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展开全部

收起全部

《洞庭阻风》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阅读理解 时间:2023-12-04 01:05:02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稿

【原文】洞庭阻风
作者:张泌

空江浩荡景萧然,尽日菰蒲泊钓船。青草浪高三月渡,绿杨花扑一溪烟。情多莫举伤春目,愁极兼无买酒钱。犹有渔人数家住,不成村落夕阳边。

【试题训练】
1.首联、颔联分别从哪几个方面表现阻风的?(4分)
阅读答案:①江面上空荡广阔,景物萧然;②钓船因风大被迫整日停泊岸边;③暮春三月,浪涛汹涌;④岸上飞花如烟,迷蒙一片。①③④从侧面、②从正面表现了阻风。(答出三个方面即可得满分)

2.这首诗颈联、尾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
阅读答案:颈联直接抒情,表达自己伤春之情及因风受阻不得归乡的羁旅愁思;(2分)尾联主要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也可答成衬托或对比)。虽只有几户人家,不成村落,却胜过自己形只影单,更勾起自己对家乡的思念,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因风伤春、羁旅忧愁的情怀。(3分)

翻译赏析

《洞庭阻风》原文翻译及赏析(张泌)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空江浩荡景萧然,尽日菰蒲泊钓船。
青草浪高三月渡,绿杨花扑一溪烟。
情多莫举伤春目,愁极兼无买酒钱。
犹有渔人数家住,不成村落夕阳边。
注释
①青草:指青草湖。
②一溪:指湖边的港汊。

【作品鉴赏】
《洞庭阻风》通过描写途经洞庭遇风路阻的情景,表达自己伤春之情及因风受阻不得归乡的羁旅愁思
这是诗人途经洞庭遇风路阻时所写的一首诗,诗歌描写了洞庭的风光,并于诗歌中寄寓了自己的伤春情怀。“空江浩荡景萧然,尽日菰蒲泊钓船”,诗人因风大阻于洞庭湖边,举目远眺,但见与洞庭湖相连的江面上空荡荡的,天气阴沉,景物萧索,使人顿生抑郁之情,风大浪高,无法渡过洞庭,只得枯坐在钓船之内,尽日相伴的只有岸边的菰蒲。所谓“菰蒲”,即菱白与菖蒲。“尽日”二字,表明了诗人因风路阻而无法行路的无可奈何心情。首联通过空江的萧然景致与整日地面对菰蒲,一种寂寞抑郁的情感油然而生,为下面的进一步描写作了铺垫。
“青草浪高三月渡,绿杨花扑一溪烟”,是写诗人坐在钓船内所目睹的舱外情景。“青草”,即青草湖,其湖之南有青草山,因名,又名巴丘湖,南接湘水,北通洞庭,水涨则与洞庭相接,所谓重湖,即古之云梦泽。诗人举目向青草湖方向望去,暮春三月的风特别大,湖面被吹得波涌浪翻,岸上的杨花也被吹得四处飞扬,迷蒙一片,把流入洞庭的河汊上空都给遮掩住了。这两句是描写洞庭湖边周围的萧然景致,是承接首联中所描绘的氛围而来的。关于“一溪烟”,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作如此的解释:“夜泊洞庭湖边港汊,故有‘绿杨扑地一溪烟’句,否则风景全不合矣,玩末句自明。”沈德潜的解说是正确的,所谓“一溪”,当是指湖边的港汊。

《洞庭阻风》抒写路阻于洞庭之滨,又遇上天公不作美,表现了诗人对坎坷经历的感叹
“情多莫举伤春目,愁极兼无买酒钱”,在首颔两联的写景后,颈联的这两句承上开始抒情。路阻于洞庭之滨,又遇上了不作美的天公,诗人感叹道,如果是个有着坎坷经历又极易感伤的人,遇到这种情形,切不可举目远眺,显然这是诗人自身的经验之谈,因为诗人已经远眺了并已生了伤春之心,而且更令其尴尬的是,愁闷已极的诗人此刻身上却没有多余的钱可以沽酒来解愁。沈德潜在《说诗语》中对律诗的五六两句是这样要求的:“五六必耸然挺拔,别开一境,上既和平,至此必须振起也。”这两句由景转情,确有别开一境、耸然挺拔的感觉。“犹有渔人数家住,不成村落夕阳边”,诗歌的最后一联以景作结。诗人从自己的感伤情绪中摆脱出来,举目远眺,只见此刻已经夕阳西下,虽说景色萧然,但仍有几家渔人的房子,零零落落地散布在远处,只是看上去不成村落而已。这里的零星房屋,远方的西下夕阳,同样也给人以萧然的感觉,当然,也是因风受阻于郊外的孤身旅人抑郁心理的折射。全诗写景、抒情、叙事三者融为一体,特别是借助写景来衬托情怀,显得不露痕迹,含蓄有味;在结构章法上,所见与所感交互递现,诗脉清晰,不失为一首有特色的律诗。

作者简介

张泌

张泌(bi)(生卒年不详),《全唐诗》作曰字子澄,安徽淮南人。五代后蜀词人。是花间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词用字工炼,章法巧妙,描绘细腻,用语流便。...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xiaorob.com/zhuanti/ydlj/101298.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洞庭阻风》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