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做凤尾,不做鸡头
曾看过这样一则故事:一只小鸟掉了队,误打误撞跟上了一群凤凰,它发现自己从未飞得那么高,从未那么接近日出的灿烂,落日的余辉。小鸟坚持跟在凤凰队伍后面飞,一段时间后,小鸟又意外发现自己的翅膀长硬了,颜色火一样红,地上还有人指着他说:“看,凤凰。”这故事也有另外一个版本:一只小鸟发现一群在土里刨食的鸡,凭借着它的飞行本领。和在天空中的见多识广,小鸟理所当然的成为了鸡的首领。每一次出去觅食,它总是骄傲地走在第一个,身后便是一呼百应的鸡。一段时间后,小鸟发现自己不能飞上天空了,它努力的飞行,可只能飞在草堆上,还有人指着它嘲笑:“看,这只鸡还想飞上天呢。真好笑!”
许许多多的人都想做凤凰,可又有谁能忍受那卑贱。相反,鸡的一生碌碌无为,不受风吹雨淋,如是鸡头,该多么骄傲。所以更多的人选择了“鸡头”而放弃了“凤尾”。于是就有了“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俗语。俗语毕竟是俗语,只相信俗语,不就成了俗人一个?
而我选择凤尾,凤尾终究是凤凰,即便不能位居第一,但是能力超俗,鸡头即使是第一,可永远是鸡,能力低下,当大门打开时,万物一同竞争,才发现凤尾远远超过鸡头!
一个人要选择好的团队才能不断进取,跟强大的竞争对手在一起随时有掉队的危险,才能时刻激励自己,挑战自己超越自己,只有不断战胜自己,才能成为有中之凤!——这也许就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吧。
鸡头虽贵,不免临去一刀,凤尾虽卑,终有出头之日。
宁做凤尾,不做鸡头!——这就是我的选择。
柠檬草的味道
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人读死。——题记
一直认为,一本好书就像一丛“柠檬草”一样,虽然是非常抽象的,没有实物来得实在、具体,但却仿佛有那么一股清新、淡雅的微风,能够吹入每个人的心灵,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个人的身心乃至他的性格。
我个人非常喜欢读书,尤其是闻名中外的世界名著,虽然读的量并不多,但我自认为读得挺精。完全是因为郭沫若的一句话:“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人读死。”刚开始接触这句话时,我感到非常惊讶:书真有这么大的力量吗?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这句话便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对书的感悟也更深了。于是,在我心中,喜爱文学的种子也根深蒂固了。
小时候的我,从来都不会认真看书中的文字,最喜欢看的是书中美丽的插图。或许是因为当时的我认为看文字太无聊,密密麻麻像慢慢爬行的蚂蚁一样,特别恶心、令人讨厌;或许是因为我觉得看插图更有利于理解这本书的主题……长大一些了,愈来愈认为只看插图是小孩子式的幼稚行为,总认为自己长大了,便开始主动、认真地看起书中密密麻麻的文字来,渐渐的,经过日积月累,我便习惯了去看没有插图的书。现在的我,养成了几乎是“一目十行”的本领,而且喜欢与我那可爱聪颖的表妹一起捧着文言文的书籍或国外的著名文学小说,仔仔细细的去品味书中一点一滴的味道。这是一种美丽的享受,至少我认为是这样。
当然,因为我的爱读,书也带给了我不少“柠檬草的书香气”。
从书的香气中,我了解到了什么是“生吞活剥不是读书“。
从书的韵味中,我体验到了什么叫“一卷在手,夫复何求“。
于是,与书做伴的我:
孤独寂寞时,仿然看见了李清照吟诵“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时的枉然凝眉;
蹉跎韶华时,宛然听见了岳飞《满江红》中“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千古叮咛;
春风得意时,惊叹于“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的幽默;
折戢现沙时,折服于“离肠未语先断,算犹有凭高望远。更那堪衰草连天,飞梅弄晚”的共鸣。
渐渐的,我越来越坚信自己的想法:一本好书就像一丛柠檬草,虽然是一件比较抽象的东西,但却就是仿佛有那么一股清风,使人如痴如醉。于是,我也越来越坚信:读书可以使人变得美丽:读书可以使一个人的内涵丰富起来;读书可以使一个人的修养崇高起来;读书还可以使一个人的学养优雅起来……
读书不仅使我肚子里的“墨水”剧增,还潜移默化地使我的写作水平达到一个个更高的境界,让我获得了不少荣誉:
我曾经一直是学校的大队委。一次,我刚进入校门,两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便走过来,亲切地喊我:“大姐姐好!”还拽着我的手,可爱极了。我望了望她们,觉得似曾相识,仔细回忆后才想起,哦,原来,她们是我曾经教过的小朋友之一。没想到,她们还记得我!顿时,我的心底泛起层层幸福的涟漪。“大姐姐,你讲得可真好,一点都不无聊,还有一些好漂亮的句子,我到现在还记得呢!”其中的一位小朋友笑嘻嘻地告诉我。这可都是多看书带给我的功劳啊!我暗暗地想。
可以说,因为“柠檬草”,我的生活充实了许多;因为“柠檬草”,我的学习方便了许多……
“柠檬草的味道”清新又清馨,“柠檬草的味道”淡雅又幽雅,“柠檬草的味道”使我迷恋,使我沉醉。指导教师:顾卫红
凝聚
凝聚亲情,才会有幸福的家庭;
凝聚友谊,才会有温馨的集体;
凝聚爱心,才会有和谐的社会;
凝聚力量,才会有惊人的成就。
由此可见,凝聚力实在是太重要了,往大了说能创造一个和谐的社会,往小了说能造就一个幸福的家庭。
歌德曾经说过:只要有了凝聚力,没有什么是人类所做不到的。我认为的确如此。如果一个乐团的每一个人都没有凝聚力怎能创造出优美的乐章?怎能让观众们啧啧称赞?
就拿晨曦文学社的成员们来说,他们是具有极强的凝聚力。一心只为了想让社团变得越来越棒。他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怎能不成功?甚至他们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足以让其他成员了解,这不正是凝聚的力量吗?
刚刚过去的军训会演,给我们上了非常重要的一课团结。那么团结就是凝聚力。《团结就力量》里面写道: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军训会演里每一套成功、整齐的动作都凝聚着每一个人的辛酸与坚强。我们不泄气、不放弃,48双眼睛仿佛凝聚着整个世界。
想当年因为刘邦重用人才,有了大臣们凝聚的智慧与力量而得以成功,相反的项羽逼退了所有的人,于是凝聚力没有了,最后只好落荒而逃。从古至今,无数的例子告诉我们
凝聚才是最重要的。这就像在战场上奋勇的杀敌,带兵打败了是因为没有凝聚力,如果士兵们一心想着保家护国而不想着个人得失,那么我相信这支队伍一定是战无不胜的,这正如一个乐队,为何一个乐队演奏的如此动听?是因为他们的新凝聚到了一起。
同样是解一道数学题,一个人有可能不会,但多个人的智慧凝聚到一起,或许这道题就解决了。我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不是光靠一个人的力量,这里面凝聚着多少的汗水!是靠千千万万的科学家共同劳动的成果,凝聚着科学家们智慧与力量的结晶。
在每一个成功事迹的背后,都凝聚着智慧。毛泽东说过:一个好汉三个帮。那我希望在我的血液里流动着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叫凝聚力。愿十三亿中国人的力量凝聚起来,为保卫钓鱼岛一战。加油!
初三:晨曦文学社(封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