字义+句式)   
句式:   
④概括要点   
⑤理解性默写   
   
(三)现代文阅读方法:   
1. 相关知识填空:   
(1)表达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作手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描写人物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记叙的顺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记叙的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修辞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复习要点:   
(1)阅读记叙文,首先要能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2)阅读记叙文,要运用记叙文的文体知识对全文进行具体分析。   
(3)阅读记叙文,要学会进行段落分析。(中心句)   
(4)如何进行课外记叙文阅读分析。   
(5)如何解答记叙文的语段阅读题。    
3. 常见试题及答题思路:   
(1)分析人物的动作、肖像、语言、心理及其思想性格。   
●人物描写:正面描写——具体、形象地表现人物(做什么时)的思想性格。   
侧面描写——借助他人的反映来表现所刻画的人物(做什么时)的思想性格。   
(2)概括事件。(依次、重视“段”)   
●概括事件(谁/做什么)。   
(3)分析词语、句子的作用。   
●分析词语的作用   
“________”生动形象地描写了_______(主语)的______________特点。   
●分析句子的作用   
结构上:承上启下——结合文章内容,如何承上,如何启下;   
内容上:为下文写谁做什么做铺垫;写谁做什么与谁做什么对比,突出主人公的特点;   
主旨上:揭示中心。   
修辞上:用了___________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_______(主语)的______________特点。   
(4)把握文章的中心(卒章显志,注意议论抒情的段落)。   
(5)开放性试题:(结合文章内容,再联系生活实际,谈认识/分析本文的语言或写法特点)   
   
(四)作文指导   
1. 作文的结构   
类型一:   
一. (1)点题,引出事件。(50字左右)   
二.    
三. (6)扣题,点明中心、深化中心。(100字左右)   
   
类型二:   
一. (1)点题,引出事件。(50字左右)   
二.    
三. (5)扣题,点明中心、深化中心。(100字左右)   
2. 作文评分标准   
项目 分数及评分标准    
书写   
(10分) 10—9 8—7 6—5 4—0    
字迹工整   
标点正确   
错别字1—2个   
格式规范 字迹清楚   
标点大体正确   
错别字3—5个   
格式规范 字迹不够清楚   
标点错误较多   
错别字6-8个   
格式大体规范 字迹难以辨认   
标点错误很多   
错别字9个以上   
格式不规范    
内容   
(20分) 20—17 16—13 12—9 8—0    
符合题意   
内容充实   
中心明确 基本符合题意   
内容具体   
中心基本明确 不够符合题意   
内容不具体   
中心不够明确 不符合题意   
内容空洞   
中心不明确    
表达   
(30分) 30—26 25—21 20—16 15—0    
条理清楚   
结构合理   
语言通顺,   
偶有语病 条理基本清楚   
结构基本合理   
语言基本通顺,   
有3-5处语病 条理不够清楚   
结构不完整   
语言不够通顺,有6处以上语病 条理不清   
结构混乱   
语意不明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90分钟)   
一. 基础知识及运用。   
1. 为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告诫(  )   一瞬( )间    迸溅(  )   贮(  )蓄   
啜(  )泣   慷慨(  )    厄(  )运   雏形(  )   
2. 依据下列词语中的拼音写出汉字。   
小q(  ) ln(  )峋  tu(  )变  zhn(  )开   
假mi(  ) ɡū(  )负  zhu(  )壮  枯h(  )   
3. 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忍不住笑。          (    )   
②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  (    )   
③只能远远看见而不能接近。   (    )   
④得到很多益处。        (    )   
⑤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    )   
4. 下面每组词语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圈出,并在后面的括号中改正。   
a. 遭遇  光采  沉稳  忙碌  (   )   
b. 捉摸  短暂  振惊  掌握  (   )   
c. 祸福  翅膀  挣扎  搔扰  (   )   
d. 荒费  规律  应许  飞旋  (   )   
5. 成语词语填空。   
德高______   返___还___   忍俊______   明察______   
风声______   绝处______   举世______   患  患     
不耻______   ____灾____祸  险象______  花枝______   
温___知___   _______无为   
6. 依据提示填空。   
(1)老舍,____族人。原名____,著名________。代表作《      》《   》。本册我们学习过他的写景散文《       》。   
(2)《童趣》作者____,字____,____代________,本文选自《      》。   
(3)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可以为师矣。   
(5)海上生残夜,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谁家新燕啄春泥。   
(7)稻花香里说丰年,__________________。   
(8)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   
(9)我国的四大名著是罗贯中的《    》,施耐庵的《    》,曹雪芹的《    》,吴承恩的《    》。   
(10)“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这是《红楼梦》中的哪个人物。(________)   
在华容道上,义释曹操的是(________)。   
《水浒传》中有一位武艺高强的英雄,他与《三国演义》中的关羽出自同一宗室并使用同一种兵器,这个人是(________)。   
(11)请写出三句有关“月”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12)对对联:   
上联:书山有路勤为径;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联:读书破万卷;下联:_____________。   
   
二. 文言文阅读。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 给下面列出的文中加点的字写上拼音:   
省(  )  罔(   )  诲(   )  愠(  )   
2. 请写出文中的三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请写出下列三个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其意义:   
说:通“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   
女:通“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   
知:通“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   
4.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a. 人不知而不愠(  )    b. 温故而知新(  )   
c.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d. 死而后已(  )   
5.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两句话。   
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现代文阅读。   
(一)   
①a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b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晴,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②“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____(a、绊 b、伴 c、拌)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____(a、嘹 b、缭 c、燎)亮地响着。   
1. 请给①段文字拟一个小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解释②段中加点的词。   
(1)卖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宛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在②段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填在横线上,它们分别是(   )(   )(填序号)   
4. 第①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a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吹面不寒杨柳风”诗句中的“杨柳风”指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②段用诗句开头在文段中有什么作用?从哪个角度写出了风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请把试卷认真读完   
(1)某大公司要招聘一名总经理助理,广告刊登后,应聘材料像雪片一样飞来,经过认真挑选,50个人有幸被通知笔试。   
(2)考试那天,在临时的考场——公司会议室里,众考生个个踌躇满志,胸有成竹,都显出志在必得的信心。很快,考试就开始,考官把试卷发给每一个考生,只见试卷上题目是这样的:   
  综合测试题(限时3分钟)   
 1. 请把试卷认真读完;   
 2. 请在试卷的左上角,写上尊姓大名;   
 3. 请在你的姓名下面写上汉语拼音;   
 4. 请写出五种动物名称;   
 5. 请写出五种植物名称;   
 6. 请写出五种水果的名称;   
 7. 请写出五座中国城市;   
 8. 请写出五座外国城市;   
 9. 请写出五位中国科学家姓名;   
 10. 请写出五位外国科学家姓名;   
 11. 请举出五本中国古典名著;   
 12. 请举出五本外国文学名著;   
 13. 请写出五个成语;   
 14. 请写出五句歇后语;   
  (3)不少考生匆匆扫了扫试卷,马上就拿起笔,“沙沙沙”地在试卷上写了起来,考场的空气都因紧张而有些凝固。   
  (4)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时间很快就到了,除了有两三个人在规定的时间之内交卷外,其他人都忙着在试卷上答写。考官宣布考试结束、未按时交的试卷、一律作废时,考场上像炸开了锅,未交卷的考生纷纷抱怨:“时间这么短,题目又那么多,怎么可能按时交卷呢?”“对!题目又很偏!”   
  (5)只见考官面带着微笑,“很遗憾!虽然各位不能进入敝公司的下一轮考试,但不妨都把自己手上的试卷带走,做个纪念。再认真看看,或许会对你们今后有所帮助。”说完,他很有礼貌地告辞了。   
(6)听完考官的话,不少人拿起手中的试卷继续往下看,只见后面的题目是这样的:   
19. 请写出五个“认真”的同义词;   
20. 如果你已经看完了题目,请只做第2题。   
(选自2000年4月26日《北京晚报》)   
 1. 简述文章的内容。(包括起因、经过、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为什么考生中有两三个人能在规定的三分钟时间内交卷?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未交卷的考生纷纷抱怨”,他们抱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抱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对第(5)段中画线的语句,你是怎样理解的,你认为这份试卷对考生将会有什么帮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从文章所要表现的中心看,第(3)段画线部分作者这样描述是为了表明(  )   
a.众考生作答时,踌躇满志,胸有成竹。     
b.此次笔试时间紧,题量大,考生必须抓紧做。   
  c.多数考生没有按试卷要求作答。   
  d.众考生急于要展示自己的才能。   <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xiaorob.com/zuowen/jingpin/79792.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关于期中反思的作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