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展开全部

收起全部

诉衷情近 柳永阅读答案

阅读理解 时间:2024-05-10 04:48:18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稿

诉衷情近 柳永

雨晴气爽,伫立江楼望处。澄明远水生光,重叠暮山耸翠。遥认断桥幽径,隐隐渔村,向晚孤烟起。

残阳里。脉脉朱阑静倚。黯然情绪,未饮先如醉。愁无际。暮云过了,秋光老尽,故人千里。竟日空凝睇。

(1)上阕中“断桥幽径,隐隐渔村,向晚孤烟起”渲染了怎样的氛围?请简要概括。(3分)

【答案】营造了荒凉、凄清、寂寥的氛围。

【考查方向】本题考查考生鉴赏古典诗词的形象能力,能力层级为D(鉴赏评价)。

【解析】解答本题需要抓住意象“断桥”“幽径”“渔村”“孤烟”,它们临近黄昏的江上秋色的背景中构成了秋色平远的画面。这幅荒江日暮秋色图给人以荒寒、凄清、寂寞的感受。评分建议: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2)下阕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3分)

【答案】“秋光已尽”的迟暮之感,久望不见的怀人之悲。

【考查方向】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古代诗歌情感的能力, 能力层次为D(鉴赏评价)。

【解析】下片“残阳里”句以“残阳”的意象承上启下,转入抒情,至此,作者关于具体时间已用“暮山”、“向晚”、“残阳”间接或直接地加以强调,突出秋江日暮对游子情绪的景响。“脉脉朱阑静倚”,是含情静倚楼阑,转入思索动了“黯然情绪”,“黯然情绪”即伤别情绪。无际的离愁已使人如未饮先醉了。“如醉”表现情感的陷溺而不能自拔的状态,“愁无际”。

这黯然情绪是由“暮云过了,秋光老尽,故人千里”引起的。这是现实中悲秋所生的迟暮之感与客处异乡所生的怀人的伤别意绪的混合。现实的景物增强了伤别意绪,因而无法消除,唯有“尽日空凝睇”以寄托对“故人”的思念。评分建议:答对1分得1分,答对两点得3分。

(3)请赏析这首词结句的表达效果。(4分)

【答案】以抒情主人公“凝睇”的神态描写作结,情感表达含蓄蕴藉;以定格的人物形象作结,戛然而止,言有尽而意无穷;与开头“伫立”相呼应,首尾圆合,结构完整;“空”字极富表现力,既有望而不见之意又写尽了内心空落和无奈之感。

评分建议:答对两点,言之成理得4分;如答借景抒情或以景结情等不得分。

TAG标签: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xiaorob.com/zhuanti/ydlj/170249.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诉衷情近 柳永阅读答案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