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展开全部

收起全部

关于文言文翻译十点失误的作文

精品作文 时间:2023-06-26 01:02:47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稿

《关于文言文翻译十点失误的作文》【第一篇】

  一、文言文翻译的要求

  翻译文言文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就是要使译文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就是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雅”就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就是要使译文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

  二、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在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三、文言文翻译的失误形式

  (一)不需翻译的强行翻译在文言文中凡是国名、地名,人名,官名、帝号,年号、器物名、度量衡等,在翻译时,可以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不用翻译,因为这些词一般都无法与现代汉语对译。如: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译成:晋国侯王和秦国霸主包围郑国,因为郑国对晋国无礼。

  (二)以今义当古义有的词语随着社会的发展,意义已经变化了,有的词义广大,有的词义缩小,有的词义转移,有的词感情色彩变化,有的名称说法改变。因此,要根据原文的语境确定词义,且不可以今义当古义。下面几例翻译均是不妥的。

  1、是女子不好……得要求好女。《西门豹治邺》

  译成:这个女子品质不好……应该再找个品质好的女子。

  2、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苏武传》

  译成:使者听了很高兴,按照常惠说的来辞让单于。

  3、(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译成:老虎咬断驴子的喉咙,吃完驴子的肉,才到树林中去。

  4、先帝不以臣卑鄙。

  译成:先帝(刘备)不认为我卑鄙无耻。

  这四句翻译均犯了以今义译古义的毛病。例1的“好”属于词义扩大。在古代是指女子相貌好看,而现在指一切美好的性质,对人、对事、对物都可以修饰限制。译句应改成“这个女子长得不漂亮”。

  例2的“让”属于词义缩小,在古代汉语中既可以表“辞让、谦让”之意,又可表“责备”之意,而现在只用于“辞让、谦让”的意思。译句中的“辞让”应改为“责备”。

  例3的“去”是词义转移,由古义“离开某地”的意思,后来转移为“到某地去”。意义完全相反。译句中的“才到树林中去”,应改为“才离开”。

  例4的“卑鄙”属于感情色彩变化。在古代这个词是中性词,指地位低下,见识浅陋。现在是贬义词,指人的行为或品质恶劣。译句中的以今义当古义,应改为古义。

  (三)该译的词没有译出来例如:

  以相如功大,拜上卿。

  译成:以蔺相如的功劳大,拜他为上卿。

  译句没有把“以”译出来,应当译成“因为”,也没有把“拜”译出来,应当译成“任命”才算正确。

  (四)词语翻译得不恰当例如: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译成:不爱惜珍珠宝器肥田沃土。

  译句中把“爱”译成“爱惜”不当,“爱”有爱惜之意,但在这个句子中是“吝啬”的意思。

  (五)该删除的词语仍然保留

  例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译成:从师学习的风尚也已经很久不存在了。

  译句中没把原句中的“也“删去,造成错误。其实原句中的“也”是句中语气助词,起到舒缓语气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在翻译时,完全可以去掉。在文言文中有些只表示停顿、凑足音节,或者起语气作用的助词,或者起连接作用的虚词,它们没有实在的意义,虽然在原文中是必不可少的,但在翻译时,因为没有相当的词可以用来表示它,应该删除不译。比如表示判断的“者”和“也”或“……者也”“者……也……”,在翻译时应该从译句中去掉,并在适当的地方加上判断词“是”。

  (六)省略成分没有译出。文言文中,有的省略成分没有必要翻译出来,但也有的省略成分必须翻译出来语意才完全如:

  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司马光《赤壁之战》)

  译成:孙权给群臣看,没有谁不吓得改变了脸色的。

  句中的“以”后面省略“之”,指代曹操的书信,而译句中没有译出来,应该在“孙权”的后边加上“把曹操的书信”,语言才显得清晰完整。

  (七)该增添的内容没有增添在翻译时,有时为了文句符合现代汉语习惯,必须增添一些内容,才算恰当,如:

  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

  译成:现在刘表刚刚死亡,两儿子不团结。

  在数词“两”后边加上量词“个”,语气才显得流畅。再如: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译成:因此,先主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他。译句中在数词“三”后加上量词“次”字。

  (八)无中生有地增添内容一般说来,文言文翻译必须要尊重原文的内容,不能根据个人的好恶增添一些内容,以至违背原文的意思。否则,就会造成失误,例如: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成:很多人在一起走,肯定有品行高洁,学有专长,乐于助人并且可以当我老师的人在里面。

  译句中的“品行高洁、学有专长,乐于助人的人”原句中没有这个内容,是翻译者随意加进去的,应删去,才符合原句的意思。

  (九)应当译出的意思却遗漏了没有把全句的意思说出来,只说出了一部分意思。例如: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译成:孔子说:“学习后要复习,不也是很高兴的事吗?”

  译句把“时”的意思漏掉了,应该在“复习”前加上“按时”二字,才是意思完整的译句。

  (十)译句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在古代汉语中,有一种倒装句,这种句子在翻译时,一般说来,要恢复成现代汉语的正常句式,例如: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译成:寻找人可以出使回报秦国的,没有找到。

  这个句子翻译的不妥,因为原句是定语后置,在翻译时必须把定语放回到中心词前边,正确的翻译是:

  寻找可以出使回报秦国的人,却没有找到。再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译成:蚯蚓没有爪子和牙齿的锋利,筋骨的强壮。

  这个译句没有按定语后置的特点来译,正确的翻译应该是: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壮的筋骨

《关于文言文复习五个一的作文》【第二篇】

  文言阅读是历届小升初的重要内容(分值占20分之多),也是高中同学复习中的一个难点,笔者结合高中教学实际,提出如下“五个一”,希望对同学们文言复习有所补益。

  一、把握一个联系——古汉语与现代汉语的联系

  数千年来,汉语是唯一不曾中断过的语言。现代汉语是在古汉语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与古汉语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明确现代汉语与古汉语的联系,充分利用已有的现代汉语知识储备,对我们学习文言有很大的帮助。爱语文网首先,古汉语的基本句式与现代汉语相同,其一般完全句式都为“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补语”。根据这个基本句式,我们完全可以结合已有的现代汉语知识推测特定位置的词语的语法功能和大致意义。爱语文网其次,古汉语的特殊句式和词语活用常常是以现代汉语的句式和词语功能作参照比较得来的,我们完全可以根据词语的句位和基本句式加以分析推测出来。比如:古之人不余欺也!“余”作“欺”的宾语,本应在“欺”后,所以这是一个宾语前置句:“春风又绿江南岸”,“绿”是形容词,不能带宾语,但在本句中却处于谓语位置并带了宾语“江南岸”,我们可确定其活用作了动词(使动用法)。爱语文网第三,单音与双音的关系。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为主;但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是在古汉语的单音节词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或者在古汉语单音词前或后加上词缀,如“虎”—“老虎”,“女”—“女儿”;或者在单音节词前或后加上近义或反义语素,如“觉”—“觉醒”,“弟”—“兄弟”;当然也有换为完全不同的双音词的,如“目”—“眼睛”。明白这个联系,我们常常可以充分调动已有的现代汉语词汇,在自己已有的词库里找到与文言词有联系的合适的词语。当然,我们也要注意不要把文言中的两个单音词(如“地方”“妻子”“其实”等)误认为现代汉语的一个双音词,也不可把文言中少数的双音词(“玲珑”“婚姻”“作息”)硬作两个词处理。爱语文网总之,建立这一联系,有助于建立同学们的语言系统,树立同学们学习古汉语的信心:对于古汉语,我们不是从零开始!

  二、建立一个体系——文言知识系统

  许多同学学习文言的效率低,主要原因就是文言知识零碎,没有建立一个完备的文言知识系统。笔者认为,一个完整的文言知识系统包括词法系统和句法系统。爱语文网文言词法系统包括虚词和实词。虚词的运用是古汉语和现代汉语最突出的区别,文言的语法关系除了和现代汉语一样通过语序体现外,另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虚词。历届小升初都事先在《考试说明》中划定了虚词考查范围,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对其用法作到烂熟于心,并在平时学习中多揣摩体会。对于文言实词,学习的基本方法就是积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注意以下一些词语和词语使用现象:古今异义词、多义词、通假字、兼词、偏义复词、词类活用等。爱语文网文言句法系统的重点是文言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在平时的文言学习中,同学们一定要善于总结其规律,认清其标志,并加以归纳整理。有了系统的句法知识,我们才更易辨识句式,进行正确的调整和翻译。比如宾语前置句三条规律: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如“未之有也”;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如“沛公安在”;一般名词作宾语,常用“之”或“是”作提宾标志,如“句读之不知”“惟命是从”等。定语后置句常用“之”“之……者”作标志,如“以身之察察”“石之铿然有声者”等。介词结构后置常用“于”“以”作标志,被动句常用“见”“于”“见(受)……于”“为……所”“被”等作标志。爱语文网建立文言知识体系,明白文言学习重点,我们在平时文言复习中才能有的放矢,学有所获,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确定一条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既是中学阶段进行文言学习的基本方法,也是文言翻译检测的基本要求。在平时的文言学习中,同学们一定要有字字落实的意识,力求弄清每一个字词含义,这样学习,才有助于夯实文言基础,形成对文言词汇的感悟力。在做日常翻译练习时,更应该做到字字落实,并能结合上下文加以调整,力求做到句式、语气都忠实于原文。在确实无法进行直译或直译不符合现代汉语语言习惯时,才酌情采用意译手段。

  四、掌握一个口诀——对(译)替(换)调(整)删(减)保(留)补(充)

  为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我们还应掌握这个翻译口诀。“对”即对译,就是根据现代汉语双音词与古汉语双音词对应的关系,充分调动已有现代词汇,直接把单音词翻译为双音词。如:晏子使楚。使,出使;楚,楚国。爱语文网“替”即替换,包括古今异义词、通假字、固定结构等。如“孰与”替换为“与相比,哪一个更”:“槌床便大怒”,床,坐具。爱语文网“调”即调整,对文言中的特殊句式以及不符合现代汉语的一些说法加以调整,使之流畅规范。爱语文网“删”即删减文言中的偏义复词、发语词、部分语助词等。爱语文网“补”即补充文言中某些省略成分。并非所有省略的东西都需补出,只是如果不补出就要影响语义表达的地方我们才补出。如:“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在翻译中,第二个省略的主语我们就可不补出,但第三个省略的主语就非补出不可。爱语文网“保”即保留,古文中的专名,如人名、地名、器物名、官职名等,在翻译中可直接保留。爱语文网在翻译中,常念念这个口诀,可避免盲目性,提醒自己努力做到字字落实。

  五、明确一条复习思路——立足课本,重视读本,辐射课外

  语言的学习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文言学习也不例外。新教材的课本和读本中都为我们提供了大量学习的范例,我们应利用好教材这个例子。就小升初的角度说,一般虚词、实词的考查都要结合教材中的句子出题比较,这也要求我们学好教材。部分同学在复习中忽视教材学习,一味做练习,这是极为失策的。

《关于文言文教材复习的三个要求的作文》【第三篇】

  对于文言文而言,复习教材是最基本的,也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没有课内的文言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就无法向课外迁移,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形成必须依赖于课本,然后才能走向课外。所以,我给小升初复习的学生提出三个要求,以确保小升初文言文过关。

  第一、熟读与背诵

  熟读的意义不用多讲,达到提示上句马上说出下句的程度,或者,说一个常见字,马上知道在哪一课的哪一句里有这个字,并且能说准它的意思。

  背诵要达到能写的程度,一字不差。

  第二、理解与翻译

  真正的理解不是看着注释或对照现成的翻译的理解,而是脱离了这些拐杖自己能读懂文字,并且用自己的话把它表达出来。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表达对文字的理解是衡量读懂与否的标准。

  第三、梳理与归纳

  文章中许多文言知识必须自己动手按一定的要求进行梳理归纳,使之有条理,自己能够一目了然,知道哪些是已经掌握哪些是待掌握的。这样就能建立自己的体系,做到心中有数。比如,拿一张纸,将不知道的句子写下来或把不懂的字写下来,复习完一遍,就专攻这些没掌握的词句,可以事半功倍。

  若能达到我说的这三个要求,文言文的复习就无虞了。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xiaorob.com/zuowen/jingpin/70052.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关于文言文翻译十点失误的作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