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吐以后
(上课后有一同学偶感不适,在地上吐了一些脏物。这时许多同学只顾捂着嘴鼻,老师正在思考怎样处理,而其中班长徐萌同学主动拿来扫帚清理掉。由此小作者发出一番感慨。)
今天上午第二节课,正当我们在语文的知识海洋中遨游时,一股异味打断了教室的安静。原来是徐胜同学呕吐了。
这时全班同学都捂住鼻子和嘴,一个个像小姐少爷一样,坐在位上一动不动,老师连忙让徐胜同学出去漱嘴。而那堆脏东西还在那儿没人来收拾。我看大家无动于衷,没一人去处理。就在这时一个人的身影映入大家的眼帘,她就是我们的班长徐萌。只见她走出教室,奔向厨房,铲来灰把脏东西盖住,拿扫把清理掉然后回到座位上上课,像没发生什么事一样。这时我们大家都在想:她怎么不怕脏啊,还敢去扫,我们躲都来不及。有的同学还说,她可能是故意做给老师看的,另外还有一些议论,但是我却不这么认为。还来不及让我多想,老师一声提醒,让我们的心重新回到了课堂。下课时我问徐萌对刚才一幕是怎么想的,徐萌说:“同学生病了,有困难,我们就应该热心去帮助人家,而不是做给别人和老师看,让老师表扬我。老师一不表扬你,你就不去做了,那样就不是真正的友谊。再说都不去清理,也会影响我们上课的,我看着脏物放在那也不是滋味,不如清理掉心里舒服些。”我被她说得满脸通红,感到十分尴尬,自己不应该怕脏而置之不理。
我想,真正热心去做一些对别人有益的事,就是大家都要有一颗金子般的心,相互帮助,相互理解,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和谐。
偶尔做作又何妨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中有一介布衣,名曰鲁仲年。此人平生无所求,惟有心愿浪天涯。不过其的确是个人才。此人乐善好施却认为别人予与其奖赏实乃对其之侮辱。世上有此般奇人异士,令齐王万分惊异,却不屑于他的自命清高。齐王说:“这都是他故意做作出来的,并没有可以称道的地方。”齐国一位大臣言:“世上的人不外乎两种,君子与小人,要知道,小人也懂得偶尔行善,但您会说那是故意做作,但君子又何尝不是?一个人想要成为一个君子,他便会刻意要求自己去做某些事,这也不过也是做作罢了。因此君子与小人的本质区别只在于君子懂得坚持,到了成为习惯的时候,也就成别人眼中君子;而小人大概也就是颇有心计的干一两次,所以“小人”的骂名是无法摘掉的。众人对人做作常常嗤之以鼻,但我认为做作并不尽然是坏事,起码对社会有利的做作,如果坚持,那就也不失为一件好事了。
想当年,项羽在巨鹿之战中大败秦军,令盛极一时大秦王朝土崩瓦解,却被刘邦攻破咸阳,自然心有不甘。刘邦也自觉不敌项羽,将咸阳拱手相让。接下来便是街知巷闻的“鸿门宴”。但楚霸王不听项伯好言相劝,只求名誉,却不对刘邦赶尽杀绝,以至于最后落了个乌江自刎的下场。像项羽这样的一介莽夫,不外乎只是偶尔行点伪善而已,有勇无谋,与小人的做事风格一致;刘邦虽是为了收拢人心而做作,但他坚持不懈,从咸阳做到长安,久之却成自然。因此,此人建立大汉王朝也是众望所归,民心所向了。如果当年西楚霸王坚持这样的做作,必定令天下人臣服,如此而来,恐怕中国的历史就要改写了。
中国pc业的龙头联想集团,自1990创立至今,以其售后服务的专业、负责、优秀赢得众多消费者的青睐。在pc这个特殊的行业里,人们购买品牌电脑时犹为重视售后服务。联想也十分重视这一点,他们从创立之初便开始打造一种令消费者满意的品服务,其后也不断完善。我们都明白商家的这种做法其实也是一种做作,但是他们将这种对社会、对人民有益的做作进行到底。如今,“联想”成为消费者心中的首选品牌,众多购买者也十分满意。现在的这种结果当初不也是做作吗?那我们是否应该重新理解这个词语?
现在的一些富商巨甲,总喜欢把自己伪装成乐善好施的好人,以掩盖其所干的一系列糗事。但是不管是这个名人或是那个家,无一例外的都乃心血来潮之作,因此别人对他们的看法也不会产生太大的改变。我认为,既然如此,这样的做作不要也罢,这简直是对这项纯洁的活动的亵渎。我们要的并不是一个富商偶尔象征性地施舍,而是那种持久的坚持,即使他的出发点也是做作。这些人偶尔的做作并不会使人们对其的看法与先前产生太大的反差。因为人们从来都不喜欢那些做作的行为。但是我认为,这种做作如果坚持到底,不仅会令人刮目相待,而且这种持久的行为也会令一个人的思想品质达到一个新的层次。如果坚持做作是这样的结果,那么偶尔做作又何妨?或许它是一种坚持的起点呢?
在道德沦丧、每况愈下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为了达到各种各样目的而去做作。但是我们不能仅仅用一件事的目的来衡量这件事的好与坏。如果这种做作是一种对社会、人民有益的坚持的起点,那么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也罢,在下说了这么多,不外乎也就是一句话:善“作”如为坚持始,偶尔做作又何妨?
偶然的友谊
回首往事,有时为无知而遗憾,有时为求知而渴盼,有时又为争吵而悔不当初. 不管怎样,都无法留住逝去的昨天,年少的岁月,有多少无奈, 又有多少成长的伤感, 落花的时节,唯独想起远在彼岸孤独的你—枫。“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这首诗,你还记得吗?离别的那天你告诉我:不要一味地注重物质的追求,要在年轻时就做好人生计划,在适当的时侯做适当的事情,不要等到将来追悔莫及.是啊。这首诗蕴含了多少你对我的期望。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时间就像是一位治愈师,抚平了我们离别的创伤。至今,我仍想起你落落大方﹑文质彬彬的举止行为,想起你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气势,也许这也是我无法战胜你的理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