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展开全部

收起全部

关于英雄本色的作文

精品作文 时间:2024-05-10 17:03:15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稿

《关于英雄本色的作文》【第一篇】

英雄本色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神威能奋武,儒雅更知文。天日心如镜,春秋义薄云。”的确,关羽自始至终都不失一个英雄的本色。    
  关云长单刀赴会,水淹七军,刮骨疗伤,……都将关羽的忠义之举,智勇之能,一展无遗,其虎牢关的英勇,白门楼上的恩义,令赤兔马都为之殉命,何况人乎?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麦城之战失利,关羽面临着心与血的生死抉择,以他的才能,一旦受降,富贵权力会一涌而至,“玉可碎不可损其白,竹可破不可毁其节”他背负着忠君的沧桑与巍峨,透着不尽的壮烈与苍凉,留给世人一个从容赴死的背影,赤诚,隽永……       
  其实在当时,见风使舵已成气候,哪国强大就降哪国的亦不少见,像马超,姜维,张松……或许在当时会威名远扬,但当历史沉淀到今日,他们也就暗淡无光了。一臣侍二主可以长安乐,但关羽宁死不降,蜀国的耻辱就是关羽的耻辱,这时,体面的义无反顾是唯一的。因为,中国人不仅活在生命的百年里,还注重活在千年的历史中。  
  余秋雨说过:“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关羽的悲剧,又蕴含着多少沧桑的感伤和无尽的苍凉!都说胜者为王,我却一直在心里称他为“失败了的英雄”,不管定语为何,他依然盈满炎黄脉搏的英雄本色。  
  关羽,演绎了千年不变的精魂,演绎了荡气回肠的凝重。  
  忠义永存, 英雄无愧!  

《关于英雄出少年的作文》【第二篇】

英雄出少年

  英雄出少年  
  德惠市第二实验小学四年一班  谢佳

  话说这奥运圣火即将进入山东境内,呼啦啦燃起了梁山众好汉的奥运热情。及时雨宋江又重出江湖,召来了水泊英雄的子孙后代,准备为奥运加油助威。
  首先挑选出八名身强力壮、力大过人的勇士,每天进行超常规的体能训练,为的就是传递圣火,报效国家。八位火炬手皆是步军头领的后人,他们每日摸爬滚打地训练,时刻准备迎接圣火的到来。
  奥运会开幕式怎能没有舞蹈?那是必须的。别看梁山泊原来女将不多,但后人中可是美女如云,且个个身手矫健,才艺过人。扈四娘精通芭蕾舞,孙三娘会跳拉丁舞,顾小嫂的钢琴曲行云流水。她们的母亲商量了一下,又挑选出几十名身材苗条、婀娜多姿的少女,组成梁山舞蹈队,请李师师督导排练,她们将芭蕾舞和拉丁舞组合精化,日日苦练,准备在奥运会开幕式上一展梁山风采。
  当然,各比赛项目也都有选派的运动员。智多星吴用如此这般安排了一番,然后宋江在忠义堂上宣布名单:八位水军头领的后人参加奥运会水上项目的比赛,由他们各自的家长负责训练;矮脚虎王英的儿子个头小体格壮,适合举重;时迁的儿子身轻如燕,参加体操队;小李广花荣的女儿学会了父亲的神箭法,和浪子燕青的儿子参加射击比赛;神行太保戴宗的一对龙凤胎儿女,不用说自然参加竞走比赛……
  你看吧,整个水泊梁山大寨是旗幡招展,号带飘扬,敲锣打鼓,声威震天。即将奔赴赛场的小将们,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他们不分白天黑夜地苦练,期待着为水泊梁山争得荣誉,一展梁山小将的虎虎雄风,也让梁山好汉的声威从此载入奥运史册!  

《关于英雄的抗战,伟大的作文》【第三篇】

英雄的抗战,伟大的胜利

2005-8-11 字数:4155收藏此页到都市网摘如果你来过北京,一定会被天安门广场上傲然矗立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所震撼。一眼,哪怕你只看了一眼,它的纯洁、它的威严、它的雄骨英姿,也将深深的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骨子里,愈久弥深。那里面所蕴含的,不只是几行文字,几幅浮雕,在它的柔和的光泽里面所折射出来的,是我们华夏子孙五千年不屈的民族精神,是东方龙的魂魄。今天,当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都在纪念六十年前那场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的时候,谁也不应该忘记,在世界的东方,一个伟大的民族,用两千万优秀儿女的鲜血,谱写了一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壮烈史诗。让我们肃立默哀,曾经为了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自由而壮烈捐躯的勇士,他们是世界的骄傲,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弹指一挥间。60年过去了!60多年前,那是怎样一场惊心动魄的历史呢?巴黎,两个星期就屈服了;欧洲,已然在希特勒的铁蹄下颤抖;伦敦,在法西斯的狂轰滥炸中苦苦支撑;莫斯科城下,苏联红军还在艰苦战斗;菲律宾、马来亚、荷属东印度、缅甸,几十万盟军无心恋战,草草抵抗了一下,整个东南亚便沦陷了;重庆和延安,中国人的两大支撑点,一场全民族的抗战正在如火如荼的展开。                   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离不开中国。历史不会忘记,正是抗战时间最长、付出代价最大、牵制和消灭日军最多的中国战场和艰苦卓绝抗战的中国人民,才使欧洲的反法西斯力量在最困难的时刻避免了受到凶狠的敌人两面夹击。为欧洲战场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正如当时政府所言“埋头苦干的中国人,将尽我们的力量所至,抵抗到底。我们将奋斗到最后的胜利,或最后的惨败。纵使大好河山,悠久历史,都被鲜血染红,或毁灭在熊熊的火眼之中,亦在所不惜。”正是在凭借着这种精神,中国迎来了抗战的最后胜利。                   让我们记下这样一堆数据: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相持阶段——即1939-1941年,中国战场牵制了日本陆军的大部分兵力,最高时达94%以上,1939年为83%,1940年为78%,1941年为70%。日本全部51个师团中有37个被牵制在了中国,延迟了日本在东方发动更大规模侵略的步伐,也延迟了德、意法西斯向英、法、苏联挑衅的步骤,为欧洲战场赢得了4年多的宝贵时间。到1943年11月美军在太平洋战场转入反攻时,中国战场仍牵制日本陆军兵力的54%以上。抗战8年,中国付出了3500万人的伤亡和6000亿美元的直接、间接经济损失,共歼灭日伪军170多万人。日本曾狂妄地叫嚣在3个月内灭亡中国,这种梦想在伟大的中国军民的英勇抵抗下肥皂泡一样的破灭了。                   1940年,正是中国战场最艰苦的时候,此时的德军横扫欧洲大陆,意大利参战,法国投降,英伦三岛吃紧,美国尚未介入,日本认为“南进”的绝好时机来临。在此关键时刻,中国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上发动了冬季攻势,中国军队以80多个师,在正面战场进行攻势作战达三个月之久,地域遍及皖南、赣北、湘北、鄂中、鄂北、豫南、豫北、绥西,共毙伤日伪军数万人,对日军是一个重大的打击。虽然并未达到扭转正面战场和收复失地的战果,自身也受到了巨大的损失,但打击了日军嚣张气焰,消耗了敌军大量兵力。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敌后战场展开了著名的百团大战,日军损失惨重,不得不增兵华北以挽救危局。                   1941年德国发动侵苏战争后,不断敦促日本在远东对苏动手。然而日本则始终没有能够向处于极端困难境地的苏联发动进攻,从而苏联避免了腹背受敌。两个横行一时的法西斯强国没有实现夹击苏联的战略企图,其中的重要原因是中国人民坚持进行的抗日战争有力地拖住了日军的后腿,完全打乱了日本的侵略计划。此期间,中国军队为了配合美、英军的对日作战,进行了第三次长沙会战,使日军遭受了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第一次大失败。正如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曾经有过生动的描述,“……应该感谢中国……假如没有中国……你想会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们可以一直冲向中东,与德国配合起来,进行一个大规模的夹攻,在近东会师,把俄国完全隔离起来,吞并埃及,斩断通往地中海的一切交通线……”                   1942年1月,日军大举进攻缅甸,此举既可以一举切断美英援华战略物资并孤立中国,又可以占领英美在缅甸的军事基地,伺机进攻印度,西进与德军会师中东。在强大的日军面前,东南亚盟军节节败退,正如当时的英国首相丘吉尔指出: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导致盟军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尽管当时中国正处于抗战极为困难的相持阶段,仍派出10万精锐部队组成远征军,紧急入缅支持英军作战。此后3年,中国军队在缅甸投入兵力30余万,歼灭日军6万余人,挽救了盟军在东南亚的危局,成功地粉碎了德意日法西斯将欧亚战场连成一片的企图。                   1944年,日本发动“一号作战”,一直打到贵州独山,企图达到摧毁美军空军基地和压迫中国政府投降的目的。国民党政府提出“确保黔边,屏障陪都,相机击破敌人”之方针,中国军队“不惜一切代价来进行保卫,以捍卫陪都”,造成日军重大伤亡。关于这一时间的正面战场,过去均以豫湘桂战场大溃败加以概括,事实上1944年正面战场形成了“东守西攻”的战略态势。例如中国军队6月在河南战役后期发动了灵宝战役,与沿陇海线西进的日军展开过激战,阻击了日军西犯潼关威逼关中的攻势,从而稳定了西安和大西北后方;并随着滇西战场的胜利,中国战场摆脱了遭受东西夹击的局面,为1945年东线战场反攻态势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从东西两线得失看,整个正面战场还是得大于失。                   中国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重大贡献,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中国抗战牵制了日军主力,使其无法实现“北进”战略,从而使苏联避免陷入东西两线作战的困境,并且得以从亚洲抽调50余万兵力投入欧洲对德作战;二是推迟了日本的“南进”计划,使盟国为实现“先欧后亚”战略赢得了时间;三是使日、德两国侵略军东西对进、会师中东的梦想彻底破灭;四是中国派出远征军入缅作战,解被困英军之危陆军兵力的54%以上。                   中国的抗战证明了自己是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力量。中国在战时是已经是同盟国“四强”之一,所以战后成为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是以巨大的民族牺牲和英勇奋斗争来的,自然当之无愧。正如英国《卫报》一篇题为《我们不能忘记我们在二战中是如何获胜》的文章说“……如果不是中国付出2000多万人牺牲的代价,在亚洲战场拖住了日本军队,日本军队就会在中国迅速取得胜利后进攻苏联后方,并控制太平洋地区。没有亚洲盟国的抵抗,西方盟国也将付出更大的牺牲……”但是,作为战胜国之一,中国在战后却遭受种种不公正的待遇,以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在英美苏等国一些历史学家关于二战的长篇巨著中,要么只字不提中国的抗战,要么对中国抗战的作用加以贬低甚至抹杀,这对于作出巨大贡献、付出惨重牺牲的中华民族来说,是极不公平的。这与很多年来,大陆著作只把正面战场中国军队的抗敌说成“不断大溃退”,而台湾则只把中共抗战说成“游而不击”有很大的原因。揆诸史实,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军队与日军进行22次大规模的惨烈会战,有时还主动发起攻势,恐怕不能简单地说它一直“消极抗战”。在敌后战场则发挥了重要作用,展开了多达十几万次的游击战争,大量牵制了日军。武汉会战以后,敌后战场更成为了抗日的主战场。正面战场也曾主动与敌后战场作战相配合,如统帅指挥机关(蒋介石、阎锡山、卫立煌)曾下令部署配合百团大战的情况。在战略防御阶段,两个战场主要是战役配合,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两个战场是战略配合。而日本进攻打击的主要对象是国民政府及其军队,它对敌后中国军队扫荡清乡作战不仅规模远不及正面战场对国民政府军队的进攻,而且目的仅限于巩固占领地。它要实现占领中国,主要是与国民政府军队作战。所以国民政府正面战场在中国抗日战争中处于主体地位,这应是不争的历史事实。以往因为政治原因贬低正面战场抗敌战绩,并将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分割开来的做法是错误的,中国的抗日战争战场是一个统一的战场——中国战场。所以,国共将士的作用都不可抹杀,讲述抗战历史,我们更应该从民族统一战线的角度来谈。抗日战争是中国全民族抵抗日本侵略进攻的战争,贬损正面战场的地位和战绩,也就必然贬损整个中国抗日战争。                   让我们记住这个光荣的时刻吧——1945年9月2日,东京湾米苏里号战列舰上,日本政府代表正式签字无条件投降。徐永昌代表中国政府在日本投降书上签字确认。中国举国欢庆。胜利的光荣属于所有为之付出过血汗的人们,它不应该为意识形态和党争所玷污——虽然之后国民党最终在大陆上失掉了民心,失去了政权——但是所有抗战有功的将士们,都不应该被忘记。                   在抗战胜利六十周年的时候,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地尊重和承认政见不同或者对立,甚至曾经兵戎相见的爱国人士在抗中的功勋,在历史问题上表现出政治和解与宽容的精神和胸襟,政府应该允许曾经是国军的抗日老战士穿着往日的军装,佩带勋章,在昔日的战旗下参加庆典。他们应该得到尊重,哪怕是迟到的尊重。是那些军装,那些勋章,那些旗帜,和他们为民族自由和生存而战的记忆联系在一起。这份记忆属于他们,也属于这个国家,属于子孙后代。那些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英雄,国民政府授予他们的荣誉,应该重新得到承认,起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xiaorob.com/zuowen/jingpin/170504.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关于英雄本色的作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