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展开全部

收起全部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阅读答案

阅读理解 时间:2024-06-30 08:47:40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稿

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完成题目。(12分)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①,慎而无礼则葸②,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③。”

(《论语·泰伯第八》》)

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荀子·礼论》)

注:①劳:辛劳,劳苦。②葸:音xǐ,拘谨,畏惧的样子。③绞:说话尖刻,出口伤人。

(1)上述两则材料中,孔子强调了礼和 之间的关系;而荀子则强调了礼和 之间的关系。这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礼可以对人的行为、情感起 作用。(6分,每空2分)

(2)李泽厚在《论语今读》里说道:“……礼制人伦不只是在理性关系,而更在融理于情的人情味道上。”你认为,我们今天的社会生活中还保存着哪些传统礼节或礼仪?能把什么样的“理”融入到浓浓的人情味里?请举一例并加以说明。(6分)

2015高考

答案解析:

19. 参考答案:

(1)美德;欲望;节制(调节、均衡、规范)

(2)例1:红包的习俗。在中国,每到除夕之夜,家中的长辈总是要封一个红包给小孩,里面装着数额不等的压岁钱。红包原有避邪之意,意蕴着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福,希望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如意。同时,红包也可以让孩子买一些玩具、文具,让孩子感到开心。这就是把家庭伦理中的“父慈”“长惠”这样的思想融入到礼节之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温暖、家族和睦的情味。(评分标准:习俗的说明2分;习俗中蕴含的“理”的说明2分;所体现出来的“人情味”2分。)

参考解译:

(1)“恭”、“慎”、“勇”、“直”等德目不是孤立存在的,必须以“礼”作指导,只有在“礼”的指导下,这些德目的实施才能符合中庸的准则,否则就会出现“劳”、“葸”、“乱”、“绞”,就不可能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

(2)本段中指出人生而有欲,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会引起争斗,最后无法收拾。所以先王制定礼义,以满足人们的欲望和要求,礼义就是为了使欲望和外物得以平衡才出现的。

TAG标签: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xiaorob.com/zhuanti/ydlj/200902.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阅读答案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