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辞千金
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分食食之,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使者反,言之公。公曰: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使吏致千金与市租,请以奉宾客。晏子辞。三致之,终再拜而辞曰:婴之家不贫,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赐也厚矣,婴之家不贫也。婴闻之,夫厚取之君而施之民,是臣代君君民也,忠臣不为也;厚取之君而不施于民,是为筐箧之藏也,仁人不为也;进取于君,退得罪于士,身死而财迁于他人,是为宰藏也,智者不为也。夫十总之布,一豆之食,足于中,免矣。景公谓晏子曰:昔吾先君桓公以书社五百封管仲,不辞而受,子辞之何也?晏子曰:婴闻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意者管仲之失而婴之得者耶?故再拜而不敢受命。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晏子方食 方:正B.终再拜而辞曰 再拜:拜两次C.进取于君 进:前进D.以振百姓 振:同赈,救济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分食食之 ②食之不以其道B.①使吏致千金与市租 ②乃致其父兄昆弟而誓之C.①寡人不知 ②孰谓汝多知乎D.①忠臣不为也 ②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之字,全都是代词且指代的对象相同的一项是( )①分食食之 ②言之公 ③厚取之君而不施于民 ④一豆之食 ⑤夫厚取之君则施之民 ⑥婴闻之 ⑦以君之赐 ⑧寡人之过也A.①③⑥ B.③⑤ C.②⑧ D.③⑤⑦4、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A、婴闻之,夫厚取之君而施之民,是臣代君君民也,忠臣不为也。B.婴闻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参考答案 1. C(谢:谢罪) 2. D(A见通现,B卒通猝,C振通震)3、A作状语,(B方位名词作动词;C名词作动词;D意功用法) 4、B(①、②定语后置;③被:遭受,不是被动句;④见是被动句的标志) 5、B(应为悲壮的气氛) 6.(1)又变成声调激愤的羽声,送行的人都发怒而瞪大眼睛,头发向上冲顶起帽子。 (2)秦王大惊,挣扎着站起来,袖子扯断了。 (3)事情突然发生,没意料到,大家都失去常态。四、1、C2、A3、B4、A、我听人这样说,从君主那里拿来厚赏然后散发给百姓,这就是臣子代替君主统治人民,忠臣是不这样做的。B、我听人这样说,圣明的人考虑多了,也难免会有失误;愚蠢的人经过多次考虑,也有可取之处。《晏子辞千金》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xiaorob.com/zhuanti/ydlj/7094.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上一篇:《开国大典》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下一篇:《又见鹭鸶》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点击推荐
- 《山海经》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 《可爱的地球》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 《老牛》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 《森林中的“环保卫士”》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 《冬景》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 《菜根谭》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 《开国大典》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 《奇妙的朋友》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 《夕照透入书房》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 《礼物赵敏》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 《谁是最可爱的人》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 《周庄水韵》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 《谈读书节选》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 《月光下的探访》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 《摆渡》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 《〈天龙八部〉新修版后记》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 《祖父、后园和我》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 《捡麦穗》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 《看不见的爱》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 《鹰》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