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展开全部

收起全部

《说“问”》阅读答案

阅读理解 时间:2024-07-04 02:17:14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稿

说“问”

①谈起学习,大多数人主张勤奋、刻苦。下苦功夫,这当然是对的,但是也要讲究方法,这方法的一种就是“问”。“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夫子把学和问相提并论,可见其重要性。王充也说:“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在学习中,我们应当边学边问,多想多问。‖

②那么,问有什么好处呢?

③首先,问能解惑。“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既然有了惑,那就要解,这就要问师长、问学友,问清楚了,知其所以然,惑就迎刃而解了。若不问,惑终不解矣。“发明大王”爱迪生小时候就是 “问题大王”,一遇到不懂的地方,他就问。正是由于好问,他对许多人视而不见的各种各样奇怪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加以研讨,开创了电业的先河。所以,常问可以使自己增长聪明才智。

④其次,问能知新。弗?培根说过:“多问的人将多得。”问有所得,就能获得新知。司马迁为搜集“大禹治水”这一传说的来龙去脉,积累了大量史书所没有记载的材料。据此,他进行了勘误、增补,使这一传说十分翔实地记载下来。如果司马迁不躬身下问,他就难以面壁修史。我们在学习中也是如此,比如遇到一道数学难题,百思不得其解,这时去问问同学,问明了思路,于是就可以举一反三,以后遇到同类的问题就会感到得心应手。

⑤“问”是很重要的。但怎样才能“问”得好呢?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说过:“学问二字,须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问,问一人不得,不妨问数十人,要使疑窦释然,精理迸露国。”他告诉我们:遇到疑问,就要反复地请教别人,要问得透彻,问得深入。我们常常犯这样的毛病:问是问了,但浅尝辄止,没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韧劲。问的时候又往往不善思考,问其然不问其所以然,这样问的效果当然不好。不以思索,一味地向别人请教,表面似乎懂得不少,但属于自己的,真正被吸收的却寥寥无几,况且从他人那里搬来的知识不经消化是最容易被忘记的。所以要先思后问,问后熟思。

⑥要向别人请教,还存在一个态度问题。要“问”得好,首先要谦虚,要尊重别人,要看时间、场合,尽量不要影响别人的休息和工作,态度要诚恳。“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谁有知识,就向谁请教,不必去问他的身份、职务、地位。孔子是个圣人,但他入太庙还“每事问”,问主持祭祀的人;还向老聃问礼,向苌弘求教音乐知识,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终于使他成为一个名垂千古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

⑦现在我们所处的时代和孔子所处的时代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在“知识爆炸”的今天,世界知识总是每隔七至十年要翻一番,而最新的科学技术有的只要五年至十年就要更新了,因此,更需要让自己掌握一些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才能适应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形势,这方法其中有一条就是要“多问”。‖

1、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对以下问题的理解。(2分)

(1)“问”有什么好处?

(2)怎样才能“问”得好?

2、“问的时候又往往不善思考,问其然不问其所以然,这样问的效果当然不好。”对这句话中“问其然不问其所以然”你是怎么理解的?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3分)

只知道是这样,却不知道为什么是这样。形容只了解表面现象,不了解事物的本质或事情的根底。

3、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天资聪明而又好学,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2) “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 (王充)

 不用学习就自己通晓,不问问题就自己知道解决的办法,从古到今这么多的事,还没有过这样的(事情).

4、文章可分三段,已在文中标出,请简要概括每段大意。(6分)

5、写出两句有关多问善问的名人名言(文中的除外)。(4分)

(1)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爱因斯坦

                           

知而好问,然后能才。(荀子) 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普列汉诺夫

(2)

6、运用下列词语,写一段语句通顺、语意连贯的话,字数不超过100字。(3分)

举一反三  得心应手  疑窦释然  知识爆炸  浅尝辄止  来龙去脉

TAG标签: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xiaorob.com/zhuanti/ydlj/203461.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说“问”》阅读答案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