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展开全部

收起全部

《江上别柳中庸 李端》阅读附答案

阅读理解 时间:2024-06-16 06:49:57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稿

江上别柳中庸①

李端

秦人江上见,握手便沾衣。

近日相知少,往年亲故稀。

远游何处去,旧业几时归。

更向巴陵宿,堪闻雁北飞。

注释:①柳中庸:河东(战国时属秦地)人,李端诗友。此诗为李端送别他时所作。

(1)“握手便沾衣”一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2分)

(2)颔联和颈联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说明。(4分)

(3)尾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描绘了诗人与朋友两手相握,落泪沾湿衣裳(1分),依依惜别,难舍难分的情景(1分)。

(2)颔联:表明自己把柳中庸当作相知,以“相知少”和“亲故稀”来表现诗人对友情的珍惜;(2分)颈联:“何处去”表达了作者不忍心分别之情,“几时归”表达了盼望朋友尽早归来之情。(2分)

(3)想像。(2分)作者想像朋友离别之后夜宿巴陵(岳阳),不忍听大雁北飞的叫声;(1分)以想像朋友的思乡来表达自己的不忍离别之情,含蓄委婉,曲折动人。(1分)

【解析】

(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注释交待此诗为李端送别柳中庸时所作,“握手”应是分别的动作,“沾衣”的应是眼泪,理解这两个词,一幅依依惜别的图景就勾画出来了。

(2)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理解颔联时应关注“近日”“往年”点明时间远近,“少”“稀”是近义词,以“相知少”和“亲故稀”说明友情的珍贵;理解颈联应关注“何处去”表达对朋友的关心,“几时归”表达对朋友早日归来的期盼。

(3)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从“更向”“堪闻”判断尾联想象别后情景,结合全诗内容,再具体分析想象内容及表达的感情。

TAG标签: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xiaorob.com/zhuanti/ydlj/191300.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江上别柳中庸 李端》阅读附答案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