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展开全部

收起全部

关于誓死保卫钓鱼岛的作文

精品作文 时间:2023-07-13 01:10:38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稿

《关于誓死保卫钓鱼岛的作文》【第一篇】

誓死保卫钓鱼岛

  1.引子

  钓鱼岛,一向属于中国的领土,那个小小的岛,一直在中国境内,直到现在。

  钓鱼岛是钓鱼岛的主岛,是中国固有领土,位于中国东海,距温州市约356千米、福州市约385千米、基隆市约190千米,面积4.3838平方公里,周围海域面积约为17万平方公里。1972年美国将其行政管辖权连同琉球一起交给日本,历史上并不属于日本。中日钓鱼岛争议由此产生。1970年代开始,华人组织民间团体曾多次展开宣示主权的保钓运动。XX年9月10日起,中国有关部门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开展常态化监视监测;9月11日,央视首次播钓鱼岛天气预报。XX年9月17日,央视报道:中国学者发现1895年日政府就知道钓鱼岛是中国的。

  2.事情的经过

  好吧,故事从这里开始。

  还记得那天,妈妈问过我的那个问题:钓鱼岛是谁的?

  这不明摆着吗,我大声说了一句:中国!

  很好!妈妈对我说。

  我看了一眼报纸妈妈手中的报纸,上面写的:日本购买钓鱼岛!

  无边的愤怒,从我心中出来,太可恶了!这日本真是欺人太甚!

  。。。。。。。

  过后,我上网查了一下,上面写的:

  中国最早发现、开发钓鱼岛,通过先占取得主权。钓鱼岛及其附近海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民进行捕鱼、采药、避风、休息等活动的场所。至晚到明代就已经被中国人民发现、利用和命名。《更路簿》、《顺风相送》等中国古籍完整记载了中国渔民在此海域的航线。在1895年前长达5个世纪的时间里,中国一直在平稳地行使这些权利。

  琉球原是明、清两朝的藩属国,向明、清朝贡,明、清两朝均派遣使臣对琉球诸王进行册封。钓鱼岛位于前往琉球必经的航路上,册封使臣前往册封琉球诸王,均以这些岛屿为航海标志,所记《使琉球录》等官方文书,详细记载了前往琉球途经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的航海经历,反复确认了中琉边界,史实说明钓鱼岛不属于琉球的范围。

  中国政府有效统治和管理钓鱼岛,巩固了主权。历代中国政府都将钓鱼岛列入疆域之内,采取开发、利用和管理行政措施,行使主权,进行有效统治。1171年(南宋乾道七年),镇守福建的将领汪大猷在澎湖建立军营,遣将分屯各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在军事上隶属澎湖统辖,行政上由福建泉州晋江管理。明、清两朝均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列入疆土版图,划为海防管辖范围之内。1562年(明朝)《筹海图编》、1863年(清朝)《皇清中外一统舆图》均有清晰规定和标示。史实说明,中国政府通过多种形式管理钓鱼岛,有效行使和巩固了对钓鱼岛的主权。

  日本欲占

  1786年日本仙台藩人林子平制作的《三国通览图说》之《琉球国全图》已列出钓鱼岛群岛,并注明这是中国往琉球的航道,98年后,亦即1884年,日本福冈人古贺辰四郎声称发现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并向日本内务省申请划入日本国界(1894年至1933年古贺辰家族曾在主岛钓鱼岛开发鱼业加工场);日本内务卿山县有朋就此事致函外务卿井上馨。井上馨于1885年覆函说:此岛屿近清国之境,较之前番勘察已毕之大东岛方圆甚小,且清国已命其岛名。近日清国报纸等,风传我政府欲占台湾近旁之清国所属岛屿云云,对我国心怀猜疑,我国已屡遭清政府之警示。此时若公然骤施立国标诸策,则易为清国所疑。窃以为目下可暂使其实地勘察,细报港湾之形状及有无开发土地、物产之望,建立国标、开发诸事可留待他日。山县有朋因应井上馨建议,覆函冲绳,拒绝马上在钓鱼岛订立国标,并在信件强调事件勿让传媒得悉。

  日本侵占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在战争尾声时,日本于1895年1月14日通过内阁会议决定,声称钓鱼岛为无主地,在钓鱼岛建立标国标,正式划入日本版图。4月17日中日双方签定《马关条约》,注明将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割让与日本,条约又指明两国将按照此一条款,以及条约粘附的台湾地图,另行划定海界。

  在时序上,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占领与《马关条约》及中日战争有关,但日本人认为钓鱼岛并非从马关条约割让,中、日双方此后亦没有正式划下仔细的海界。

  二战转交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明确规定了日本的领土范围。1943年12月中、美、英《开罗宣言》规定,三国的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XX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的一切岛屿,务使日本将所窃取于中国的领土归还中国。日本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的其他土地,亦务将日本驱逐出境。

  1945年的《波茨坦公告》再次确认《开罗宣言》的上述规定必将实施,更将日本的主权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1946年1月29日,《联合国最高司令部训令第667号》明确规定了日本版图的范围,即日本的四个主要岛屿(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及包括对马诸岛、北纬30度以南的琉球诸岛的约1000个邻近小岛。《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确定的日本领土范围是明确的,其中根本不包括钓鱼岛。

  1951年9月8日,日美将对日作战战胜国的中国和苏联排除在外,私下达成《旧金山和约》,将北纬29以南的南西群岛(包括琉球群岛及大东群岛)等交由美国托管。1953年12月25日,美国琉球民政府发布的《琉球列岛的地理的境界》(第27号布告),将当时美国政府和琉球政府管辖的区域定为包括北纬24、东经122区域内各岛、小岛、环形礁、岩礁及领海。这份布告所确定的范围将中国领土钓鱼岛挟带其中。1971年6月17日,日美签订归还冲绳协定时,这些岛屿也被划入归还区域。日本政府据此主张对钓鱼岛的领土主权。

  保钓运动

  1971年12月30日,中国外交部的声明指出:美日两国在归还冲绳协定中,把我国钓鱼岛等岛屿列入归还区域,完全是非法的,这丝毫不能改变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钓鱼岛等岛屿的领土主权。美国政府也表示:把原从日本取得的对这些岛屿的行政权归还给日本,毫不损害有关主权的主张。美国既不能给日本增加在它们将这些岛屿行政权移交给我们之前所拥有的法律权利,也不能因为归还给日本行政权而削弱其他要求者的权利。对此等岛屿的任何争议的要求均为当事者所应彼此解决的事项。直到1996年9月11日,美国政府发言人伯恩斯仍表示:美国既不承认也不支持任何国家对钓鱼列岛的主权主张。

  对于美日之间私下签署的没有中华人民共和中国合法政府参加的所谓《旧金山和约》,中国政府在1951年9月8日发表的声明中就已指出其非法性。据此产生的托管和归还,将钓鱼岛裹挟其中,侵犯了中国的领土主权,也成为中日领土之争的根源。《旧金山和约》及其他相关规定,无权涉及和决定中国领土的归属问题,不能产生将钓鱼岛主权授予日本的法律后果。日本的领土范围本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通过《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加以确定,但二战以后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没有停止动作。先是毁掉岛上的中国标记,再对诸岛重新命名,在岛上修建机场等设施。近年来,更以所谓民间行为为先导,企图造成一种实际控制的既成事实,再以租借、接管等所谓政府行为,渐进式铺垫占据钓鱼岛的法律基础,以期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但是,鉴于日本对钓鱼岛主权主张和侵占行为的非法性,日本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所谓政府行为,既无合法依据,也不构成国家权利的行使,自始即无法律效力,今后也不能产生法律效力。

  199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中的领土条款,明确规定钓鱼岛等岛屿是中国领土,重申了钓鱼岛等岛屿属于中国领土的法律属性。

  XX年,保钓人士首次登岛。3月24日6点26分,来自中国大陆的七位保钓人士,在全球范围内保钓运动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以来,第一次登上这块深海中的翡翠中国钓鱼岛。请记住这七个名字,他们是:冯锦华、张立昆、尹东明、胡显峰、王喜强、方卫强和殷敏洪。

  XX年,中国海监执法船开赴钓鱼岛,既是依法行使对中国领土钓鱼岛及其附近海域的巡航执法,也是中国行使对钓鱼岛主权的具体体现。

  XX年8月15日,抗战胜利67周年纪念日;两岸三地的7名保钓人士乘坐启丰二号成功登上钓鱼岛。

  历史背景

  中国关于钓鱼岛的最早记载可追溯到千年前的隋朝,那时中国的台湾和钓鱼岛邻近着另一个独立的国家叫琉球,隋炀帝曾派使臣朱宽召其归顺,又曾派陈棱、周镇州等率军攻打,途中经过钓鱼岛。

  中国有关领有钓鱼岛的最早文献,至少可上溯至明朝永乐元年(14XX年)的《顺风相送》至明朝,中国人杨载在一三七二年首先驻足钓鱼岛。其间明人在台湾辖区钓鱼岛采珠集药、捕鱼开发从未间断过。明朝中叶,戚继光等抗击倭寇时,就以钓鱼岛为战略防线。一六〇二年日本侵犯琉球,琉球从此遭日人监督内政四十余年。一六五四年清康熙帝册封琉球王为尚质王,定两年进贡一次,称中国为父国,用大清年号。明清期间的多幅疆海图都清楚标明钓鱼岛为中国的一部分。

  清代名著《浮生六记》的佚文,就是清代学者钱泳的手写笔记《记事珠》。正是他的亲手抄录,得以保留下沈复所著的《浮生六记》的第五记《海国记》。日本主张对钓鱼岛拥有主权的理由之一,是日本人古贺辰四郎在1884年发现该岛,而沈复发现钓鱼岛的时间为18XX年,比日本人早76年。海峡两岸学者聚首南京,进一步考证钱泳的手抄本《海国记》。来自台湾师范大学的蔡根祥教授,江苏省社科院文学所原所长萧相恺以及古书发现者彭令,向本报记者独家披露了文物发现及验证的幕后曲折传奇故事。

  由中国太平洋学会召集举办,审阅评估《册封琉球国记略》(《海国记》,清沈复著《浮生六记》卷五)原件专家认证会,于XX年9月11日上午在京召开。海峡两岸专家学者经过缜密研讨,确认了文中所记清嘉庆十三年(公元18XX年),作者在使琉球途中与在琉球所见所闻的6200余字出自古典《浮生六记》卷五初稿《海国记》。文中明确记述了古钓鱼台(岛)归属中国。

  《记事珠》,发现在钱泳的笔下,有清嘉庆十三年册封琉球国的记载、许多关于琉球风物的详细记载,还有沈复的身世及《浮生六记》各卷的标题,共18页,6200余字。公元18XX年,沈复随同齐鲲、费锡章出使硫球。《海国记》中记叙着《浮生六记》沈复出使途中的见闻。当船行中硫边境时,沈复以55个字简洁生动地记载下钓鱼岛领域祭海的场景:十三日辰刻见钓鱼台,形如笔架。遥祭黑水沟,遂叩祷于天后,忽见白燕大如鸥,绕樯而飞。是日即转风。十四日早,隐隐见姑米山,入琉球界矣。

  钓鱼岛!钓鱼岛!上面哪个不是中国!

  钓鱼岛是中国的!

  3.为什么日本偏偏看上中国

  据我妈妈说,日本也曾经看过俄罗斯的一个小岛上。可是,为什么日本却不抢俄罗斯的呢?我又上网查了一下:

  原来,俄罗斯力量强大,军事发达,所以才不敢。

  原来,中国为什么受欺负,就是力量不强大!

  我们中国虽说抗战胜利,可在日本眼里,还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国,还是一个被当做殖民地的弱国!

  我们已经强大起来了,不再被人欺负了!

  誓死保卫钓鱼岛!

  4.祖国在强大

  刚看一篇文章,写的《我国的装备让日本怕了》

  我们终于强大了!

  我们祖国强大了!

  我感觉,我们国家在发展,国家在强大!

  钓鱼岛是对我们国家的一次考验,怕什么!

  我们一定能赢的!

  相信我,一定的!

  5.结尾

  钓鱼岛是谁的?

  中国

  真有一种男儿掉泪的悲沧

六年级:请按照我上学

《关于收藏幸福的作文》【第二篇】

  幸福有许多,比如在你心情低落时,家人对你的鼓励;在你伤心时,朋友在你身旁安慰着你

  但是有些人所谓的幸福,并非是真正的幸福,比如有人将有钱比做幸福;有人以为随心所欲,无法无天就是幸福了;还有人将功名荣誉当做幸福

  其实,他们都错了,这些幸福大都都建立在物质与名誉之上,并非是真正的幸福,因为真正的幸福会使人的内心感受到最真挚的温暖,就像阳光普照大地一般,所以真正的幸福很少有真正的体现,它是需要我们精心收藏的。

  不要以为幸福直接等于金钱;不要以为幸福直接等于爱情;不要以为幸福直接就是随心所欲;不要以为幸福直接等于香车,功名利禄。幸福是特别的,他有灵性,是需要微妙对应的。只有懂得才会收藏,只有懂得品位才能抓住幸福。幸福,是拿起来与放下不一样的。

  希望我们能多收藏一些幸福,多品味一些幸福,因为人生需要他,我们活着就是为了这所谓的幸福啊。

湖南省株洲市景炎学校1011班六年级:段子韬

  点评:小作者以收藏幸福为题,相信也是对幸福有自己的看法。

  文章笔墨多放在了幸福是什么这一问题上,但对于收藏幸福要如何去做,这一点是没有写到的。可见,小作者在审题时有所偏差,我们如何让去收藏幸福,既然幸福不等于金钱、爱情、名誉,那幸福是什么?中心有待明确,文章还须从审题、中心下手进行修改。

  点评老师:张莹莹老师

《关于收藏阳光的作文》【第三篇】

  阳光可以给我们温暖,照亮我们的心房,对于同学之间,我们应该收藏阳光,这样我们就能时刻拥有灿烂的笑容,但是今天我跟同桌吵架了,我们吵得很凶,最后谁也不理谁了。

  晚上躺在床上久久难以入眠,冰凉的雨点重重的砸在玻璃上,马路上,屋顶上想着今天我和他吵的面红耳赤,不欢而散。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父母不在身边的他会不会有困难可他总喜欢逞强。这么冷他不会病了吧。

  想着已前我们整天在一起嬉闹也没红过脸,而这次却为什么非要这样。以前我们吃饭总是两份相同的饭菜并排放在一起。现在已经两顿饭没在一起吃了,连自己吃了什么都忘记了。我们总是不分彼此,同甘共苦。这时一丝丝悔意从心头涌出来

  第二天天一亮,我就去他家找他了,想跟他道歉,当我走出门的那一刻,我看到了他在我家门口等我,这个时候阳光已经出来了,照的他金灿灿的,我们都会心的笑了,让我们一起收藏阳光吧。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xiaorob.com/zuowen/jingpin/75290.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关于誓死保卫钓鱼岛的作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