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展开全部

收起全部

《在马克思马前的的讲话》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阅读理解 时间:2022-11-06 17:03:47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稿

预 习 案

一、阅读课文第12段,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在开头用了怎样的手法来表现马克思的逝世?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2、思考:把不可估量换成巨大空白换成严重情况,效果怎么样?

二、速读课文,3-7段,回答问题:

1、找出马克思一生中对人类的伟大贡献主要有哪些?

2、第6段在全文结构中的作用怎样?马克思是怎样认识科学的?

3、第8段中,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这一切又指什么?这一比喻起到了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4、第8段的段尾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是对马克思作出怎样的评价?

三、画出文章的结构图。

探 究 案

1、马克思从事科学理论的目的何在?

2、作者为什么要在开头点明马克思逝世的具体时间?第一段交待了马克思逝世这一事件,用了哪些词语来交待?

训 练 案

1. 加点字注音

估量( 诽谤( 芜杂( 豁然开朗( )悼念( 勒令( 卓有成效( 譬如( 嫉恨( 衷心( 得心应手(

2.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①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产阶级经济学家或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

②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 宗教观念,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③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 地研究的。

A.探索 以至 浮浅 B.摸索 以致 肤浅

C.摸索 以至 肤浅 D.探索 以致 浮浅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偶尔在一些报刊上发表几首小诗,对他崭露头角的才华和卓有成效的表现,同学们赞不绝口。

B.在两会期间,代表们提出了种种议案,出神入化,喊出了群众的呼声。

C.有些人的科学见解,远远超出同时代人,对一些问题的看法洞若观火。

D.一些青年做事缺乏长远眼光,刚入门就打退堂鼓,这种浅尝辄止的做法耽误了多少青春。

4.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利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悼念。加横线的三个词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5.把下面一句话用否定句的形式来表达,但不可改变愿意

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答案

预习案答案,一1、答:用了讳饰的修辞手法,是为了突出马克思的伟大,因为他是一位卓越的思想家,他的逝世,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失去了一个最睿智的、最重要的阶级领袖。

2、答不用巨大,而用不可估量(无法估计和衡量),因为后者程度最高,强调了马克思逝世的损失之大,同时也赞扬了马克思主义对于指导革命的伟大作用。不用严重情况,而用空白,因为前者语意含糊,而后者则说明了马克思在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中的地位是没有人可以取代的,突出了马克思的逝世对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对于历史科学所造成的无可弥补的损失。

二、1、答:作为一个科学家: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运动规律。作为一个革命家:办报纸、参加各国工人组织、创立国际工人协会。

2、答: 过渡段,承上启下。由讲述马克思对科学的贡献过渡到讲述对革命实践方面的贡献。 科学是一种革命的力量。(对科学的革命的态度)

3、指资产者诽谤他,诅咒他。用具体形象的蛛丝来代替抽象的流言,含蓄地表现了马克思崇高的精神境界。

4、马克思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他的敌人全部是因为革命斗争才树立起来的。

三、结构:第一部分.(1)追述马克思的逝世 第二部分.(2-8)评述马克思一生的 伟大贡献及其影响 第三部分、.(9)对马克思的逝世表示深切的悼念

探究案答案

1、指导革命实践,推动历史前进2、下午两点三刻:①因为是在葬仪上讲话,需要向全世界公布逝世的准确时间;②强调这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应当永远不忘的时刻;③表明马克思生命的每一刻对世界无产阶级都十分宝贵,饱含了对马克思的无限崇敬和赞扬。用了下列词语:停止思想 用了讳饰的修辞手法,是为了突出马克思的伟大,在安乐椅上,说明了马克思临终的姿态,表明这位无产阶级导师一直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流露出对伟人忘我工作精神的赞颂。

永远、睡着,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无限悲痛,破折号加强了这种悲痛感情的表现。

练习案答案1、略

2、C

3D

4.不能,爱戴比尊敬更进一层。悼念是对死者的怀念,不能放在前面。

5.谁也不能否认,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都有莫大的损失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xiaorob.com/zhuanti/ydlj/7759.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在马克思马前的的讲话》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