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展开全部

收起全部

关于诺奖成名,默默背后显一生执着的作文

精品作文 时间:2022-12-03 17:06:58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稿

《关于诺奖成名,默默背后显一生执着的作文》【第一篇】

  一、作文素材

  新华网2022年10月5日新媒体专电瑞典卡罗琳医学院5日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这是中国科学家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因为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屠呦呦被戏称为三无科学家。无博士学位和留洋背景是文革前的历史条件所致,落选院士则值得探究。据了解,前些年屠呦呦曾几次被提名参评院士,但均未当选。

  像屠呦呦这样做出国际认可的重大科学贡献而落选院士的,在我国并非个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比袁隆平晚一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的中科院上海系统所研究员李爱珍,享誉海内外的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饶毅

  二、构思点拨

  科研,需要耐得住寂寞,无论从科学规律,还是科研工作者角度莫不如此。而在屠呦呦身上,这一点体现得尤为明显。

  从2022年10月5日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奖,到2022年12月10日屠呦呦领取诺贝尔奖,让国人兴奋了两月有余的诺贝尔奖至此尘埃落定。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的科学家而言,获得诺贝尔奖都是一个极小概率的事件。也因此,诺贝尔奖才显得如此珍贵,尤其对于久久不能问鼎的中国本土科学家而言。屠呦呦的获奖,了却了中国人的诺贝尔奖心结。一块石头落了地,也就有了相对理性的心态来审视屠呦呦以及诺贝尔奖。

  从屠呦呦获得诺奖这件事,人们读出了科研工作者寂寞的特质。

  尽管诺贝尔奖被视为科学界最高殊荣,但要获得诺贝尔奖,等待的时间之长也让人咋舌,由于验证突破性科学理论所需时间越来越长,科学家往往要在提出理论后数十甚至几十年,才获诺奖认可,部分人甚至在获奖前便已去世。据诺贝尔奖官方网站数据显示:自1901年首次颁奖到2022年以来,已有874人次和26个组织获奖,其中在不分类别的所有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平均年龄是59岁,峰值在60至64岁之间。以屠呦呦为例,从1977年3月,首次以青蒿素结构研究协作组名义撰写论文到2022年获得诺贝尔奖,足足等待了39年,她已年逾85岁高龄。

  科研,需要耐得住寂寞,无论从科学规律,还是科研工作者角度莫不如此。而在屠呦呦身上,这一点体现得尤为明显。

  再联想到屠呦呦三无科学家(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的身份,以及屠呦呦当时的科研条件与工作环境,这份执着与低调无疑让人们对科研有了颠覆性的认识,尤其对于当前有些功利化的科研风气而言。

  正如北京大学讲席教授饶毅所言:屠呦呦先生获奖是我国自然科学诺贝尔奖零的突破,有很大意义。同时也在刺激我们,我们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多的人为什么现在才实现零的突破?

  显然,屠呦呦带给中国的,不只是一个诺贝尔奖。屠呦呦获得诺奖,实现我国本土科学家的零的突破,随之而来的,也有很多反思。诸如,这是将近四十年前取得的成果,屠本人是三无科学家,没有在国内得到公认,等等。客观而言,这些反思是为了促进我国科研环境改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反思还主要停留在朋友圈刷屏,而没有进入科研管理、决策者的头脑。在我国,目前还存在一个现象,就是科学家对科研管理体制不满,但却不愿意公开表达,因为一旦公开表达,就可能得罪人,被边缘、被淘汰。在行政主导的项目立项、科研评价,以至于院士评审中,难以获得好的结果。屠呦呦参评院士未获成功,据称就与其实话实说的性格有关。

  获得诺奖,有丰厚的奖金,但学术的目的,不是追逐利益,学术的价值在于不断突破创新,而创新突破的动力,就来自于批评与质疑,我国的学术环境,目前最缺的不是学术经费,而是批评与质疑,没有问题导向意识。只有直面我国学术面对的真问题,给学者更多的自由空间,建立学者平等竞争的学术环境,我国的一流成果才会呈井喷之势。

《关于呕心沥血的作文》【第二篇】

  唐朝著名的诗人李贺,七岁就开始写诗做文章,才华横溢。成年后,他一心希望朝廷能重用他,但是,他在政治上从来没有得志过,只好把这苦闷的心情倾注在诗歌的创作上。他每次外出,都让书童背一个袋子,只要一有灵感,想出几句好诗,他就马上记下来,回家后再重新整理、提炼。母亲总是心疼地说:“我的儿子已把全部的精力和心血放在写诗上了,真是要把心呕出来才罢休啊!”

  李贺在他短暂的26年生涯中,留下了240余首诗歌,这是他用毕生的心血凝成的。唐代文学家韩愈,曾写过这样两句诗:“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即是说挖出心肝来当纸,滴出血来写文章。

  后来人们常用“呕心沥血”比喻极度劳心苦思。

《关于偶像的作文》【第三篇】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偶像,当然我也不例外。   不过,有的人的偶像是名人;有的人的偶像是明星。我的偶像并不是什么名人;也不是什么明星;她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学校语文教师。   也许你会问我:老师这么多,你为什么会选她呢?如果你想知道就看下文吧!   我崇拜她的朴素。本来做老师这份职业工资应该很高,可是她穿的衣服是她自己裁的,她的摩托车是他姐姐不要送给她的。可是,她的房间确有许多新书、新作业本。新书是给她自己买的,偶尔班上某位同学进步很快或者在年级里的某种行为、比赛中比较出众,她也会奖一两本书给他。作业本一小部分是为她儿子买的,其余都是奖励给我们。   我崇拜她有个动听的歌喉。她唱歌可好听了,每个星期二我们都会有一节音乐课,她唱的歌很甜美,她还在江门市歌唱比赛中拿到二等奖呢!   我崇拜她的勤奋。她每天都很早起床,工作日时,她从来不迟到。周末时,就为我们批改作业。除此之外,在劳动课上,她都帮助我们除杂草、捡垃圾。在课间活动,她常常拿着扫把到我们教室打扫,这些工作本来是我们这些班干部做的,她却帮我们完成。   我崇拜她知识丰富。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她总是跑出来帮助我们。当我们作业上遇到难题,跑去问她,她一下子就解答了。她虽然是语文老师,但是你拿数学难题、英语翻译给她做,她也能完成,而且完成的很好,并且英语老师和数学老师都对她赞不绝口。我经常与她交流,学到了不少学习方法,不过上学校却很难使用。因此,我的成绩像没油的直升飞机,一直往下降。   这是我的偶像,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师,却收藏着不一样诱人的魅力。

广东江门鹤山市共和中学高三:袁佩琳

  点评:我们的偶像可以是众所周知的伟人,也可以是身边默默无闻的人们。他们之所以会成为我们心中的偶像,是因为他们的品格或是经历,做了我们不能及的事情,让我们尊敬,让我们佩服。小作者选取了自己的老师作为自己的偶像,举例生活中学习上的小事,让读者也想起了自己身边那些足以成为我们偶像的人。

  不过结构上,文中应该突出重点,在重点的部分细致描绘,会更有感染力。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xiaorob.com/zuowen/jingpin/16485.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关于诺奖成名,默默背后显一生执着的作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