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展开全部

收起全部

《生命的空碗》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阅读理解 时间:2023-04-04 09:01:34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稿

生命的空碗

尹全生

生物系研究生毕业时他雄心勃勃,立志要用十年时间,完成一项震惊世界的生物工程研

究,在人类发展史上树起一座里程碑!

研究思路已经明确,成竹在胸,成功只是个时间问题。到那时候,食物将不再来自农田,

而会像水泥一样,成袋成袋地从工厂输送出来,人类将永远摆脱饥饿的威胁。

他怀着一种神圣的使命感和胸有成竹的自信走上了工作岗位,夜以继日地开始了他造

福全人类的研究。如此五年,就在障碍一个接一个地被智慧扫除、理想的船帆就要露出成功

的地平线的时候,一阵仙风把他送进了本科研单位的领导班子,开始从事行政管理。

这以后,上班是开会、听汇报、批阅文件,下班是数不清的应酬他不适应、不习惯,为

研究的中断、精力时间的荒废而苦恼。可转念一想:这是上级的信任器重、是工作的需要啊,

多少人求还求不到的呢!因此也就委曲求全了。

渐渐地,他感到了当领导的优越出门有车坐,进去低人三分,出来高人一头;开会台

上有位,讲话有人鼓掌,瞪眼有人缩脖;本来地位相当的人,如今见了面都自然躬腰屈膝;本

来要价很离、高傲得像个公主的女友,如今温顺得像只羊羔,恳求早日结婚;过去为晋升职

称、调整住房,曾迫不得已地给领导送礼,而如今,他必须迫不得已地接受下级的送礼

日子久了,早先的雄心壮志就不知不觉地被融化了,融进一种莫名其妙的满足里去了。

如同猫有了鱼吃就不想再捉老鼠那样。

他就一心一意地听汇报,听完了说可以;一目十行地看文件,看完了批示同意;一有

功夫就召集或参加会议,同一帮想说而不想干的人在一起发议论;下班之后,或硬着头皮接

受下级各有目的的拜访、同级的走访,或迫不得已地去走访同级、拜访上级根本没时间、

精力旁顾其他了。其他属于不务正业。

再后来,世面上流行知识化专业化,他一转眼又被提拔到市政府当局长了,正厅局

级待遇。坐在局长的位置上,偶尔当所谓的研究课题、雄心壮志在心里一闪,他就暗自笑道:

早年也真是幼稚!

一晃三十几年过去,他退休了。

人是这样一种动物:到了快没牙的时候才开始咀嚼人生的滋味,到了头发变白的时候才

能够辨别颜色的黑白,到了人生的尽头才知道回首看看几十年自己的脚印。他也不例外。

到了退休之后才开始认认真真地审视往昔我一生都做了些什么?值得夸耀的、值得一

提的、实实在在的事情到底有哪些?建筑师有设计的建筑在,运动员有获得的奖牌在,工人

有制造的产品在那或多或少都属于生命的固化。而属于自己的什么都没有!难道我一

生的价值等于零?白白在人世上混了几十年?

生命的价值应以何种形式作何种转化才能进入永恒?里程碑可谓永恒。而我本应该

树起的里程碑呢?

他又捡起了早年的研究课题。然而,学业早已荒废,同时也力不从心了。

懊丧和悔恨像一洼冰冷的带苦味的水,整日浸泡着他的心。

这洼水的上面,常常浮起一片枯黄的叶子,漂啊漂的那片叶子是一个人人都会讲的

故事:一个孩子拿碗去打酱油,两毛钱的酱油装满了碗,提子里还剩一些。为得到多幽的那

点酱油,那孩子把碗翻过来,用碗底装回了多出的酱油。回到家妈妈责问他:两毛钱怎么才

打这么点儿酱油?孩子十分得意地又把碗翻过来,说:碗里面还有呢!

他硬是觉得自己就是那个孩子,一生的价值也就是那两毛钱,到头来什么也没买到,唯

有肉体的空碗

19.根据小说内容,简要概括他的形象特点。(4分)

20.赏析文中划线句子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4分)

坐在局长的位置上,偶尔当所谓的研究课题、雄心壮志在心里一闪,他就暗自笑道:

早年也真是幼稚

21.小说最后讲孩子打酱油的故事,有什么作用?(4分)

22.小说中他的经历对你的人生有怎样的启示?结合文本谈谈自己的理解。(6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9.①刚毕业时,有理想、有抱负,自信勤奋;②刚做领导,不适应、茫然无奈;③长期做领导,自我满足,麻木享受;④退休后,一事无成,懊丧悔恨。(4分。每条1分,意思对即可)

20.运用心理描写,突出了他坐在局长位置上的志得意满,(2分)与早年的雄心壮志形成鲜明对比,引发读者对主人公命运的叹惋和对人生的深思。(2分)

21.①结构上,照应题目,收束全文。(1分)②内容上,以孩子打酱油因小失大、一无所得的结局,(1分)进一步揭示出主人公蹉跎岁月、一事无成的悲哀,从而深化了小说主题。(2分)

22.示例:①小说讲述了主人公年轻时壮志满怀,年老时唯留空碗的人生经历,启示我们反省:生命的价值应该以何种形式作何种转化才能进入永恒?我们的人生应该致力于实实在在的事业,当我们审视往昔时,人生应该留下或多或少生命的固化,即永恒的东西。②作为青少年,我们正处于花季年华,要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并坚持不懈地执着追求,不因环境变化,或外物的诱惑而改变初衷。(结合文本3分.联系现实3分)

(从其他角度回答,并结合文本联系现实进行分析,亦可得分。)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xiaorob.com/zhuanti/ydlj/46025.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生命的空碗》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