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展开全部

收起全部

《呼唤你的名字》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阅读理解 时间:2023-09-09 13:06:54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稿

呼唤你的名字

靳小荣

下了雪,小区里草地屋顶都白了。中午喝完咖啡去洗脸,听见有人在长声呼唤孩子。最近有个奇怪的感想,走在路上总希望有人叫我一声。人总是这么不甘寂寞的吧。

最近的一次被人大声呼唤是邮递员送挂号信。下九区在武大靠湖的最边上,是个老得像被废弃被遗忘的小区。当时写地址时我就怀疑它是否还通邮政,因为它没有通常管这类事情的门房传达室。后来果然过了很久这封邮件都没有到,我想是丢了,只有换个地址联系对方重寄了。有几天,总是中午听见一个声音喊净小龙虾!净小龙虾!心里觉得有点奇怪,难道还有卖相对的脏小龙虾或毛小龙虾吗?直到一天中午,在等信的焦虑中我顿悟,这是在叫我!叫的是靳小荣家!赶紧奔下楼去,果然是一个穿制服的邮递员,笑眯眯把邮件递给我签字,一点都没有不耐烦。我一面道歉让他喊了这么多天,一面问,你们送信都这样用喊的吗。他说,平信送到门口,挂号当面签收,上六楼麻烦,就在底下喊一声。我心想这太古朴了,也太不靠谱了。从此不敢用这个地址写信。

之所以对外面的叫声这样钝感,也是因为人们好久没有这样互相大声呼唤的习惯了。长妈妈给迅哥儿讲故事,说听见有陌生的声音叫你的名字千万不可答应,因为那是美女蛇,要来吃你的。现在的人注意保护自己的隐私,连名字也不随意让人知道,更不用说让人呼喊了,跟古人防美女蛇一般小心。以前每次离家,已经走到小区的路上,母亲犹在窗口探出身子大声喊着我们的名字,问某某东西带了没有,回不回来吃饭。跟她说,不要这样,被邻居路人听见了不好。小区里这样安静,不可像在农村一样大呼小叫。

是的,呼叫可能本来就是农村生活的一个习俗。小时候,父母在远处的田野里出工,中午饭熟了,奶奶就站在门口,双手做个喇叭筒,大声喊:正鄂嘞,可英嘞,回来吃饭唻唻唻!奶奶的声音高亢嘹亮,最后的尾音弯成个漂亮的虹形。马上远处就传来回答:回 来啦!到了中午,家家的呼唤声此起彼伏。我很羡慕大人们的呼叫简直是金声玉振,有时也自告奋勇地要喊。于是登上高处,像奶奶一样做个喇叭筒,扯起嗓子喊:爸爸哎妈哎,回来吃饭嘞一喊出口就很沮丧。首先,我不能喊父母的名字,爸爸妈妈多了,谁知道是哪个孩子在喊爸爸妈妈?再说,我的声音单薄短小,没传出多远似乎就飘散了。于是大吸一口气再喊。不知喊了多少遍,听到父亲宽厚的嗓音吆喝着回来啦!于是大功告成,跳下砖壁,喝杯粗茶润喉咙去了。

中午唤大人,晚上唤孩子。孩子们总是凑在一起玩得天昏地暗,夜深了也不回家。于是父母开始大声呼唤了,回来洗澡嘞,回来吃饭嘞,回来睡觉嘞呼唤从村子这头传到那头,一个路过的伯伯说,,你妈喊你了!这才恋恋不舍地作鸟兽散,跑回家去。没人敢多停留,一来可能孩子本来有听话的,二来怕回家棍棒伺候。除了在外面,在家里要你帮忙拿个东西,做点家务,放个牛打个猪草啥的,也是后院喊前庭,楼下唤楼上,你的名字是一天到晚被挂在嘴边叫的,所谓耳提面命是也。

现在的孩子不用大声呼叫了。有朋友说,自己的一对龙凤胎5岁了,第一次单独到小区游乐场去玩,大人站在楼上看还担心极了。现在孩子那么少那么金贵,坏人骗子那么多,大人很少敢离开孩子半步。孩子出去玩,大人坐在一边陪着,等孩子玩完了再领回家去。我们管这叫遛孩子。

家里也没有呼叫的声音。房子那么小那么紧凑,肚子咕咕叫几声家人都能听到,根本不用高声。以前,母亲一做好饭,就要大声喊开饭。隐在房间里工作的人,或许手上正有事还没做完,便很烦这一遍一遍的催促。在做饭的人,这当然是很大的委屈,饭菜凉了,味道打了折扣,自己的手艺没受到承认,有时还要麻烦再去回火热菜;后来做饭的人也就不叫了,抽油烟机一关,厨房的滑动门开,饭熟了。有空的话听到这声音就下楼来开饭,没空就都先工作等忙完再吃。

有时,走在校园里遇见同学,还会惊喜地叫出对方的名字。同学是越小时越亲切,读到现在这样大年纪,互相之间也不免矜持客气。都是工作过再来读书的,以前都做过老师,互相之间也就以老师相称,在导师们面前便混淆了,分不清老师同学。到了后来,以前做老师的矜持慢慢退去,大家都回归到学生的身份,于是叫名字也顺口了。不过,这么大的园子,住得又分散,能偶遇的机会微乎其微。

于是,走在路上,人群中,有时我会幻听出有人在叫我的名字。谁呢?许是故事中那条美女蛇吧。

【小题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因为小区里下了雪,作者独自一人过于寂寞,所以特别希望有人呼唤她的名字。

B.作者认为城市居民更喜欢安静的生活环境,所以才没有农村那样的大声呼叫。

C.文章深情回忆小时候在农村和呼唤有关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向往。

D.结尾段中的幻听和美女蛇,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呼唤名字的矛盾心理。

E.本文从日常生活小事入手,形象地表达了对当代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深入思考。

【小题2】文章第2段,作者写听错喊自己名字的这件事有什么作用?(5分)

【小题3】为什么人们没有互相大声呼唤的习惯了?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6分)

【答案】

【小题1】答A得1分,答D得2分,答E得2分。

【小题2】①证明人们好久没有互相大声呼唤的习惯了,以至于迟钝了。1分。②这种职业呼唤与作者渴望的呼唤差别很大,让作者担心。2分。③为下文写有关学科网呼唤的经历和思考做铺垫。2分。

【小题3】①现代人更加注重隐私。1分。②房子小,没必要。1分。③缺少安全感。2分。④生活节奏变快,生活方式越来越简单。2分。⑤人们对人际关系想法复杂,关系微妙。2分。⑥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加大了。2分。答出相关要点即给分,给满6分为止。

对文章分析理解的能力。此题会出现的干扰项有以下类型:以偏概全,张冠李戴,胡乱猜测等等。学生要善于对文章内容进行辩证分析、比较、推断。

考点: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考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xiaorob.com/zhuanti/ydlj/90472.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呼唤你的名字》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