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展开全部

收起全部

《水仙子·寻梅》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阅读理解 时间:2023-12-09 09:00:30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稿

【原文】水仙子·寻梅
作者:乔吉

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树头树底孤山上。
冷风袭来何处香? 忽相逢缟袂绡裳。
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淡月昏黄。

(1)此曲题目为寻梅,但句句无梅,作者是如何表现寻梅的?(4分)
(2)结合全曲,分析作者的情感变化。(4分)
(3)请简要分析这首元曲的前三句是怎样描绘寻梅的执着与艰难的。
(4)忽相逢缟袂绡裳,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分别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
(1)此曲前三句通过时间空间的变化和动作描写含蓄的描写寻梅的过程。(1分)冬前冬后写寻梅的时间之长,从初冬绵延到春初;(1分)几村庄写寻梅地域之广,溪北溪南写路途之遥,两履霜写行走艰难;(1分)树头树底写寻得细心,孤山上既写梅所在的地方,又暗点孤山隐士林逋。(1分)
(2)此曲前三句写寻梅的过程,表达作者寻梅的迫切与执着。(1分) 忽相逢表现了作者惊喜的心情。(1分)但接着作者的情绪陡然倒转:冷风彻骨,骤然酒醒,由梦境回到现实,凄婉的笛声令人断肠。(1分)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复杂的心情。(1分)
(3)前三句借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不断转换,以及细节描写,写出了寻梅的执著和艰难。诗中冬前冬后是时间的间隔,溪南溪北树头树底是空间的变换,两履霜是细节描写。
(4)忽相逢缟袂绡裳采用了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把梅花写成了一位清雅飘曳的白衣女子,表达了终于找到梅时的那种喜悦心情。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采用了对偶(或夸张)的修辞,表现了从醉态回到现实后的万分孤独和失落
二:
(1) 冷风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这两句写出梅花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3分)
(2)结合全曲,简要分析作者情感的变化。(3分)
  
参考答案:
(1)冷风送来清香,梅花就在飘香的地方,犹如身着白绢衣袖和薄绸下裙的仙女。(1分)写出梅花的洁白、芳香、轻盈(飘逸、清丽、脱俗)特点。(2分,写出其中两个即可)
(2)先写寻梅时的急切之情,再写遇梅时的惊喜(欣喜)之情,最后酒醒后的失落(惆怅、怅悯)情绪。



翻译赏析

《水仙子·寻梅》原文翻译及赏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冬前冬后转遍了几个村庄,踏遍了溪南溪北,双脚都沾满了霜,又爬上孤山,在梅树丛中上下寻觅,都未见到梅花的踪迹,寻梅不遇,沮丧地立于山头,忽然一阵寒风吹来,不知从何处带来一阵幽香,蓦然回首,她竟然就在身后,那样淡妆素雅,俏然而立。我顿时如遇梅花仙子一般,惊讶于她的清丽脱俗,沉醉于她的风华绝代。然而春寒使我从醉梦中醒来,听到凄怨的笛声,便想到春天会尽,梅花也会片片凋落,此时淡淡的月色笼罩着黄昏。
注释
⑴双调:宫调名;水仙子:曲牌名;寻梅:曲题。
⑵两履霜:一双鞋沾满了白霜。
⑶孤山:此指杭州西湖之孤山,位处里外二湖之间,又名瀛屿,旧时多梅,是号称“梅妻鹤子”的北宋诗人林逋的隐居处。
⑷缟袂(gǎomèi):白绢做的衣袖。缟,白色的绢。绡(xiāo)裳:生丝薄绸做的下衣。绡,生丝织成的薄绸。此处言“缟袂绡裳”,是将梅花拟人化,将其比作缟衣素裙的美女,圣洁而飘逸。
⑸“酒醒“句:是说醉卧梅下,因寒气侵袭而惊醒。旧题柳宗元《龙城录》载,隋代赵师雄在罗浮,天寒日暮,醉憩酒店旁,梦遇一淡妆素服的女子与之共饮为乐。酒醒后发觉自己宿于梅花树下,始悟所梦乃梅花仙子。
⑹“笛凄”句:是说笛声引起惆怅感伤。笛曲中有《梅花落》,故云。
⑺淡月昏黄:月色朦胧(空气中浮动着梅花的幽香)。这是对宋代诗人林逋《山园小梅》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化用。

【作品鉴赏】
《水仙子·寻梅》通过先写寻梅时的急切之情,再写遇梅时的惊喜之情,表达作者酒醒后的失落情绪

此曲头三句寻觅梅花的过程,事实上是作者对理想的执着追求过程。“冷风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两句,给人一种“众里寻他千百度”,终达彼岸的愉悦。出人意料的是,作者的情绪却陡然倒转:冷风彻骨,骤然酒醒,凄婉的笛声令人断肠;而朦胧的月色,正把梅花消溶。结尾连用三个典故,进一步描写梅花的神韵,自然带出诗人因理想难于实现的感叹和忧伤。此篇情感起伏回环,情节一波三折,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复杂的心曲,折射着当时复杂的社会现实。结合前面的背景分析,这支曲子中的梅花可以理解为作者心目中高洁品性的代名词,这在他另一支散曲《折桂令·荆溪即事》中也可以看出来:问荆溪溪上人家:为甚人家,不种梅花?老树支门,荒蒲绕岸,苦竹圈笆。寺无僧狐狸样瓦,官无事鸟鼠当衙。白水黄沙,倚遍阑干,数尽啼鸦。《折桂令·荆溪即事》中,作者讽刺了当时中官僚腐朽,社会风气颓落,致使人民困苦,正义不得伸张的社会现实。感叹家家不种梅花,实则隐射梅花般的高洁品性无人拥有。所以,《水仙子·寻梅》中的梅花也可以是高尚品格的象征,“寻梅”二字本身即表达了作者对高尚品格的渴望与追求。“冬前冬后”道出了寻梅时间之长,从冬前直找到冬后;“溪南溪北”、“树头树底”写明了寻梅的地域之广,溪水南北,孤山上下,作者都寻了个遍。这两句一方面从时间以及空间的跨度之大来表现作者寻梅之艰,寻梅之勤;另一方面,从侧面亦体现出作者爱梅之切,宁肯溪南溪北、树头树底,从冬前直找到冬后也不肯罢休。爱梅之切,实则是作者在苦苦呼唤人性的高洁和社会的公平;寻梅之艰,体现着这一愿望的实现之难。

《水仙子·寻梅》描写了寻梅的艰辛,表达了作者深深的爱梅之情
从第三句开始,作者笔风一转。头两句虽然表达了寻梅的艰辛,但接下来的两句带来了一些好消息。虽然已是冬后,“冷风”已“来”,本来已经对寻梅不抱希望了,可是不经意间,一阵暗香传来,作者不禁激动地自问,“何处香?”体现出对传来梅香之地的急切寻觅。忽然间,“缟袂绡裳”的“白衣仙女”翩然而至,进入作者的眼帘。苦苦寻觅的梅花在作者的心里就如同神仙一般高洁、神圣,再一次表现出作者的爱梅之深。可是接下来,作者笔锋一转,本来他已经找到了他苦苦寻觅的梅花,但是,“酒醒”了,之前的喜悦瞬时荡然无存,原来这都是一场梦,现在刺骨的冷风惊醒了美梦。作者心里仿佛响起凄凉的笛声,使得春天的气息也无法令人开心,而是更加使人断肠!“寻梅”只是一场南柯之梦。作者从梦中惊醒,认清了现实,眼前的仅仅是淡淡的泛着月晕的月色,昏黄一片,失望的氛围弥漫开来。全曲到此戛然而止,并未交代最后的结局,留下了深长的余味。
【名家点评】
陶宗仪:乔孟府吉博学多才,以乐府(散曲)称。尝云作乐府亦有法,曰凤头.豹尾.猪肚六字是也。大概起要美丽,中要浩荡,结要响亮;尤贵在首尾贯串,意思清新。苟能若是,斯可以言乐府矣。 (《南村辍耕录》)
钟嗣成:平生湖海少知音,几曲宫商大用心,百年光景还争甚?空赢得雪鬓侵,夸仙禽路绕云深。欲挂坟前剑,重听膝上琴,漫携琴载酒相寻。 (《录鬼簿》)
朱权:乔梦符之词,如神鳌鼓浪。 (《太和正音谱》)
李开先:乐府之有乔张,犹诗家之有李杜。 (《乔梦符小令序》)
王骥德:李中麓开先,序刻元乔梦府、张小山二家小令,以方唐之李.杜。夫李则实甫,杜则东篱始当,乔、张盖长吉、义山之流。 (《曲律》)

作者简介

乔吉

乔吉(约1280~约1345)元代杂剧家、散曲作家。一称乔吉甫,字梦符,号笙鹤翁,又号惺惺道人。太原人,流寓杭州。他的杂剧作品,见于《元曲选》、《古名家杂剧》、《柳枝集》等集中。散曲作品据《全元散曲》所辑存小令200余首,套曲11首。散曲集...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xiaorob.com/zhuanti/ydlj/102310.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水仙子·寻梅》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