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阅作文时,经常碰到这样的句子:“清晨,教室里传来朗朗的读书声。”该句里有错别字吗?不少老师认为有,认为应把“朗朗”改为“琅琅”。我认为这是没必要的。《现代汉语词典》(1997年版)里关于“朗”的解释第2条:〔朗朗〕lǎnglǎng①象声词,形容清晰响亮的声音:书声~丨笑语~。“显然,”朗朗“是用来形容读书声的象声词。关于”琅琅“的解释第3条:”〔琅琅〕lángláng象声词,金石相击的声音、响亮的读书声音等。“两相比较不难看出,两个词词义虽有差别,但其相一致处是:象声词,形容响亮的读书声音。查《新华字典》,对两词的解释也是如此。因此,”朗朗的读书声“与”琅琅的读书声“是同义的。
其实,“朗朗”作为象声词,古已有之,唐代大文学家韩愈就有“朗朗闻街鼓,晨起似朝时”(见《奉使常山早次太原呈副使吴郎中诗》)的诗句。
应当注意的是,“琅”与“朗”的读音不同,前者读láng,后者读lǎng,应分辨清楚。
爸爸一直很忙,中秋节的晚上,爸爸居然很早就回来了,还拎了2大盒月饼,有五仁的,有黑瓜子的,有白糖的。不一会,爷爷、奶奶、大姑、大姐都来了,我们全家人围在桌子边吃团圆饭。小姑做了红烧鱼、糖醋排骨,好多好吃的菜。大人推杯换盏,我和哥哥不一会就吃饱了。
我和哥哥还是每人拿了一块月饼。跑到外边去吃,月亮圆,月饼香,我和哥哥在月光下又跑又跳真开心。哥哥指着月亮,弟弟,你看月亮里有什么?今天的月亮异常的明亮,我影影绰绰地看见了那棵大树,于是我又问哥哥,哥哥,我只能看见大树,你能看见什么?哥哥揉了揉眼睛说:我看见了嫦娥在哭啊!瞎扯,嫦娥做了神仙,怎么会哭呢?,哥哥振振有词地说:有杜牧的诗句为证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我立刻哑口无言了。
不一会,爷爷出来了,爷爷脸都喝红了,他唱呵呵地朗诵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和哥哥异口同声地说水调歌头!爷爷问我们,你们知道苏轼为什么写这首诗吗?我们摇摇头。爷爷慢条斯理地说:那一年苏轼被贬官到密州,他的爸爸妈妈都去世了,他最想念的弟弟也有七年未见了,那天苏轼喝得大醉,就写下了这篇中秋的千古绝唱啊。爷爷晃着头的样子仿佛自己就是苏东坡了。爷爷又说他最喜欢这首词的词的最后四句。于是我和哥哥一起大声朗诵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夜深了,月亮却更亮了。我觉得今天的中秋节,很有意思,那轮皎洁的中秋月照在了我的心里,我暗暗下决心,我要做个哥哥、爷爷那样有学问的人,最好能做苏轼那样出口成章的大诗人。
评:中秋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可是多少人除了买月饼,吃月饼之外就不知道什么了。小作者这篇作文对话自然而精彩,充满文学情趣。不管是真实的中秋节,还是作文世界里的中秋节,我们都觉得这样的中秋节有意义。国人太需要这样的中秋节了。
六年级:小荷初露
E
时间带着课本去旅行,
岁月带着烦劳去远航。
青春的脚步缓缓驶来,
青春梦幻神采飞扬。
简单的快乐,
幸福的绵延。
借我一张笑脸,
借我一片掌声。
憧憬、渴求、幻想
拾起五色的贝壳,
收获暑假的快乐。
享着炙热的炎阳,
回忆暑假的幸福。
洋溢而出的欢乐,
欢乐无限的记忆。
童年的稚嫩、
少年的无知、
青春的激情。
梦境、泡沫、沉沦
扬起嘴角的自信,
扬起胸膛的希望。
回忆带给我们太多的感动,
回忆带给我们太多的不舍。
回味
苦难、烦劳、泪水
像花一样鲜艳,
像草一样顽强 。
像梦一样飘渺,
像雨一样磅礴。
浪花激荡的回忆,
快乐无限的暑假。
幸福的天堂,
梦想的释放!
陕西咸阳旬邑县太村中学六年级:张萌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